小男孩‘自慰网亚洲一区二区,亚洲一级在线播放毛片,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黄aⅴ永久免费无码,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欧洲wwwww在线观看

分享

秘方 驗方 效方 絕對有用

 蕓蕓眾生笑 2009-11-12
秘方 驗方 效方 絕對有用



內科方

消化道腫瘤中醫(yī)藥治療

生半夏15g,陳皮10g, 旋復花30g, 威靈仙30g, 天花粉15g, 浙貝母15g, 川厚樸30g, 生黃芪40g, 杭白芍15g, 小枳實15g,石見穿30g,蓬莪術15g,醋柴胡10g,生甘草10g,半枝蓮30g,白花蛇舌草60g,炒白術20g,露蜂房15g,大蜈蚣3條。每日一劑,一次水煎,濃縮取汁,少量多次頻飲。加減:食道癌(包括賁門癌)加干蟾皮、急性子;胃癌加貓人參、烏藥;淋巴轉移加生牡蠣、玄參,并吞服小金丸;肝轉移加八月扎、土元、斑蝥、鱉甲;腸轉移加苦參、紅藤、敗醬草、苡仁;腹水者加葶藶子、澤漆、椒目、螻蛄(去頭);體虛者加西洋參、麥冬、天冬,并吞服六味地黃丸。只要服藥有效,均應堅持服藥。前三個月每日一劑,以后視病情每日或二日一劑,一年后絕大多數(shù)病人病情可得到控制,甚至查不到癌細胞,但還是要堅持服藥,每二日或每三日服藥一劑,堅持到第三年或更久,否則有復發(fā)的可能。
(2)膏劑:活蟾50只,大蜈蚣120條,守宮240條,以及白種參、西洋參、紫河車、枸杞子等;用黃酒、井水各半煎煮濃縮,用蜂蜜收膏約5000g,每次50g,每日3次化服。
(3)丸劑:田三七、制馬錢子、全蟲、土元、炙蜂房、白花蛇等各適量,蜜丸如綠豆大,每日3次,每次10g,飯后服。
(4)散劑:硇砂、硼砂、柿霜、云南白藥等各適量,碾極細末,每服2g,每日4~6次含服,用于食道癌、賁門癌,吐泡沫痰多,梗阻滴水不下者,一般2~3天即收開塞通膈之效,且泡沫痰亦隨之減少或消失。
(5)外敷方:藤黃、干蟾、六神丸、生乳香、生沒藥、大蒜瓣、醋元胡、人工麝香等各適量,碾極細末,用布袋裝好,系于腫瘤相應部位之體表面(干敷),每天佩戴6~8小時。


食道癌飲食難進,吐涎沫多.古之飲鵝血法,囑每天或隔天用一只白鵝,把鵝頭切掉后,立即將鵝頸含入患者口中吸熱血(患者雖然滴水不進,但飲鵝血非常通暢)


慢性腸炎名驗方

仙桔湯



[組成]  仙鶴草30克,桔梗6克,烏梅炭4克,白槿花9克,炒白術9克,廣木香5克,生白芍9克,炒檳榔10克,甘草4克。



[功能]  補脾斂陰,清化濕熱。



[主治]  久瀉,包括慢性菌痢、阿米巴痢及慢性結腸炎,經(jīng)常泄瀉,時輕時劇,時作時休,作則腹痛、腹脹,大便溏薄,夾有粘液,間見少許膿血,反復發(fā)作,久治不愈者。



[用法]  一日一劑,水煎兩次,分二次服。



[方解]  凡慢性痢疾,迭治不愈,纏綿難解者,往往既有脾虛氣弱的一面,又有濕熱稽留的存在,呈現(xiàn)虛實夾雜之象。因此,在治療立法上,既要補脾斂陰,又需消化濕熱,方能奏效。仙桔湯即據(jù)此而擬訂。方中仙鶴草除善止血外,并有治痢、強壯之功,《滇南本草》載“仙鶴草治赤白痢下”,因此,本品不但可治痢下赤白,還能促進腸吸收功能的恢復,對慢性泄瀉亦有效。桔?!秳e錄》載:能“利五臟腸胃,補血氣……溫中消谷”;《大明》載:桔?!梆B(yǎng)血排膿”;《本草備要》載:桔梗治“下痢腹痛”。因此,本方用桔梗不是取其升提之功,而是取其排膿治痢之效,凡泄痢大便夾雜粘凍者,取桔梗甚效。白術、木香健脾而調氣;白芍、烏梅、甘草酸甘斂陰,善療瀉痢而緩解腹痛;白槿花味甘性平無毒,能清熱利濕涼血,常用于腸風瀉血、血痢、帶下,用治痢疾,有一定效效,其不僅能迅速控制癥狀,且長于退熱;檳榔本為散結破滯,下泄殺蟲之物,若用小劑量則善于行氣消脹,故對痢疾、泄瀉而腹脹較甚者,頗有功效。諸藥合之,其奏補脾斂陰、清化濕熱之功。



[加減]  本方用治阿米巴痢疾時,應另加鴉膽子14粒,去殼分二次吞服;慢性痢疾、慢性結腸炎肝郁脾滯征象較著者,去檳榔,加柴胡4.5克,萆解15克,秦艽9克;腹痛甚者,應加重白芍與甘草用量:白芍15-30克、甘草9-15克;泄瀉日久,體虛氣弱,而腹脹不顯者,去木香、檳榔,加炙升麻4.5克、黨參12克、炙芪15克。凡久瀉證屬脾腎陽虛或為腎陽不振者,則非本方適應證,當以附子理中或四神丸治之。



[按語]  中醫(yī)藥治療痢疾,已有兩千多年歷史,且療效肯定,已為世人所公認。



  中西醫(yī)雖同有痢疾之名,但內容略有不同。西醫(yī)所說的“痢疾”,其診斷是建立在病因學基礎上的,是指由痢疾桿菌引起的細菌性痢疾和由阿米巴原蟲引起的阿米巴痢疾。而中醫(yī)學所稱的痢疾,是一種癥狀診斷,它包括臨床上出現(xiàn)的腹痛、膿血便、里急后重等癥候。因此,中醫(yī)學的“痢疾”不僅包括了西醫(yī)的細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還包括潰瘍性結腸炎等疾病。



  痢疾病名在《內經(jīng)》中稱為“腸辟”,如《素問·通評虛實論》中說:“腸辟下膿”等。至隋代(公元5-6世紀間)始稱“痢疾”,巢元方所撰《諸病源候論》中有專述痢疾的《痢疾諸候》章節(jié),痢下“重者狀如膿涕有血雜之”;“輕者白膿上有赤膜薄血,狀如魚脂腦……”。在治療上,歷代醫(yī)家皆強調了“新感而實者,可通因通用;久病而虛者,當以塞因塞用”的準則。



  朱氏之“仙桔湯”用治慢性痢疾、阿米巴痢疾和慢性結腸炎等病,一般5-7貼即可見效。值得一提的是,“仙桔腸”的擬訂與藥物組成,突破了知余年來“久病而虛,當以塞因塞用”的治則。因為患者痢下纏綿,時休時作,迭治不愈,既有久病而虛的一面,又有濕熱之邪留戀的客觀存在,非“塞因塞用”所能顧及,必須在清除濕熱的基礎上,運用健脾斂陰之法,方能相得益彰,這是朱氏自擬“仙桔湯”治慢性痢疾,古訓新知,融一爐冶的成功之處。

劉氏經(jīng)驗方—治療原發(fā)性腎病綜合征

全方由生黃芪30g,黨參15 g,當歸10 g,柴胡5 g,丹參20 g,芡實15 g,仙茅10 g,仙靈脾10 g,風尾草10 g,山楂15 g,甘草5 g組成。辨證以面浮肢腫 ,面色萎黃或泛白,少氣乏力,納呆少食,腰膝酸軟,或伴足跟痛,形寒肢冷,性欲低下,月經(jīng)失調。易感冒,舌質淡,或淡胖,邊有齒痕,脈沉細或沉細無力為標準。
劉氏認為原發(fā)性腎病綜合征,表現(xiàn)為脾腎兩虛者為多,或以氣虛為主,或為氣陽兩虧。其病理關健在于本虛標實。其病理特點以虛(脾腎氣陽虧虛)、壅(水濕、瘀血內停)、漏(大量蛋白尿)為主。根據(jù)這一病理特點創(chuàng)制了治療NS的經(jīng)驗方。方用黃芪、黨參、白術、山藥益氣健脾祛濕,仙茅、仙靈脾溫補腎陽,俾脾氣健則水濕得運,腎陽足則自能化氣行水,水腫自消矣。尿蛋白亦水谷精微所化,中氣虧虛固攝無力,精微下趨則見大量蛋白尿,故方用升麻、柴胡、芡實升提固攝以消除蛋白尿。“水停則血瘀”,故方用丹參、當歸、山楂活血化瘀,用甘草以調和諸藥,全方熔扶正祛邪、固攝精微于一爐,標本同治。通過臨床觀察證實以脾腎雙補法為主的綜合療法治療NS療效十分顯著”

