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nóng)歷干支紀年紀月的不同交接點歷算結(jié)果分析對比
2010年2月5日
現(xiàn)在各種農(nóng)歷書和網(wǎng)上萬年歷版本很多,據(jù)此推算干支年紀月紀和四柱八字,稍作深究者都會發(fā)現(xiàn)問題,眾口一詞:到底以誰為準? 這的確是一個很讓人頭痛的問題。建國以來,國家人大常委會好象從沒有討論過歷法,沒有統(tǒng)一的歷法標準,人們也就莫衷一是。 常有人來電來函或網(wǎng)上聊天談及此事,對此我用一兩句話實在回答不清楚,故在此作個詳細分析,以統(tǒng)一作答。
計算用干支紀農(nóng)歷年和月有兩種起算點: 一種是:按節(jié)氣即按立春日前后作為交接點,立春前計算為前一年干支,立春后計為新一年干支。參看《按節(jié)令作起點萬年歷》 一種是按農(nóng)歷年頭年尾作為交接點.即農(nóng)歷除夕之前為前一年干支,春節(jié)即正月初一起為新一年干支。《按農(nóng)歷年月頭作起點萬年歷》 還有一種綜合歷算法:年以立春日作為交接日,月農(nóng)歷月頭尾作為交接日。此算法折衷,此處不作研究。參看綜合歷算萬年歷。 兩種不同的起算點計算出的自然是兩種不同的結(jié)果,而不同的結(jié)果肯定會影響干支紀年和月的準確性。 兩種不同的起算點計算出的結(jié)果,只會出現(xiàn)年月的結(jié)果不同,而不會影響干支紀日和紀時的準確性。
為了表述方便、明晰、且不拗口,我們先確定兩個簡稱: 1、將節(jié)氣立春作為年的交接日、各節(jié)氣作為月交接起算點的計算方法稱之為“節(jié)令法”。 2、將以農(nóng)歷年月頭尾作為年月交接起算點的計算方法,稱之為“頭尾法”。
現(xiàn)以2009年(已丑年)和2010年(庚寅年)的干支紀年月列表以作詳細分析說明:
一、了解正月建寅及月干支的歷算方法: 確定農(nóng)歷月紀稱之為“建月”,即以北斗星斗柄指向確定相對應(yīng)的地支月。以正月為寅,曰“建寅”。 干支表征農(nóng)歷月份的天干是十天干;地支是:正月建寅,寅起丑止,固定不變。 以十天干與正月建寅的十二地支相配,生成如下五種類型表征農(nóng)歷干支月份:
農(nóng)歷月份 |
正月建寅 |
干支表征農(nóng)歷月份的五種類型 |
正月 |
寅 |
丙寅 |
戊寅 |
庚寅 |
壬寅 |
甲寅 |
二月 |
卯 |
丁卯 |
已卯 |
辛卯 |
癸卯 |
乙卯 |
三月 |
辰 |
戊辰 |
庚辰 |
壬辰 |
甲辰 |
丙辰 |
四月 |
巳 |
已巳 |
辛巳 |
癸巳 |
乙巳 |
丁巳 |
五月 |
午 |
庚午 |
壬午 |
甲午 |
丙午 |
戊午 |
六月 |
未 |
辛未 |
癸未 |
乙未 |
丁未 |
已未 |
七月 |
申 |
壬申 |
甲申 |
丙申 |
戊申 |
庚申 |
八月 |
酉 |
癸酉 |
乙酉 |
丁酉 |
已酉 |
辛酉 |
九月 |
戌 |
甲戌 |
丙戌 |
戊戌 |
庚戌 |
壬戌 |
十月 |
亥 |
乙亥 |
丁亥 |
已亥 |
辛亥 |
癸亥 |
十一月 |
子 |
甲子 |
丙子 |
戊子 |
庚子 |
壬子 |
十二月 |
丑 |
乙丑 |
丁丑 |
己丑 |
辛丑 |
癸丑 |
二、按“頭尾法”計算建寅月及各月干支 按“頭尾法”計算新一年的起算點、采用正月建寅法確定已丑年和庚寅年各月的干支如下(舉例:閏年、平年各一):
公元2009年對應(yīng)的農(nóng)歷年是已丑年,已丑年各月干支: |