方治療高血糖危象

劉渡舟

  蔣某,男性,63歲?;继悄虿?,雖注射了“胰島素”,而血糖難以控制,高達16.6 mmol/L 以上。一家恐惶,前來求治。問其大小便皆不通暢,腹脹胸滿,心中煩躁異常,不食不眠, 7 d來目不交睫。切其脈沉大有力,視其舌紅絳似火。其妻面帶戚容對余曰:“胰島素”已 無效,中藥尚有活路否?余曰:據(jù)《史記》載,“太倉公”用“火齊湯”治一“涌疝”病人 而愈。此事雖距今近兩千年之久,而其病證宛然猶在,科學是可以重復的,大有借鑒之機。 方用大黃6 g,黃連10 g,黃芩10 g。

  服湯后不久,先得大便,所下頗多;后得小便,努而排之,竟溺出一條似精如脂的物體。患 者頓覺周身舒暢,睡意難捱,酣然夢鄉(xiāng)。睡了六、七個小時,則覺腹饑思食。從此血糖下降 ,煩躁不發(fā),渡過生死關頭,而轉危為安。

治癇方

1.生南星、生鐵落、僵蠶、鉤藤、石昌蒲、遠志、蜈蚣、全蝎、生半夏


2.郁金、白礬、鉤藤、僵蠶、梔子、膽南星、生赭石、地龍、磁石、天竺黃、硼砂、半夏、朱砂、皂角、廣角、白花蛇、蜈蚣
治癇方。
3.含珍珠粉、翔羊角、牛黃、黃連、山梔、膽草、冰片、朱砂、白芍、天竺黃、膽南星、川芎、丹參
4.白胡椒加蘿卜是民間治療癲癇的有效驗方

咳嗽

喉源性咳嗽

顧名思義就是喉嚨疾患所引起的咳嗽
它的主要特點是:
癢為主癥,咽癢如蟻行 陣發(fā)性咽癢,干咳,不癢不咳,咳的起點在聲門之上,多為陣發(fā)性咳嗽,咳甚則痙攣狀,咳嗽后吐出少許白粘痰
喉源性咳嗽的病因為:
1、感受風邪,宣發(fā)不徹,或病初頻服糖漿、涼性藥、收斂藥或濫用抗生素、滋補藥等,使邪滯肺經(jīng),閉門留寇。2、稟質過敏,微邪外感及異氣(異味、粉塵、)等
故治療大法:
宣肺為先,不管它是否有表證
均不能忘記宣肺散邪,然后配以脫敏、降氣、化痰、利咽。治咽喉病一定要從肺下手方選“喉咳寧”本方為干老的經(jīng)驗方之一。
其功能為宣肺祛,主治喉源性咳嗽,過敏性咳嗽,慢性咽炎等
風(脫敏)。

藥物組成:
用量我就不說了 以三拗湯(麻黃、杏仁、甘草)為基礎方
添加蘇子、天竹黃、地龍、蟬衣、玄參、射干、黃岑組方而成。
方解 :

方中主藥;麻黃、杏仁,麻黃具有發(fā)汗解肌,開毛孔的作用
.治傷寒
,杏仁降氣行痰 ,因此這兩味藥對急性喉咳很奏效。
又根據(jù)《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麻黃又具破瘀積聚”之理 ,
可針對被肺經(jīng)所困之邪而起逐邪外泄的作用。
本草綱目》載杏仁有“潤大腸氣秘 ,那么肺與大腸相表里,可理氣而解秘,同樣能增強解圍破堅作用
因此這兩味為本方的要藥,另外現(xiàn)代藥理證明,麻黃有抗變態(tài)反應功能。
地龍:蟲類祛風藥,擅長祛風解痙,定喘止痙。
蟬衣:緩解喉癢及陣咳而宣肺利咽,熄風止痙。
玄參:導藥入喉。
射干:引導藥,與玄參為伍可清熱解毒,祛痰止痛。
天竹黃、黃岑:具有清熱化痰,前者可以定驚,后者可以清肺經(jīng)殘邪之火。蘇子:降肺氣,止氣逆。甘草:鎮(zhèn)咳利咽(抗變態(tài)反應)。

全方藥物的組成,配伍嚴謹,功效獨特,具有宣肺,祛邪外泄,祛風止癢(抗過敏),降氣化痰以達利咽止咳之效。

風寒咳嗽的特效方

此方系已故老中醫(yī)張振東的經(jīng)驗方。二十多年前因小孩嗆風咳嗽,多處求醫(yī)不效,后經(jīng)人介紹該醫(yī)擅治咳嗽,便前往就 ,處方兩劑,結果只服一劑而愈。因此方太神效,便就收藏。后來遇此類病人將此方與之,無一不效。經(jīng)筆者多年試用,新感者只要一煎即愈,病久者也不過三劑。今將此方獻于大家,以感激已故老先生。方:

荊防各10,粉甘桔各5/10,杏仁泥10,信前胡10,紫蘇葉10,白云苓10,廣陳皮10,炒枳殼10,法半夏10,蘚去皮生姜三片

頑固性口腔潰瘍

中醫(yī)俗稱口瘡,表現(xiàn)在口唇之內,咽門以外部位,舌,唇,頰,軟腭等
處發(fā)生潰瘍,疼痛異常,病程延綿,反復發(fā)作,西醫(yī)對此尚無根治方法.
古代醫(yī)家對口瘡的病因病機眾說紛紜,但臨床上多以火熱,陰虛立論,治療多以清
熱,解毒,瀉火,滋陰,活血,止痛為主,此類治法偶能取效一時,旋即復發(fā),再難奏效.
醫(yī)者往往以口瘡為難治性,易復發(fā)性為擋盾牌,告訴患者決非三, 五付可以收功作為
敷衍.在臨床治療過程中,筆者根據(jù)云南名老中醫(yī)吳生元教授的經(jīng)驗, 認為溫陽補土
伏火極為重要,復發(fā)性口瘡患者一經(jīng)治療.多獲良效.
   頑固性口腔潰瘍雖有火熱上炎之征,但因反復發(fā)作,長期不愈,正氣已虛, 脾胃之
火末熄,因此其炎上之火大多虛實并見.治療過程中過用苦寒敗胃之藥, 正氣越傷虛
火越浮,治療虛火不知引火歸源,一味滋陰降火,一派滋膩礙之品,中焦不能運化, 病
越長綿難愈.因此,將潛陽丹和封髓丹合二為一,加上治標之品,確立復發(fā)性口瘡潰瘍
溫陽補土伏火之治療大法.
   潛陽丹出自清.鄭欽安<<醫(yī)理真?zhèn)?gt;>,由砂仁,附子,龜板,甘草組成,鄭氏認為砂仁
辛溫,能宣中宮一切陰邪,又能納氣歸腎,附子辛熱,能補坎中真陽,真陽為君火之種
,補真火即是壯君火也,龜板一物,堅硬,得水之精而生,有通陰助陽之力 ;甘草補中,
有伏火互根之妙.封髓丹由黃柏,砂仁,甘草組成,鄭氏認為,黃柏味苦入心,稟天冬寒
水之氣而入腎,甘草調和上下,又能伏火,真火伏藏,黃柏之苦和甘草之甘, 苦甘能化
陰,砂仁之立合甘草之甘,立能化陽,陰陽化合,交會中宮,則水火既濟,心腎相交. 筆者口腔潰瘍十余年,數(shù)易名醫(yī),遍嘗中西藥物及各種偏方驗方無數(shù), 偶爾發(fā)作時一
二周不愈,疼痛不止,食難下咽.筆者遍查歷代中西醫(yī)文面前獻,終不得治法, 后有幸
跟隨云南省名中醫(yī)吳生元教授,請教于吳老,吳老誠示之潛陽封髓丹,服之立效,深奇
之,又請教于吳老,吳老講授<<醫(yī)理真?zhèn)?gt;>,乃明溫陽補土伏火之大意.行醫(yī)以來, 該
方驗之臨床,每獲奇效.

治療急性外傷腫脹,用梔子散效果好


生梔子30—50克,雞蛋清1個,面粉、白酒適量。生梔子研末過篩,與雞蛋清、面粉、白酒共調成糊狀,貼于患處,用草紙或布覆蓋,繃帶固定,敷藥后休息,每天換藥1次。本法一般1次即可見效,對在5天扭傷者效果較佳,對陳舊軟組織挫傷者無效,開放性軟組織挫損傷者不宜使用。

方二:生山梔六份, 帶皮桃仁四分,研未用雞蛋清調后外敷足心.可治小兒發(fā)燒煩躁.

上藥加紅花2克,青黛1克.外敷患處,治急性軟組織損傷.

口腔潰瘍

吳萸,肉桂研未醋調外敷足心.