公元2010年對應(yīng)的農(nóng)歷年是庚寅年,庚寅年各月干支: |
農(nóng)歷月 |
建寅月干支 |
月起止日期 |
天數(shù) |
農(nóng)歷月 |
建寅月干支 |
月起止日期 |
天數(shù) |
正月 |
丙寅 |
初一 |
三十日 |
30 |
正月 |
戊寅 |
初一 |
三十日 |
30 |
二月 |
丁卯 |
初一 |
二十九日 |
29 |
二月 |
已卯 |
初一 |
二十九日 |
29 |
三月 |
戊辰 |
初一 |
三十日 |
30 |
三月 |
庚辰 |
初一 |
三十日 |
30 |
四月 |
已巳 |
初一 |
二十九日 |
29 |
四月 |
辛巳 |
初一 |
二十九日 |
29 |
五月 |
庚午 |
初一 |
三十日 |
30 |
五月 |
壬午 |
初一 |
三十日 |
30 |
閏五月 |
庚午 |
初一 |
二十九日 |
29 |
六月 |
癸未 |
初一 |
二十九日 |
29 |
六月 |
辛未 |
初一 |
二十九日 |
29 |
七月 |
甲申 |
初一 |
二十九日 |
29 |
七月 |
壬申 |
初一 |
二十九日 |
29 |
八月 |
乙酉 |
初一 |
三十日 |
30 |
八月 |
癸酉 |
初一 |
三十日 |
30 |
九月 |
丙戌 |
初一 |
二十九日 |
29 |
九月 |
甲戌 |
初一 |
二十九日 |
29 |
十月 |
丁亥 |
初一 |
三十日 |
30 |
十月 |
乙亥 |
初一 |
三十日 |
30 |
十一月 |
戊子 |
初一 |
二十九日 |
29 |
十一月 |
丙子 |
初一 |
二十九日 |
29 |
十二月 |
己丑 |
初一 |
三十日 |
30 |
十二月 |
丁丑 |
初一 |
三十日 |
30 |
庚寅年十二個月總天數(shù) |
354 |
已丑年十三個月總天數(shù) |
383 |
|
|
|
|
|
從當月初一起至月末日止是一個完整的干支月。以年月頭尾為起算點計算的月干支其月頭至月尾為同一干支, 閏月干支與前月干支同。上表中已丑年閏五月有十三個月計383天,庚寅年十二個月354天。
三、“節(jié)令法”與二十四節(jié)氣密切相關(guān) “節(jié)令法”是以二十四節(jié)的立春作為前后兩年的起算點,以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節(jié)氣”作為每個月的起算點:
二十四節(jié)氣分為節(jié)氣和中氣 |
節(jié)氣 |
中氣 |
立春 |
雨水 |
驚蟄 |
春分 |
清明 |
谷雨 |
立夏 |
小滿 |
芒種 |
夏至 |
小暑 |
大暑 |
立秋 |
處暑 |
白露 |
秋分 |
寒露 |
霜降 |
立冬 |
小雪 |
大雪 |
冬至 |
小寒 |
大寒 |
因農(nóng)歷會出現(xiàn)閏月,歷法規(guī)定沒有中氣的月份為閏月,閏月干支與前月干支同。
四、按“節(jié)令法”和“頭尾法”計算的兩種不同結(jié)果分析 (一)下列戊子年與已丑年(2009年)兩種不同交接起算點前后日期的計算結(jié)果:
特殊時段日期與節(jié)氣節(jié)日 |
年干支因交接方式不同而出現(xiàn)差異 |
農(nóng)歷月份 |
月干支因交接方式不同而出現(xiàn)差異 |
日和時辰干支不會發(fā)生變化 |
公歷年 |
節(jié)氣節(jié)日 |
按節(jié)令 |
按年頭尾 |
農(nóng)歷月 |
按節(jié)令 |
按月頭尾 |
農(nóng)歷日 |
日干支 |
2009-1-23 |
|
戊子 |
戊子 |
十二月 |
乙丑 |
乙丑 |
二十八 |
戊辰 |
2009-1-24 |
|
戊子 |
戊子 |
十二月 |
乙丑 |
乙丑 |
二十九 |
已巳 |
2009-1-25 |
除夕 |
戊子 |
戊子 |
十二月 |
乙丑 |
乙丑 |
三十 |
庚午 |
2009-1-26 |
春節(jié) |
戊子 |
已丑 |
正月 |
乙丑 |
丙寅 |
初一 |
辛未 |
2009-1-27 |
|
戊子 |
已丑 |
正月 |
乙丑 |
丙寅 |
初二 |
壬申 |
2009-1-28 |
|
戊子 |
已丑 |
正月 |
乙丑 |
丙寅 |
初三 |
癸酉 |
2009-1-29 |
|
戊子 |
已丑 |
正月 |
乙丑 |
丙寅 |
初四 |
甲戌 |
2009-1-30 |
|
戊子 |
已丑 |
正月 |
乙丑 |
丙寅 |
初五 |
乙亥 |
2009-1-31 |
|
戊子 |
已丑 |
正月 |
乙丑 |
丙寅 |
初六 |
丙子 |
2009-2-1 |
|
戊子 |
已丑 |
正月 |
乙丑 |
丙寅 |
初七 |
丁丑 |
2009-2-2 |
|
戊子 |
已丑 |
正月 |
乙丑 |
丙寅 |
初八 |
戊寅 |
2009-2-3 |
|
戊子 |
已丑 |
正月 |
乙丑 |
丙寅 |
初九 |
已卯 |
2009-2-4 |
立春 |
己丑 |
已丑 |
正月 |
丙寅 |
丙寅 |
初十 |
庚辰 |
2009-2-5 |
|
己丑 |
已丑 |
正月 |
丙寅 |
丙寅 |
十一 |
辛巳 |
2009-2-6 |
|
己丑 |
已丑 |
正月 |
丙寅 |
丙寅 |
十二 |
壬午 |
2009-2-7 |
|
己丑 |
已丑 |
正月 |
丙寅 |
丙寅 |
十三 |
癸未 |
上表中按“節(jié)令法”和“頭尾法”計算結(jié)果分析: 2009年2月4日立春,立春前的公歷2月3日即農(nóng)歷正月初九日前是戊子年,立春日起為已丑年。 本應(yīng)在除夕日止的前一年戊子年向后延續(xù)到立春前一日止,戊子年向后延續(xù)了九天。 農(nóng)歷月干支按“頭尾法”歷算的乙丑月干支至臘月三十除夕日止,而按“節(jié)令法”交接的乙丑月干支卻向后延續(xù)九天至立春前日止。 結(jié)論:立春之前至春節(jié)之后這段時間用兩種方式計算的年月干支不同,只有日和時辰干支不會變化,因此四柱八字之中會有兩柱即年柱和月柱會完全不同。
(二)下列已丑年與庚寅年(2010年)兩種不同交接起算點前后日期的計算結(jié)果:
特殊時段日期與節(jié)氣節(jié)日 |
年干支因交接方式不同而出現(xiàn)差異 |
農(nóng)歷月份 |
月干支因交接方式不同而出現(xiàn)差異 |
日和時辰干支不會發(fā)生變化 |
公歷年 |
節(jié)氣節(jié)日 |
按節(jié)令 |
按年頭尾 |
農(nóng)歷月 |
按節(jié)令 |
按月頭尾 |
農(nóng)歷日 |
日干支 |
2010-2-1 |
|
已丑 |
已丑 |
十二月 |
丁丑 |
丁丑 |
十八 |
壬午 |
2010-2-2 |
|
已丑 |
已丑 |
十二月 |
丁丑 |
丁丑 |
十九 |
癸未 |
2010-2-3 |
|
已丑 |
已丑 |
十二月 |
丁丑 |
丁丑 |
二十 |
甲申 |
2010-2-4 |
立春 |
庚寅 |
已丑 |
十二月 |
戊寅 |
丁丑 |
二十一 |
乙酉 |
2010-2-5 |
|
庚寅 |
已丑 |
十二月 |
戊寅 |
丁丑 |
二十二 |
丙戌 |
2010-2-6 |
|
庚寅 |
已丑 |