肝癌外用止痛

活蟾蜍1只去除內臟加雄黃30g外敷肝區(qū),30分鐘內可止痛。做過7例,效果滿意

顧丕榮老中醫(yī)辨治肝癌的經(jīng)驗

  肝癌因其病情復雜,虛實互見,來勢急驟,變化多端而成為難治重證。滬上名老中醫(yī)顧丕榮主任醫(yī)師運用三辨三法,重視三忌三要,在臨床治療中獲得較為滿意的療效,茲介紹如下。

1 三辨三法的運用

  癌之形成多由體氣先虛,而后邪毒湊之,導致氣滯血瘀,聚濁釀毒,相互搏結所致。故在治療過程中,早期宜攻中寓補,中期宜攻補兼施,晚期宜補中寓攻。因人因病靈活應用,方可克敵制勝。所用藥物不論補瀉消散,盡量選用具有抗癌作用之品,則療效更顯著。

1.1 辨虛扶正以抗癌 前人有“養(yǎng)正則積自消”之論,臨床應首先辨明氣血陰陽虧損之側重,以施“損者益之,虛者補之”之治法,以冀生化氣血,調和陰陽,促進人體之免疫機能,增強自身抗癌作用之目的。況且腫瘤多緣于正氣虧損,故治療當突出扶正固本。肝癌之發(fā)現(xiàn)常屬中晚期,因而更宜早補峻補。扶正以卻邪,又為祛邪創(chuàng)造必要條件。

1.1.1 氣虛 癥見神倦懶動,語聲低怯,眩暈自汗,面色白,舌淡、苔薄,脈虛。宜選用人參、黨參、太子參、黃芪、白術、山藥、甘草等。黃芪宜生用,用量30~60g;黨參或太子參可用20~30g。如防其壅氣,則加萊菔子或地骷髏〔注〕。清·傅青主已將人參與萊菔子同用,補消兼施。且萊菔子也是一味抗癌良藥。

1.1.2 陽虛 不僅常有氣虛見癥,更有形寒怕冷,面色慘淡,大便溏薄或完谷不化,舌淡胖、苔白滑,脈沉遲無力。宜用肉桂、淫羊藿、補骨脂、五加皮、韭菜子等。

1.1.3 血虛 癥見眩暈乏力,心悸少寐,爪甲無華,舌淡無榮,脈細。常選用當歸、白芍、熟地黃、丹參等。

1.1.4 陰虛 癥見午后發(fā)熱,虛煩少寐,盜汗遺精,頭暈目澀,口干舌燥,舌紅少津、苔少或剝,脈細數(shù)。可選用天冬、麥冬、沙參、玉竹、女貞子、旱蓮草、鱉甲、龜板等。

  其他如百合、白扁豆、豌豆、桑寄生、續(xù)斷、杜仲、大豆、核桃枝(夾)、薜藶果、胡麻仁等均具有較好抗癌作用和扶正功能,可隨證選用。

1.2 辨證祛邪以制癌 祛邪之目的在于化積除癌。包括行氣散結、活血消腫、化痰軟堅、蟲類搜剔、清熱解毒等法?!秲冉?jīng)》云“堅者消之,客者除之”,“結者散之,留者攻之”,俟邪去正自安。

1.2.1 氣滯 癥見脘腹脹滿或氣體攻痛,噯氣或矢氣則稍舒,舌苔白或薄膩,脈弦。宜選用木香、烏藥、香附、小茴香、枳殼、八月札、郁金、莪術等。

1.2.2 濕痰郁阻 癥見胸脘痞悶,惡心嘔吐,大便溏薄,肢腫腹大,舌苔膩或黃,脈濡軟或緩滑??蛇x用厚樸、枳殼、茯苓、豬苓、土茯苓、車前草、生半夏、生薏苡仁、鮮南星、石菖蒲、瓜蔞、薤白、芋艿、瞿麥、石葦葉、山慈菇、黃藥子等。

1.2.3 血瘀 癥見痛有定處,按之有塊,壓之痛甚,或如針刺,舌紫暗或有瘀斑,脈遲澀。常選用乳香、沒藥、桃仁、紅花、延胡索、大黃、川芎、三七、石見穿、腫節(jié)風、蜂房、蟾蜍皮、守宮、牡丹皮、柞木、鐵樹葉、虎杖、姜黃、天葵子、鬼箭羽等。

  不少清熱解毒之品,也是抗癌的重要組成部分。如重樓、半枝蓮、半邊蓮、白英、蒲公英、魚腥草、敗醬草、紫草、牛黃、青黛、龍葵、野葡萄根等均可供臨床酌情選用。因腫瘤多由邪毒致病,而邪毒每易化火,所以選用苦辛寒涼之品清之開之。

1.3 辨病選藥以治癌 腫瘤發(fā)病部位和性質以及個體差異有不同,根據(jù)肝癌發(fā)病各別情況,選其適應藥物甚為重要。如莪術、虎杖、石見穿、鱉甲、龜板、蟾蜍皮、八月札、貓人參、鳳尾草、夏枯草、郁金、姜黃、鐵樹葉、龍膽草、熊膽、牛黃等為肝癌治療中常選藥物。其中以莪術、鱉甲、八月札、石見穿、夏枯草、虎杖、貓人參等選用機率最高。

2 三忌三要的運用

  腫瘤除采用合理的中西醫(yī)各法治療外,認真采用三忌三要,運用得當,對提高藥物治療效果很有幫助。

2.1 三忌

2.1.1 忌破血 在祛邪化積治療過程中,宜活血不宜破血。通過臨床觀察發(fā)現(xiàn),施用破血之品,如三棱、穿山甲、土鱉蟲、水蛭等藥物,對腫瘤雖有消堅止痛作用,但用之過久或用量太大,每易導致腫瘤擴散或轉移。蓋破血之品,能促使瘀毒在脈絡中隨波逐流,到處竄動,易使邪毒累及他臟。實踐證明此類藥物應慎用少用為好,更不宜久用。否則雖能取效于一時,但預后多不良。

2.1.2 忌煙酒 煙之危害,人人皆知。前人早有“耗血損氣”之誡。近代更發(fā)現(xiàn)吸煙者不僅損體折壽,且香煙中的焦油(明顯致癌物質)除對肺癌有直接作用外,還能導致喉癌、鼻咽癌、食道癌、胰腺癌、膀胱癌等多種惡性腫瘤的發(fā)病危險。包括肝癌在內的腫瘤患者吸之,猶如抱薪救火,自速其亡。

  酒之危害也不遜于香煙。酒辛熱有毒(烈性酒更甚),扁鵲謂其“過飲腐腸爛胃,潰髓蒸筋,傷神奪壽”。李東垣明確指出“酒火熱有毒”,現(xiàn)代藥物學認為釀酒之主要成份:醇,對肝臟有直接損害作用。飲酒入胃,先走肝膽二經(jīng)。肝癌患者飲之,煽動內風相火,風得火勢,火借風威,易致昏迷、抽搐、失血等險證。

2.1.3 忌諱醫(yī) “諱疾忌醫(yī)”自古有之,現(xiàn)代仍不乏其人。農(nóng)村仍存在“信巫不信醫(yī)”的封建迷信陋習,或半信半疑,邊醫(yī)邊巫。在患腫瘤之后不是積極接受中西醫(yī)科學治療,而是偏信于庸醫(yī)邪說,從而貽誤病機。

2.2 三要

2.2.1 要勤于食療 “園蔬勝珍羞”對腫瘤病人尤為重要。多食新鮮綠色或黃色蔬菜及胡蘿卜、白蘿卜、薏苡仁、白扁豆、百合、海帶、紫草和菌類中的猴頭菇、銀耳、香菇、松蕈等,也可食用蛤類(軟體動物)、魚翅、龜、鱉及硬殼果實等。

2.2.2 要善自攝養(yǎng) 腫瘤患者常因憂思驚恐而導致病情惡化。早在《靈樞》中已認識到“告之以其敗,語之以其善,導之以其所便,開之以其所苦”。務使患者心情曠達,樂觀安祥,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念,以及家屬妥貼的身心護理等,均是肝癌治療過程中不可忽視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2.2.3 要堅持練功 《內經(jīng)》謂“百病皆生于氣”,氣為血帥,血為氣母。只要病情許可,就要堅持鍛煉,以期促進氣血流暢,陰陽調和,增進新陳代謝,達到匡正祛邪之目的。

3 病案舉例

  夏某,男,40歲。患肝炎2年,初診為慢性肝炎。1980年春初檢查甲胎火箭電泳為530,甲胎定性對流陽性,擴散陽性;血凝法為1∶1000,經(jīng)某大醫(yī)院確診為肝癌。住院化療2個月,火箭電泳又上升至14000,因而停用化療,改服中草藥也未果。7月份經(jīng)用白蛋白等藥物治療,火箭電泳下降至9000,同年10月13日前來本院肝病門診。癥見肝區(qū)微痛,微脹,精神萎頓,舌淡紅、苔黃膩,脈弦滑。肝功能示:TBTL 51.3 μmol/L,SGPT 正常。此乃早年肝受邪傷,初病在氣,久病入絡,絡痹血瘀,與濕熱邪毒凝搏成癖,結于右肋下。治當補肝健脾,化滯解毒,以抗其癌。方用炒黨參、焦白術、生黃芪、當歸、炒白芍、茯苓、薏苡仁、枳殼、厚樸、黃芩、八月札、郁金、貓人參、鱉甲、牡蠣、蟾蜍皮、萊菔子、白花蛇舌草、茵陳等,隨癥加減服藥30劑(用時停服西藥),查火箭電泳下降至182,甲胎定性對流(±),精神漸振,然口干舌燥,乃瘀毒化火之象,前方加麥冬、天花粉,又服30劑,甲胎定性對流及擴散試驗均轉陰性。火箭電泳250,癥狀明顯改善。仍以前方出入,服藥至1981年12月,查火箭電泳正常,血凝轉陰性,B超檢查示未見明顯塊團。隨訪5年身體健康正常。

注:即干白蘿卜,又名老蘿卜頭、枯蘿卜、地枯蘿等。

   
肝硬化腹水


黃芪30
當歸15
赤芍15
醋鱉甲(先煎)10g
大腹皮12g
益母草12g
澤蘭10g
澤瀉12g
赤茯苓10g
穿山甲(先煎)10g
山藥15、苡仁30,扁豆30
生大黃10
三棱10g
莪術10g

百日咳方

絕對有效的一個驗方!!請鑒賞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桿菌引起的、好發(fā)于兒童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
醫(yī)根據(jù)發(fā)病表現(xiàn)稱其為“疫咳“、“頓咳”、“天哮嗆”。本病多發(fā)于
冬春季節(jié)。由于病程長,纏綿難愈,醫(yī)者、患兒家長皆為之苦惱。
  百日咳驗方用于治療百口咳,收到滿意療效。
  方藥組成:沙參10克、百部10克、白前10克、甘草10克、川椒6克,冰糖、蜂蜜適量,水煎服。
  方解:方中沙參生津潤肺止咳,百部潤肺止咳;白前下痰、降氣止
咳;甘草則能甘緩止咳。而川椒一藥尤為重要,其能“祛除邪氣咳逆”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據(jù)何氏經(jīng)驗:此方運用川椒,原來自一患者所用民/
間單方,原方以“川椒7粒,置于鮮梨中心,放于碗內,再加冰糖1塊,
蜂蜜1勺,久蒸至梨熟,梨汁同服,用于治療痙咳”。何師曾疑其效,試
經(jīng)川椒10克,加入冰糖、蜂蜜水煎,親自嘗服,藥后感口內微麻,而從咽
喉部至胸腹部皆有松解寬舒之感,無任何不適。至此啟發(fā),此后何老將川
椒用量從1克遞增至6克(5歲以下兒童皆用此量),加人辨證處方中,明
顯地緩解患兒的痙攣性咳嗽,療效迅速提高,故不可忽視川椒這一味主tH
藥。多年來,臨床運用此方治療百日咳患兒常在2~4劑藥后咳止病
愈,可見效果之佳也!_

中醫(yī)藥治療蛋白尿

蛋白尿是泌尿系統(tǒng)疾病的常見癥狀。祖國醫(yī)學認為,蛋白尿的出現(xiàn),是人體精微物質外泄的一種表現(xiàn)。人體的精微物質,主要依賴睥進行生化與統(tǒng)攝,并通過腎來封藏與固攝。勞累、傷食、服藥、妊娠等因素,部可引起脾腎兩虛。如果再有濕熱內蘊,水濕不化的情況,就容易產(chǎn)生蛋白尿,其治療也頗為棘手。筆者在臨床上嘗試采用補腎固精、益氣攝血治療腎炎蛋白尿,取得了較為滿意的療效。

  處方 生黃芪60克,太子參15克,焦白術10克,云茯苓10克,煨葛根15克,白茅根30克,干荷葉10克,旱蓮草10克,金櫻子20克,菟絲子10克,蟬衣6克,丹皮lo克,甘草3克。

  加味尿中蛋白較多,或久治不愈者,可加玉米須20克、桑螵蛸15克;尿中紅細胞多者可加仙鶴草15克、茜草根15克;尿中白細胞多者加石葦15克、魚腥草15克;尿中有管型者加丹參15克、通草10克;納食差者加陳皮6克、薏苡仁12克;伴高血壓者加杜仲15克;陰虛者加生地15克;陽虛者加仙靈脾10克、巴戟天15克。

  用法  每日1劑,水煎兩次早晚分暇。一般服藥1~2個月,尿蛋白可減少或消失。

注意事項  尿蛋自屬于體內精微物質,宜藏不宜瀉。因此在處方選藥時,必須重視補瀉兩個方面的動態(tài)平衡。方中黃芪、太子參、白術補氣健脾,金櫻子、菟絲子益腎攝精,茅根、茯苓清熱除濕,葛根、荷葉升提舉陷,丹皮、旱蓮涼血攝血,蟬衣可消蛋白尿,甘草調和諸藥。全方合用,補而不滯,固攝不留邪,除濕不傷陰,清熱不苦寒,涼血不留瘀,消除蛋白尿有良效。

汗癥

新加龍萸止汗湯治療盜汗多汗療效好

生龍牡各30山萸肉30首烏30棗仁20黃芪20金櫻子15烏梅15本方對各種原因引起的多汗盜汗均有良效,一般2付見效。曾試用多次,效果特佳

多年不寐
多年不寐。取三穴  百會 神門  三陰交

低血壓的方子

炙黃芪12g  當歸6g升麻6g生地10g
熟地10g阿膠15g(沖服)炙甘草10g
黃精10g元肉10g女貞子10g遠志10g
用法:每天一劑,水煎濃縮300ml分三次服用。

治癲癇病方


滌痰定癇散:炙全蟲 蜈蚣 僵蠶 地龍各60 膽星 石斛 礞石 天麻各45 白芥子 橘紅 石菖蒲各30,研極細末,服3-5,日三次


土茯苓治療腦瘤有奇效

《上海名老中醫(yī)醫(yī)案醫(yī)話集246》(因無書皮,故白山擬名)上海市中醫(yī)文獻館編,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63,趙景生土茯苓治療腦瘤有奇效,
《山海經(jīng)·中山經(jīng)》榮草:“鼓鐙之山,有草焉,名曰榮草,其葉如柳,其本如雞卵,食之已風?!崩顣r珍疑即為土茯苓。
顧松園《醫(yī)鏡》引《山海經(jīng)》文說:“此頭風方中用之有神效歟?”
繆希雍《先醒齋醫(yī)學廣筆記》載頭痛神方:土茯苓四兩,忌鐵,銀花三錢,蔓荊子、防風各一錢,玄參八錢,天麻一錢,辛荑、川芎各五分,黑豆四十九粒,燈心二十根,芽茶五錢。井河水各半,煎成一盅服。注:傳自一道人。一婦人患頭痛甚,欲自縊。服二劑,數(shù)年不發(fā)。
孟文瑞《春腳集》:立愈湯,治一切頭痛:土茯苓一兩,何首烏三錢,天麻、當歸、防風各二錢。
以上二方皆重用土茯苓,此外治頭風方中則不多見。
余律笙、程天靈治腦瘤:“……諸方中以土茯苓用至三十余次,計達六十余兩之多。前四十余日,雖用驅風、息風、鎮(zhèn)風及溫養(yǎng)、清養(yǎng)、補養(yǎng)為治,病人飲食漸增,頭痛減緩,然每隔四、五日必劇痛一次,痛苦呻吟,仍不能忍受,非注射嗎啡不可,及重用土茯苓而病者頭痛失矣?!?br>顧筱巖治療梅毒效方:冬桑葉、土茯苓、蘇薄荷、銀花、菊花、連翹、石膏、石決明、炒山梔、鮮竹葉、甘中黃等藥,方中亦 重用土茯苓。  

痹癥

落枕的針灸治療


1. 針刺養(yǎng)老穴,手法用強刺激,提插捻轉加強針感,同時讓患者轉動頭頸,疼痛即可消失,一般左痛取右,右痛取左.
        養(yǎng)老穴為小腸經(jīng)郄穴,刺之能使經(jīng)氣上達,祛風通絡.效果很好.

2.針刺雙側后溪穴,采用提插捻轉瀉法,同時讓患者活動頸部,至疼痛減輕為止.
       后溪穴用于治落枕是因為手太陽小腸經(jīng)與頸部有直接聯(lián)系,是八脈交會穴,通督脈,故用于治落枕很好.

董氏方法也是特效的

基本上也是能一次解決問題的。大家不妨試試。哦,對了,要用對側的。也要結合活動頸部。
如過落枕的癥狀是頸部僵硬的話,可以用內外踝連線中點的跟腱上面以及上兩寸的兩個穴位。
如果一側頸肩部疼痛,可以用手掌掌側,第一二掌骨之間,有兩個穴點,1是第一二掌指關節(jié)結合處,2是與合谷穴相對的點。
如果不能低頭,可加承漿穴。


合谷配外勞宮.兩穴均用瀉法,強刺激,以患者耐受為度.同時囑患者活動脖子,哪里不能活動便向哪活動.一般一次可愈.不過落枕要和頸肩綜合征區(qū)分開來.落枕一般只是頸部的某一塊或一組肌肉痙攣水腫引起,起病急,無其他實質性的傷害,故用合谷疏風通絡,所配外勞宮為治療落枕的經(jīng)驗奇穴,兩穴合用效如神助.