十二月 |
戊寅 |
丁丑 |
二十三 |
丁亥 |
2010-2-7 |
|
庚寅 |
已丑 |
十二月 |
戊寅 |
丁丑 |
二十四 |
戊子 |
2010-2-8 |
|
庚寅 |
已丑 |
十二月 |
戊寅 |
丁丑 |
二十五 |
已丑 |
2010-2-9 |
|
庚寅 |
已丑 |
十二月 |
戊寅 |
丁丑 |
二十六 |
庚寅 |
2010-2-10 |
|
庚寅 |
已丑 |
十二月 |
戊寅 |
丁丑 |
二十七 |
辛卯 |
2010-2-11 |
|
庚寅 |
已丑 |
十二月 |
戊寅 |
丁丑 |
二十八 |
壬辰 |
2010-2-12 |
|
庚寅 |
已丑 |
十二月 |
戊寅 |
丁丑 |
二十九 |
癸已 |
2010-2-13 |
除夕 |
庚寅 |
已丑 |
十二月 |
戊寅 |
丁丑 |
三十 |
甲午 |
2010-2-14 |
春節(jié) |
庚寅 |
庚寅 |
正月 |
戊寅 |
戊寅 |
初一 |
乙未 |
2010-2-15 |
|
庚寅 |
庚寅 |
正月 |
戊寅 |
戊寅 |
初二 |
丙申 |
2010-2-16 |
|
庚寅 |
庚寅 |
正月 |
戊寅 |
戊寅 |
初三 |
丁酉 |
上表中按“節(jié)令法”和“頭尾法”計算結(jié)果分析: 2010年2月4日立春,立春前的公歷2月3日即農(nóng)歷十二月二十日前是已丑年,立春日起為庚寅年。 本應(yīng)在除夕日止的前一年已丑年提前到立春前一日即臘月二十日終止,庚寅年提前了十天。 農(nóng)歷月干支按年月頭尾起算的丁丑月干支亦于臘月二十日止,與干支年一樣提前十天進入了戊寅月。 結(jié)論:立春之后至春節(jié)之前這段時間用兩種方式計算的年月干支不同,只有日和時辰干支不會變化,因此四柱八字之中會有兩柱即年柱和月柱會完全不同。
(三)上述兩種計算結(jié)果的異同: “頭尾法”以農(nóng)歷的除夕春節(jié)為交接點,計算結(jié)果表征的是一個完整的干支年:從農(nóng)歷正月初一起到臘月底的除夕日止。 “節(jié)令法”以立春為起算點,計算結(jié)果表征的不是一個完整的農(nóng)歷干支年,表征的年月干支與農(nóng)歷年月相比出現(xiàn)提前或后延差異。 兩種計算法結(jié)果年紀不同的時段:不管是農(nóng)歷平年還是閏年,均表現(xiàn)在年頭年尾春節(jié)與立春日這一時段。 兩種計算法結(jié)果月紀相同的時段:每月初一與每月下一個月的節(jié)氣前一日時段。其他時段兩種計算方法的計算結(jié)果不相同。 兩種起算點計算出的月干支相同時段示意表(相同者為下表黃色區(qū)域):
公歷 |
節(jié)氣/節(jié)日 |
農(nóng)歷月 |
節(jié)令法 |
頭尾法 |
農(nóng)歷日 |
日干支 |
月干支 |
月干支 |
2010-2-1 |
|
十二月 |
丁丑 |
丁丑 |
十八 |
壬午 |
2010-2-2 |
|
十二月 |
丁丑 |
丁丑 |
十九 |
癸未 |
2010-2-3 |
|
十二月 |
丁丑 |
丁丑 |
二十 |
甲申 |
2010-2-4 |
立春 |
十二月 |
戊寅 |
丁丑 |
二十一 |
乙酉 |
2010-2-5 |
|
十二月 |
戊寅 |
丁丑 |
二十二 |
丙戌 |
2010-2-6 |
|
十二月 |
戊寅 |
丁丑 |
二十三 |
丁亥 |
2010-2-7 |
|
十二月 |
戊寅 |
丁丑 |
二十四 |
戊子 |
2010-2-8 |
|
十二月 |
戊寅 |
丁丑 |
二十五 |
己丑 |
2010-2-9 |