寒濕阻絡型效方

當歸15g,桂枝10g,白芍10g,細辛5g,木瓜15g,川膝10g,制川烏10g,制草烏10g,麻黃10g,黃芪10g,丹參10g,制乳香10g,制沒藥10g,通草10g,延胡15g,地龍10g,雞血藤15g,伸筋草15g。
以上諸藥納入瓦罐中加水500ml,文火水煎30min,取汁150ml左右,二煎加水300ml,煎沸取汁150ml左右,去渣,二次藥汁混合,分2次服下。1日1劑
摘自《首席醫(yī)學網(wǎng)》

鶴膝風用四神煎效好.

【鶴膝風痰】流痰的一種,生于膝關節(jié)部。初期在膝關節(jié)周圍腫起如綿,不痛或隱 痛酸楚,皮色不變不熱,慢慢脹痛增加,病腿漸至不能屈伸,肌肉日 益萎縮,堅硬如石,久而潰破,流稀水或夾腐塊,日久形成關節(jié)半脫 位或膝內翻、外翻畸形,患肢縮短。類于膝關節(jié)結核。參貝“流痰” 條。
【流痰】即骨關節(jié)結核病。故又稱“骨癆”或“瘡癆”。多發(fā)于學齡兒童,患者常 有其它結核病變。病變部位以脊椎為最多,其次為髖、膝、踝,再次為肩 、肘、腕等關節(jié)。病多因先天不足,或久病腎陰虧損,使骨髓不充,骨質 疏松。外邪乘虛侵襲,痰濁凝聚;或由跌仆損傷等而誘發(fā)。此證過程漫長 ,多不熱不紅不腫,數(shù)過或數(shù)月后,始有酸脹漫腫而微高起,但不堅硬, 日久方潰,潰后流水或出豆腐渣樣物,難以收口,繼則形成瘺管。每有羸 瘦,乏力,潮熱,盜汗等全身癥狀。  

生黃芪240克,遠志肉90克,克川牛膝90克,石斛120克

腰痛,晨雞鳴甚,起床活動后痛全無

--------------------------------------------------------------------------------

雞鳴乃是陽氣萌動之時,有乃肝氣疏泄調達,活動后自行消失,只需用流通氣血之劑便可。病在雞鳴時,雞鳴散可用!此間奧妙,請諸位祥思之!呵呵。
木瓜15克吳茱萸2克橘皮12克蘇葉6克生姜2片苡米90克 2付必愈!

腰腿疼方


治療各種骨質增生骨性關節(jié)病臨床表現(xiàn)為酸、麻、疼痛、觸電感。
寄生15
杜仲15 木瓜15 千斤撥(草藥)15 骨碎補15 威靈仙15 狗脊15 川斷15
甘草6
本方藥性平和,臨床各癥狀均可運用。
臨床療效滿意,以供各位好學者共參。

一個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秘方

青風藤50g

黃芪50g
黑豆50g
煎服,一日一劑,連服七劑為一療程,大多服過二三劑即開始見效。
治腰椎間盤突出癥之腰腿痛脹有效果,本人雖應用此方不多,僅試用過十余人,但均有腰突癥典型癥狀,腰或腿痛,或腰腿均痛,腿麻、脹,遇冷加重,得熱稍緩,抬腿試驗(+),經(jīng)CT提示腰間盤突出或膨出,服1~3療程痊愈!

腰椎間盤突出癥

當歸60牛膝60白芍60防風25威靈仙25土鱉蟲25丹參25秦艽25桃仁15紅花15乳香15沒藥15蜈蚣8條白花蛇2條甘草10冰糖100酒2.5kg

腰椎骨質增生腰腿痛方

骨質增生骨性關節(jié)病臨床表現(xiàn)為酸、麻、疼痛、觸電感。
寄生15
杜仲15 木瓜15 千斤撥(草藥)15 骨碎補15 威靈仙15 狗脊15 川斷15
甘草6

治療頸椎病效方


白芍30~60木瓜12葛根12丹參12狗脊12桃仁10地龍10威靈仙15全蝎4穿山甲6甘草3
加減:頭暈目眩加天麻;頭痛加川芎白芷;嘔吐加半夏;疼痛放射至肩背部加秦艽每日1劑水煎服,15日為1療程,療程間隔2~3日一般連用2~3個療程。

骨刺方
      

烏梅250克,水煎,取濃汁,待將煎好時,取生鐵500克于火中燒紅,將生鐵放入以煎好的藥煎內,再兌入姜醋250毫升,熏洗痛處。每日1—-2次。一個月為一療程。
      我運用此方多次,效亦佳。

肩周炎特效穴“肩痛穴”

是總醫(yī)院平衡針灸治療中心王文遠主任為首的專家組首次發(fā)現(xiàn)和總結的一個經(jīng)外奇穴,位于腓骨小頭與外踝尖連線之中上三分之一處,相當于足三里下2寸,偏外1寸。經(jīng)過多年的臨床實踐證明,針刺肩痛穴治療肩痛技術起效快,一針見效;取穴少,一次僅取一個穴位。醫(yī)者易記憶,患者易接受,能夠減少患者的就診時間和醫(yī)療費用,適應現(xiàn)代人快節(jié)奏的生活和工作需要,是一項值得推廣的臨床實用技術。
 2.適應癥與禁忌癥
  針刺“肩痛穴”治療肩痛技術主要針對各種原因引起的肩關節(jié)部位的疼痛,對合并有冠心病心絞痛、膽囊炎、婦科的痛經(jīng)、精神病患者也有明顯的治療效果。
  禁忌癥主要針對妊娠期的患者。



辯證與辯病結合治療風濕關節(jié)炎

一:辯證論治
(一).風濕熱痛:
癥狀:“關節(jié)腫脹”,自覺灼痛,或局部紅腫灼痛,得冷則消除,但見冷水后仍加劇,痛不可盡,罹患關節(jié)活動受限,或兼有發(fā)熱、惡風、口渴、煩悶不安等癥狀,舌質多較紅,苔白干,或黃燥,脈細滑數(shù)。
治則:驅風祛濕,清熱解毒,佐以益氣健脾,活血通絡。
芪已土地湯(自擬方):
  黃芪 12g
防已 15g
土茯苓 30g
地骨皮20g

  防風12g
白術12g
當歸12g
二活各12g

  桑枝30g
鉤滕20g
牛夕10g
加減法:
風重者(關節(jié)游走性疼痛)加:
海風膝15g靈仙15g或路路通10g。
               濕重者(關節(jié)腫脹重著,苔厚膩)加:
苡仁20g蒼術12g或萆薢15g草果6g。
               熱重者(關節(jié)紅腫熱痛)加:
黃柏12g石膏30g細辛3g夏枯草20g地龍12g。
               咽喉腫痛者加大青葉或板蘭根12g。
(二).風寒濕痹:
癥狀:肢節(jié)關節(jié)疼痛、酸處,關節(jié)屈伸不利,初期兼多有惡風、惡寒、喜熱等癥狀,一般疼痛較劇,喜熱惡冷或麻木不仁,舌質淡紅,苔多白膩,脈沉弦滑等。
治則:驅風散寒,祛濕通絡,佐以益氣活血,健脾除痰。
芪已烏桂湯(自擬方):
   黃芪12g
防已15g    制二烏各6g
桂枝12-20g

    二活各12g
防風12g
當歸12g
白術12g

    秦艽12g
地骨友12g
靈仙12g
加減法:風盛者加:海風滕15g路路通12g烏梢蛇12g。
               寒盛者加:熟附子12g姜黃12g或細辛3g。
               濕盛者加:麻黃6g蒼術10g苡仁20g。
               劇痛者加:蜈蚣3條
               刺痛者加:挑仁6g紅花9g白芥子9g
               腎虛者加:杜仲12g拘杞12g
(三).久痹:
痹癥反復發(fā)作,日久不愈,形成氣血更加虛弱,肝腎不足,血瘀痰阻關節(jié)筋骨,癥狀更為復雜,往往虛實復雜,寒熱錯雜。必須分清寒熱虛實,仔細辨癥,綜合上述二方靈活應用。

二:辨病用藥:
此是通過臨床實踐證實,對本病確有療效的驗方:


----------------龍蛇散---------------
地龍250g
白花蛇4--6條    烏梢蛇60g
蜂房60g
全蝎210g

制服法:上藥烘干,共為細末,過篩后,裝入O號空心膠囊,每丸藥2.5毫克,成人每服4~6粒,日服2~3次,20或25天為一療程。此方可單獨使用,或配合煎劑使用。


---------------祛痹靈-------------
制馬錢子30g
炮甲60g
熟附片30g
元胡30g

制服法:(馬錢子制法:將馬前子用香油炸黃然后用刀片刮去毛) ,將上藥共研細末,裝入O號膠囊,成人每服2~4粒,一日二次,于午前睡眠時或夜間睡前服,溫開水送下。如果服藥后在二小時之內微覺頭暈,肢體某部位肌肉微覺跳動,是正常反應,一般2~3天消失。本品有小毒,不宜過量!因有積畜作用,一般不宜久服,一療程為20天,可間歇用藥。

自擬馬錢龍蝎散治類風濕



制馬錢子30g、全蝎20g、地龍30g、白花蛇20g、雷公藤60g、當歸20g、桂枝10g、白術40g、黃芪80g、雞血藤50g、伸筋草20g、千年健60g、威靈仙20g、骨碎補30g、淫羊藿50g、制川草烏各10g、淮山藥50g,研末,每次9g,每日2次,30天為一療程。


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屬祖國醫(yī)學頑痹范疇?!端貑?痹論》曰:“風寒濕三氣雜至而為痹也?!惫P者認為氣血、肝腎虧虛為其本,風寒濕是發(fā)病之誘因,病變過程中病理產(chǎn)物濕、痰、瘀血又成為阻滯經(jīng)脈關節(jié)的有形實邪,故本虛標實是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的主要病機。自擬烏錢龍蝎散方中馬錢子活血通絡止痛,透達關節(jié);雷公藤行十二經(jīng),清熱解毒,祛風除濕;地龍、白花蛇、全蝎搜剔祛風,通絡止痛;重用黃芪、白術益氣健脾,增強機體免疫力;制川草烏、桂枝、雞血藤、伸筋草、千年健祛寒活血,通絡止痛;當歸養(yǎng)血活血;碎補、威靈仙、淮山藥、淫羊藿補肝腎,強筋骨;諸藥合用,共奏益氣,活血通絡,補肝腎,強筋止痛之效。

坐骨神經(jīng)痛中醫(yī)藥治療

中醫(yī)藥治療坐骨神經(jīng)痛
生馬錢子100g,血竭100g,蘄蛇100g,桃仁100g,防風100g,生川烏30g,川芎30g,生地50g,乳香50g,血藤100g,一枝蒿30g,蜈蚣10條,續(xù)斷50g,沒藥50g,生草烏30g,柴胡100g,全蟲50g,三七100g,細辛50g,牛膝50g,姜黃50g,丹皮50g,升麻100g,甲珠100g,杜仲100g,白芷50g,海馬50g,獨活100g,赤芍50g,黃芪100g,木瓜100g,桂枝100g,紅花100g,當歸50g,木香100g,枳殼100g。
2 用法
將上述36味藥泡酒1個月后用(泡的時間越長越好)。將藥酒液浸在紗墊上,根據(jù)患處大小決定紗墊的大小,然后在紗墊的貼患面灑上一枝蒿、刺五加皮藥粉,貼在患處。如是坐骨神經(jīng)痛3~5天更換1次,一般3~5次可治愈,在治療中有2位患者更換8次獲治愈。
如各種扭傷一般2~3次,新傷口只需用藥1次(指小外傷)即治愈。

坐骨神經(jīng)痛的針灸療法

    坐骨神經(jīng)痛是指沿坐骨神經(jīng)通路及其分布區(qū)的疼痛。分原發(fā)性和繼發(fā)性兩類。臨床以臂部、大腿后側,小腿后外側、足外側疼痛為主癥。常見以下三種證型。

    辨證治療

    主穴:腰2-5夾脊穴、阿是穴、環(huán)跳


1.風寒濕痹

    診斷要點:腰腿冷痛,上下走竄,屈伸不便,遇陰雨寒冷氣候加重,或伴下肢腫脹;苔薄白或白膩,脈浮緊或沉。

    處方:秩邊、陽陵泉、命門


2.瘀血阻滯

    診斷要點:有腰部內挫傷史,腰腿刺痛,痛處拒按,按之刺痛放散,夜間痛甚,不能俯仰,轉側不利;舌紫暗或有瘀斑,脈滯澀。

    處方:陽陵泉、膈俞、血海、委中


3.正氣不足

    診斷要點:腰腿隱痛,反復發(fā)作,遇勞則甚,下肢萎軟,惡風畏寒,喜揉喜按,神疲乏力,面色無華;舌淡苔少,脈沉細。

    處方:陽陵泉、委中、足三里、三陰交

    其它療法:

    耳穴貼壓:坐骨神經(jīng)、臀、腰骶椎、腎、壓痛點

    皮膚針:叩刺腰骶部及在壓痛點刺絡出血,加拔火罐。

重癥肌無力的中醫(yī)治

在臨床上我曾遇到一些重癥肌無力患者,曾用下面的思路來辯證施治,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現(xiàn)整理出來讓大家看看,是否有更好的意見,請不吝賜教.(該癥中醫(yī)可參考瞼廢、視歧、痿癥、虛損等癥治療,也可以從奇經(jīng)入手辯證施治)
       中醫(yī)藥
1、        脾腎虛損,氣血失和,經(jīng)脈失養(yǎng),眼瞼垂緩。補脾益腎,用溫腎益脾湯。處方:黨參20黃芪25芡實10金櫻子10巴戟天10仙茅25
肉桂5水煎服日1劑。
2、        脾腎虛弱,筋脈弛緩,眼胞下垂,益氣補中,健脾助化。補中益氣湯加減。處方:黨參12白術10茯苓10炙草6黃芪10當歸10廣皮3
升麻3桔梗3蒼術5晚蠶沙10水煎服日1劑。
3、        氣虛乏力便溏,眼瞼虛浮,脾氣虛,益氣健脾用參苓白術散。
4、        血虛月經(jīng)澀少,以至經(jīng)閉益養(yǎng)血安神,補血養(yǎng)肝用歸脾湯、四物湯。
5、        腎陰虛視目不清益補益腎精,滋陰潛陽用六味地黃丸加女貞子,旱蓮草、龜板、牡蠣。
6、        上胞下垂,脾虛氣弱,益氣升陽。補中益氣湯(黃芪18人參10歸身12陳皮12升麻9柴胡6白術12甘草5)加丹參、雞血藤、木爪、
絲瓜絡、秦艽、白僵蠶。養(yǎng)血通絡用八珍湯(當歸12川芎10白芍12
熟地10黨參15白術12茯苓12炙草6)、人參養(yǎng)榮湯(當歸10
白芍15熟地10黨參18白術12茯苓12炙草8肉桂6五味子6遠志10陳皮12黃芪15生姜3大棗10)補益氣血。
7、        命門火衰,脾陽不足。溫腎陽、益化源用右歸飲(熟地10
山藥18枸杞15杜仲15棗皮10炙草6肉桂5熟附子10)加人參、白術以增強補脾陽之功。

8、        中成藥 補中益氣丸、六味地黃丸、右歸丸
西藥
1、抗膽堿酯酶藥物 溴吡斯的明
2、腎上腺皮質激素 潑尼松
3、免疫抑制劑
本癥忌用性味寒涼的中藥,蟾蜍、六神丸、喉癥丸、以及安定、非那根、慶大霉素、四環(huán)素、土霉素等??梢杂们嗝顾?、頭孢唑啉鈉。


婦科用方

治子宮發(fā)育不良方


當歸30川芎5炒白芍5阿膠15肉桂6巴戟天12黨參30丹皮5干姜6甘草12紫河車2(沖服)水煎服,每日或隔日一劑,連服3——6個月,
主治:子宮發(fā)育不全,久年不孕,初潮推遲,月經(jīng)量少,色淡、身材一般矮小,脈沉細。

安胎飲——防治流產(chǎn)卓效

組成:黨參20克,炙黃芪20克,焦白術12克,炙草3e,阿膠末6克,(烊化)砂仁3克(后下),續(xù)斷10克,黃芩10克,菟絲子10克,桑寄生6克,糯米、苧麻各一撮為引。
    用法
    上藥溫水浸泡一刻,文火煎兩刻后下砂仁,再煎一刻,濾出為頭汁,放涼服下,靜臥休息,切戒房事。二三汁,服、用法同上。
    療效
筆者數(shù)十年來臨床運用本方保胎得心應手,療效可靠。因本方組成符合歷代醫(yī)家關于“安胎”的論述和實踐。

宮頸炎的秘方

砂仁3 蒼術10 知母10椿根皮15土茯苓20黃檗10柳樹根30烏賊骨15白芷10
十天一個療程,治療宮頸炎和一般帶下之癥百發(fā)百中。
這里獻方,我也是我的老祖宗們積一些德吧,反正到我這一代是沒了繼承了。

宮腔粘連方

活血化瘀   通絡助孕
生蒲黃10克    五靈脂12克    生苡仁20克    敗醬草20克    當歸10克     丹參15克
赤芍15克     王不留行15克    益母草20克    莪術10克      柴胡15克      鱉甲30克
桃仁10克     大黃5克
水煎服