|
十二月 |
戊寅 |
丁丑 |
二十六 |
庚寅 |
2010-2-10 |
|
十二月 |
戊寅 |
丁丑 |
二十七 |
辛卯 |
2010-2-11 |
|
十二月 |
戊寅 |
丁丑 |
二十八 |
壬辰 |
2010-2-12 |
|
十二月 |
戊寅 |
丁丑 |
二十九 |
癸巳 |
2010-2-13 |
|
十二月 |
戊寅 |
丁丑 |
三十 |
甲午 |
2010-2-14 |
春節(jié) |
一月 |
戊寅 |
戊寅 |
初一 |
乙未 |
2010-2-15 |
|
一月 |
戊寅 |
戊寅 |
初二 |
丙申 |
2010-2-16 |
|
一月 |
戊寅 |
戊寅 |
初三 |
丁酉 |
2010-2-17 |
|
一月 |
戊寅 |
戊寅 |
初四 |
戊戌 |
2010-2-18 |
|
一月 |
戊寅 |
戊寅 |
初五 |
已亥 |
2010-2-19 |
|
一月 |
戊寅 |
戊寅 |
初六 |
庚子 |
2010-2-20 |
|
一月 |
戊寅 |
戊寅 |
初七 |
辛丑 |
2010-2-21 |
|
一月 |
戊寅 |
戊寅 |
初八 |
壬寅 |
2010-2-22 |
|
一月 |
戊寅 |
戊寅 |
初九 |
癸卯 |
2010-2-23 |
|
一月 |
戊寅 |
戊寅 |
初十 |
甲辰 |
2010-2-24 |
|
一月 |
戊寅 |
戊寅 |
十一 |
乙巳 |
2010-2-25 |
|
一月 |
戊寅 |
戊寅 |
十二 |
丙午 |
2010-2-26 |
|
一月 |
戊寅 |
戊寅 |
十三 |
丁未 |
2010-2-27 |
|
一月 |
戊寅 |
戊寅 |
十四 |
戊申 |
2010-2-28 |
|
一月 |
戊寅 |
戊寅 |
十五 |
已酉 |
2010-3-1 |
|
一月 |
戊寅 |
戊寅 |
十六 |
庚戌 |
2010-3-2 |
|
一月 |
戊寅 |
戊寅 |
十七 |
辛亥 |
2010-3-3 |
|
一月 |
戊寅 |
戊寅 |
十八 |
壬子 |
2010-3-4 |
|
一月 |
戊寅 |
戊寅 |
十九 |
癸丑 |
2010-3-5 |
|
一月 |
戊寅 |
戊寅 |
二十 |
甲寅 |
2010-3-6 |
驚蟄 |
一月 |
已卯 |
戊寅 |
二十一 |
乙卯 |
2010-3-7 |
|
一月 |
已卯 |
戊寅 |
二十二 |
丙辰 |
2010-3-8 |
|
一月 |
已卯 |
戊寅 |
二十三 |
丁巳 |
2010-3-9 |
|
一月 |
已卯 |
戊寅 |
二十四 |
戊午 |
2010-3-10 |
|
一月 |
已卯 |
戊寅 |
二十五 |
已未 |
2010-3-11 |
|
一月 |
已卯 |
戊寅 |
二十六 |
庚申 |
?。ㄋ模┌搭^尾法歷算干支紀年月可與農(nóng)歷年月同步
公歷年月日 |
陰歷年月日 |
年月日干支 |
年干支 |
月干支 |
2008年2月7日 |
戊子年正月初一(春節(jié)) |
戊子/甲寅/丁丑 |
戊子年 |
寅起丑止 |
2009年1月25日 |
戊子年臘月三十(除夕) |
戊子/乙丑/庚午 |
2009年1月26日 |
已丑年正月初一(春節(jié)) |
已丑/丙寅/辛未 |
已丑年 |
寅起丑止 |
2010年2月13日 |
已丑年臘月三十(除夕) |
已丑/丁丑/甲午 |
2010年2月14日 |
庚寅年正月初一(春節(jié)) |
庚寅/戊寅/乙未 |
庚寅年 |
寅起丑止 |
2011年2月2日 |
庚寅年臘月三十(除夕) |
庚寅/已丑/戊子 |
2011年2月3日 |