盆腔炎治療
1. 在急性或亞急性階段,主要表現(xiàn)為濕熱、濕毒或熱毒證,如發(fā)熱惡寒,帶下黃稠,小腹灼痛,或陰道下血,淋漓不止,舌紅苔黃,脈滑數(shù)。此期直須清熱解毒,利濕止帶。羅氏自擬“盆炎清熱湯”,以蒲公英、敗醬草、金銀花清熱解毒,綿陳、黃柏、梔子、車前清利濕熱,丹皮、桃仁、丹參、延胡等活血化瘀。帶下量多者予“茵陳敗醬湯”,以綿茵陳、敗醬草、銀花藤、黑梔子等清利濕熱,冬瓜仁、薏苡仁、茯苓等利濕止帶。熱甚加青蒿、連翹、紫地??;腑實便秘則加大黃以瀉下熱結。濕熱為患,熱可傷津,濕礙氣機,處理不當,容易損傷氣陰,故清熱毋過苦寒,以免損傷正氣;利濕勿太峻猛,以防耗竭陰津。

2.瘀血內阻者,胞中結塊,或胞絡阻滯,可見少腹疼痛,拒按,經(jīng)色暗紅,有血塊,或帶下量多,色黃或白,質稠,舌暗紅,脈弦。亦有癥狀不明顯,僅有附件包塊或輸卵管阻塞者。治宜行氣活血,佐以散結或通絡??捎秒跸轮痧鰷訙p,或桂枝茯苓丸加味。膈下逐瘀湯以疏肝理氣,活血止痛見長。偏熱者,可去當歸,加丹參;肝氣郁結,乳房脹痛者,加郁金、青皮;胞絡不通,加路路通、穿破石、王不留行;大便不暢者,枳殼改枳實,或加檳榔。桂枝茯苓丸以活血散結為主,可加牡蠣、海藻以咸寒軟堅;莪術、橘核以行氣活血散結;土鱉蟲、九香蟲以活血止痛。

3.若遷延日久,氣虛而兼寒濕者,乃邪去正傷之證??梢娦「估渫?,帶下清稀,面色蒼白,神疲體倦,畏寒肢冷,短氣懶言,口淡納呆,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膩,脈沉細。治宜溫經(jīng)散寒,益氣健脾。可用《金匱》溫經(jīng)湯加減。小腹冷痛較甚,去丹皮、阿膠,加艾葉、破故紙;帶下量多清稀,去丹皮、麥冬,加白芷、白術、茯苓;納呆者,加佛手、藿香。

卵巢囊腫(炎性)方

敗醬草20克    白花蛇舌草20克    赤芍15克    柴胡15克    當歸15克    丹參20克
莪術10克       二花15克

車前子15克    夏枯草10克     山甲6克   
路路通10克   昆布15克                 甘草6克
清熱解毒    活血化癥  

中藥清宮方

處方:歸尾10、川芎8、赤芍15、川牛膝10、紅花10、益母草15、車前子10、敗漿草10、五靈脂10、炒蒲黃10、茜草10、丹參12、甘草6、
主治:藥流不全以及更年期功血淋漓不盡者。
以上單位為克。
此方和西藥藥流配合使用,藥流不全的機會將下降90%。此方是本人結合幾位老前輩的經(jīng)驗所得,已在臨床上應用3年。

產(chǎn)后缺乳效方

基本方:赤小豆30黃芪30——40當歸10炮穿山甲6(研末沖服)
路路通10通草5柴胡3
加減:乳房柔軟、身體乏力加黨參
乳房脹痛加川楝子
腰痛加川斷、菟絲子。每日一劑,水煎分2次口服,連服3——5天。

柴芍圣愈湯 

 組成:柴胡10克,枳殼15克,白芍15克,當歸5克,丹參15克,黨參40克,北芪40克,黃芩15克,郁金15克,甘草5克。
  功能:疏肝解郁,益氣養(yǎng)血。
  主治:婦女月經(jīng)不調,痛經(jīng),閉經(jīng),盆腔炎,卵巢囊腫,輸卵管不完全性阻塞或完全性阻塞,輸卵管一側缺如所致不孕癥
  用法:每日一劑,水煎溫服,每次250毫升
  方解:本方是以中醫(yī)理論為依據(jù),結合自己多年臨床經(jīng)驗,宗張仲景《傷寒論》四逆散及李杲的《蘭室秘藏》圣愈湯加減化裁而成。婦科月經(jīng)不調的病機多為本虛標實,正氣虧虛,不孕癥者不管病程長短,有無癥狀,都系氣機不暢、脈絡受阻、肝失濡養(yǎng)所致。故治療慢性輸卵管炎或輸卵管阻塞時,益氣化瘀可促進血液循環(huán),使瘀祛新生,一般收效滿意。方中以四逆散疏肝理氣,黨參、北芪峻補元氣,以助運血之功,使氣旺而血益行,瘀祛而不傷正,達到氣血雙補、開郁通經(jīng)的目的?! ∨R床應用:喻氏主張婦女月經(jīng)病,特別是不孕癥,無論是氣滯還是氣虛、血瘀,均以疏肝理氣,益氣養(yǎng)血為主。應用此法治療越早,預后越好。加減應用:行經(jīng)淋漓不盡去丹參加田七5克、生地15克,痛經(jīng)加廣木香5克;肥胖者加萊菔子15克;腰痛加杜仲15克,巴戟15克;帶下如水樣者加鹿角霜15克,或蜂房15克。北芪、黨參補氣治其本,量不宜輕;活血藥量不宜重。

治功能性子宮出血


黃芪25太子參20白術15茯苓15益母草
15丹參10白芍10大棗10枸杞10熟地10
五味子5甘草3
水煎服,每日一劑,于經(jīng)來第一天開始服用,經(jīng)凈為止。連續(xù)服三個月經(jīng)周期。加減:
氣虛加重參芪用量;經(jīng)量特多加炒蒲黃、地榆炭
血熱加丹皮、梔子炭
氣郁加香附
貧血加阿膠、首烏
主治:功能性子宮出血、經(jīng)期紊亂、面黃肌瘦、怠倦乏力。

崩漏證方

茜根湯
桑寄15
白芍15
茜根15
海螵蛸20
女貞子15
旱蓮草15
芥穗炭10
棕櫚炭10 阿膠15(煬化)
生地20
麥冬15
主要用于婦女月經(jīng).惡露淋漓不盡,辨證屬于腎陰不足之證.止血效果良好.


張XX,女,25歲。1999年4月20日診,診前順產(chǎn)一女孩,產(chǎn)時出血過多,產(chǎn)后食欲不振,隨之出現(xiàn)心悸氣短,微惡風,一身疼痛不可忍,舌淡白,脈浮大而虛。證為氣血虧虛所致,藥用:黃芪120當歸頭40三七(雞油炸)20秦艽15。水煎服。服藥1劑后疼痛即去八九,二診后疼痛全消,后以歸脾湯加砂仁、白蔻善后。

治男性更年期綜合征方


鹿角膠10
紫河車10
肉蓯蓉15黨參15茯苓15半夏10
鉤藤30
車前子15

  (烊化)  (沖服)                                                  (后下)   (包煎)
枸杞15
巴戟天20
茵陳15淫羊霍25生地30桑椹子15炙甘草15
每日一劑水煎服,30天為一療程。
加減:1、伴幻聽、多疑、加生龍骨18生牡蠣18鮮竹瀝30(沖服)

2、病程逾年加地鱉蟲10水蛭9烏雞白鳳丸2丸
主治:男性更年期綜合征癥見性情急躁、夜間潮熱、汗出、夢多、頭暈、失眠、健忘、陽痿、早泄等,一般治療2——3個療程見效

治婦女更年期綜合征


菟絲子30熟地30桑寄生10當歸10川斷10阿膠10
五味子10白術10茯苓10陳皮10
水煎服,每日一劑,10天為一療程
主治:婦女更年期綜合征。經(jīng)期紊亂,頭暈、心悸、耳鳴、眠差、舌淡、脈細弱。

中藥治療更年期綜合癥

對于更年期綜合癥的婦女,只要出現(xiàn)自己感覺陣發(fā)性發(fā)熱(不一定是用體溫計能測出來),然后伴隨著汗出,導師必用下面這個方(柴胡桂枝湯加減):桂枝15 白芍15 柴胡20 黃芩12
法半夏12 合歡皮15 炒棗仁12 百合9 香附9 生地12 炒麥芽12 炙甘草6。經(jīng)過長期的臨床觀察,取得很好的療效,一般三劑就能改善發(fā)熱、汗出的癥狀,剩下的就要根據(jù)患者的證候表現(xiàn)靈活加減了。

眼科

主治傳染性紅眼病方



處方:川連15克、當歸l 5克、赤芍15克、大青葉30克、雙花30克、菊花15克、石膏30克。
    用法:上藥置臉盆內,加水2000毫升,煎煮30分鐘。先熏后洗,日2次。
    禁忌;辛辣、魚蝦、酒酪等食物。
按語:本方清熱解毒、活血化瘀,對傳染性紅眼病療效良好
電光性眼炎治療


利多卡因加抗菌素眼藥水,滴眼效果非常好.


皮膚科

黃褐斑

驗方一

組成:  熟地10克  山萸肉10克  山藥10克  澤瀉10克  茯苓10克  丹皮10克  旱蓮草15克  女貞子15克  白芍10克  赤芍10克  丹參10克  雞血藤15克  陳皮10克

功用:  滋陰補腎,調和氣血。

主治:  黃褐斑,癥見淡褐色或淡黑色斑疹,形狀不規(guī)則,或呈蝶翼狀,對稱分布于顴、額、鼻等顏面皮膚,局部皮損常無自覺癥狀,部分患者伴胸脅脹痛,性情急躁,睡眠較差,多見于中年婦女并常伴月經(jīng)不調,舌淡紅,苔薄白,脈弦滑或微滑。

加減:  胸脅脹痛加柴胡、香附;心煩夢多者加炒棗仁、柏子仁、首烏藤;月經(jīng)不調加益母草。

驗方二

組成:  熟地18克  山藥20克  茯苓15克  澤瀉15克  黃柏12克  菊花12克  牡丹皮9克  山萸肉9克  枸杞子9克  陳皮9克

功用:  滋補肝腎,滋陰瀉火。

主治:  黃褐斑。

加減:  兼血虛者加制首烏15克;兼血瘀者加雞血藤20克,紅花12克;伴失眠者加夜交藤30克,合歡花15克。

驗方三


組成:  當歸10克  川芎10克  赤芍10克  生熟地各15克  白芷10克  女貞子15克  紫草10克

制用法:  每天1劑,煎2遍和勻,早晚分服。連服1~2個月。

功用:  養(yǎng)血活血,祛風消斑。

主治:  婦女面部黃褐斑,古稱黧黑斑者,或兼月經(jīng)失調,肝腎陰虛者。

方解:  當歸、川芎、赤芍養(yǎng)血活血;生熟地、女貞子滋養(yǎng)肝腎;白芷、紫草祛風涼血消斑。

加減:  月經(jīng)量少或過期不行,少腹脹痛者加制香附10克,紅花10克,以理氣活血  

公開我治療過敏性紫癜的秘方!療效百分之百。

萬氏消癜方:

黃芪20
黨參20
白芍10
當歸10
茯苓12
熟地20
白術10
防風10
生甘草40生地榆25

五劑水煎服每次加服茶花牌云南白藥半瓶,每日兩次。五劑服完,全部癥狀消逝,但為了防止復發(fā),可以再加服五劑。后五劑云南白藥減半。

老漢我半生用此方治療紫癜不計其數(shù),效如桴鼓。對方理不明的同行,
帶狀皰疹后遺神經(jīng)疼的治療

我大部分時間都花費在臨床上,平時學習和積累了一些治療經(jīng)驗,很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大家是否在臨床上對帶狀皰疹后遺神經(jīng)疼很頭疼,現(xiàn)在我來向大家介紹我的治療方法,相信一定對你的臨床有幫助。普魯卡因240mg加入生理鹽水或5%的糖水中靜滴,qd*10d,潘生丁50mg,tid,雷公藤多甙20mg,tid,多慮平25mg,tid。患者應該從第二天或第三天疼痛的次數(shù)減少,疼痛的時間縮短,一周后,或偶爾疼痛一次,逐漸疼痛癥狀完全消失。我們臨床上也有用卡馬西平,0.1,Bid,加雷公藤多甙20mg,tid,多慮平25mg,tid??R西平的劑量一般是0.1~0.2 q.i.d(逐漸加量) 。

雞眼中醫(yī)藥治療

雞眼,本是小疾,但其疼痛也惱人,無意之中觸碰到了,鉆心的疼,就地取材用刀剪自己割除之的大有人在,招致其他感染也在所不惜?,F(xiàn)在的治療方法很多,有貼雞眼膏的,有手術的,有用注射的,有火針的,不一而足,雖治好不少,但讓人畏懼。中醫(yī)治療知道的人很多,可實際運用的很少,故有必要提醒一下大家。
        我收集了近一年來治過的病例,有37人,均用同一方法治療,效果相當突出,全部治愈,發(fā)于此與大家分享。
        取烏梅一枚,水泡30分鐘,取出,用潮布包8小時,打開用小刀削下一小片烏梅肉,覆蓋于雞眼之上,膠布固定,一次/日,換藥時用刀削去突出的死肉再貼,一般一周左右即可連根拔除,根深的適當延長時間。治愈后同一位置一般不會再發(fā)。
        典型病例:某男,60歲,農(nóng)民,足底多發(fā)性雞眼,曾用過雞眼膏幾百貼,手術切除過兩次,還用過硝酸銀、生石灰等,來診時左足14處,右足19處張了雞眼,足不敢任地,墊了4層地毯剪的鞋墊,有幾處他自己用刀削得太深了還有血跡,我稱了半斤烏梅給他,囑其分五次泡透后把肉全剝下來,放入研臼中搗爛攤在布上,貼于雙足底,穿上襪子,換藥時洗凈并剪除死肉。一周后來診,已穿著一雙解放鞋,未墊鞋墊,不疼了,打開看時因足底染成了褐黑色,不好確定是否好了,于是又開了半斤,囑其隔日一次。一個月后隨訪,已痊愈。距今又有半年多了,未再有新生的雞眼了。
       這很能突出簡、驗、便、廉的中醫(yī)特色,患者也無痛苦。學中醫(yī)的可能無人不知此法,但用的人很少,下次試一下,有效了發(fā)帖于此,也好共同驗證。

老年性皮膚搔癢四物消風湯效果顯著


好發(fā)于冬春季節(jié),主要表現(xiàn)為軀干及下肢皮膚陣發(fā)性的搔癢,往往在睡前,睡醒,脫衣時突然發(fā)癢,嚴重者可引起失眠,煩躁,精神不振等痛苦,病程較長,皮膚色暗淡,苔癬樣改變等。中醫(yī)認為老年人年邁體弱,肝腎虧虛,組織器官功能衰退,氣血不足,血燥生風致癢,我臨床好用《醫(yī)宗金鑒》里的四物消風飲加味:
生地20克 當歸15克 荊芥12克 赤勺15克 柴胡12克 白鮮皮20克 蟬蛻12克 薄荷10克 地龍30克 烏蛇20克 甘草5克  水煎服  每日一劑

中藥治療牙痛

處方:大生地15克、生石膏30克、荊芥10克、防風15克、青皮10克、生甘草5克、丹皮15克。
    加減法;上正4牙痛屬于心經(jīng),加川連15克、寸冬20克。上左3牙痛屆胃經(jīng)加白芷、川芎各9克。上左盡牙痛屬膽經(jīng).加膽草12克、羌活9克。上右3牙痛屬命門,加當歸10克、羌活9克。上右盡牙痛屬大腸,加川軍10克、枳殼10克。下正4牙痛屬腎經(jīng),加黃柏12克、知母10克。下左3牙痛屬脾經(jīng),加白術10克、白芍12克。下左盡牙痛屬肝經(jīng),加柴胡10克、梔子12克。下右3牙痛屬小腸經(jīng),加木通13克、車前子13克。下右盡牙痛屬肺經(jīng).加黃芩10克、桑白皮l 2克。
    用法;水煎,日1劑,分2次服。
    禁忌;辛辣、酒酪,魚蝦、羊肉等食物。
    法語:本方無論風火蟲食痛照服即愈,如屬虛火牙痛去生地加熟地黃。經(jīng)臨床應用確有特效。

小兒遺尿用桂枝龍骨牡蠣湯效果好


桂枝加龍骨牡蠣湯對桂枝體質小孩的遺尿有佳效,對其汗多、煩躁、易哭、膽小、好動等癥狀有明顯的效果,且長期服用能改善體質狀況,是桂枝體質孩童安全、可靠的營養(yǎng)保健劑。

咽癢咳嗽

處方:桔梗10、荊芥10、冬花10、百部10、陳皮8、甘草6、蟬蛻6、射干10、生姜3片、防風6、白術10、黃芪15、茯苓20、半夏12
主治:咽癢咳嗽,咯痰不爽,痰稀薄色白.怕冷患者.本人用了幾年,效果很好.
此方是本人總結出來的經(jīng)驗方,希望能加上1分,以示鼓勵哦.

小兒咳嗽——辯癥屬肺炎喘嗽

此方是本地的名醫(yī)張剛的經(jīng)典方.{6歲小兒的用量}
方藥:
炙麻黃4
杏仁6
桑白皮10
蘇子10
陳皮9
枳殼9
生石膏10
茯苓10
桔梗10

          白前9
炒萊菔子10

臨床加減:痰多  加 川貝    天苧黃   熱象 加黃芩  梔子    痙攣性咳地龍8 研末分兩次沖服.
每日一劑 一次約50 ml 連服三劑  均能獲效.

[ 本帖最后由 金鑒 于 2009-10-25 22:52 編輯 ]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