辛卯年正月初一(春節(jié)) |
辛卯/庚寅/已丑 |
辛卯年 |
寅起丑止 |
2012年1月22日 |
辛卯年臘月二十九(除夕) |
辛卯/辛丑/壬午 |
?。ㄎ澹┌垂?jié)令法歷算干支紀年月與陰歷年月錯位,且有的年份無法以干支表紀
公歷年月日 |
立春前后 |
年月日干支 |
春節(jié) |
農(nóng)歷年月日 |
2008年2月3日 |
立春前 |
丁亥/癸丑/癸酉 |
|
丁亥年臘月二十七 |
2008年2月4日 |
立春 |
戊子/甲寅/甲戌 |
|
丁亥年臘月二十八 |
2008年2月7日 |
|
戊子/甲寅/丁丑 |
2008年春節(jié) |
戊子年正月初一 |
2009年1月26日 |
|
已丑/丙寅/辛未 |
2009年春節(jié) |
已丑年正月初一 |
2009年2月3日 |
立春前 |
戊子/乙丑/已卯 |
|
戊子年正月初九 |
2009年2月4日 |
立春 |
已丑/丙寅/庚辰 |
|
戊子年正月初十 |
2010年2月3日 |
立春前 |
已丑/丁丑/甲申 |
|
已丑年臘月二十 |
2010年2月4日 |
立春 |
庚寅/戊寅/乙酉 |
|
已丑年臘月二十一 |
2010年2月14日 |
|
庚寅/戊寅/乙未 |
2010年春節(jié) |
庚寅年正月初一 |
2011年2月3日 |
|
庚寅/已丑/已丑 |
2011年春節(jié) |
庚寅年正月初一 |
2011年2月4日 |
立春前 |
庚寅/已丑/庚寅 |
|
庚寅年正月初二 |
2011年2月5日 |
立春 |
辛卯/庚寅/辛卯 |
|
辛卯年正月初三 |
2012年1月23日 |
|
辛卯/辛丑/癸未 |
2012年春節(jié) |
辛卯年正月初一 |
2012年2月4日 |
立春前 |
辛卯/辛丑/乙未 |
|
辛卯年正月十三 |
2012年2月5日 |
立春 |
壬辰/壬寅/丙申 |
|
壬辰年正月十四 |
上表所列2010年春節(jié)和2011年春節(jié),用干支紀年同為庚寅年,農(nóng)歷正月初一同為“庚寅年正月初一”,兩個不同的農(nóng)歷年度出現(xiàn)并使用同一干支,這是節(jié)令法的最大弊端!究其原因:節(jié)令法不能調(diào)節(jié)農(nóng)歷閏月與公歷的年月日差。2009年已丑年閏五月、2012年壬辰年閏四月,中間的2010年庚寅年、2011年辛卯年兩年無閏,年度只有353天-354天,比公歷365天少了10多天,這樣就造成了兩個不同的農(nóng)歷年度的春節(jié)排列為了同一年干支。
六、兩種不同起算點各有優(yōu)劣,難于統(tǒng)一: 由于農(nóng)歷年的春節(jié)日期對應(yīng)公歷日期是不固定的,“節(jié)令法”以相對固定的立春日作為干支年的起算點明顯優(yōu)于“頭尾法”。 就用干支表征農(nóng)歷年度和月度的完整性而言,“頭尾法”明顯優(yōu)于“節(jié)令法”。 就人們對于農(nóng)歷傳統(tǒng)節(jié)日春節(jié)和春節(jié)即是一年開始的認識而言,“頭尾法”有優(yōu)勢。 就人們對命理學(xué)的研究多于對歷法的研究而言,“頭尾法”又占有絕對優(yōu)勢。
七、面對兩種不同起算點計算結(jié)果的尷尬與無奈 尷尬在于:我在這里說了這么大一長篇,還是不能解決誰是誰非與到底以誰為準的問題。 無奈在于:我們誰也不能解決這個難題,得國家人大常委會組織專家研究解決問題并立法。
用于驗證兩種不同起算點的公歷農(nóng)歷對查萬年歷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