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地處溫帶,春、夏、秋、冬四季分明,沒有季節(jié)都有明顯的氣候、溫度特征。作為變溫動物的魚類,對此會做出相應的反應。春天是大多數(shù)魚類由冬眠復蘇的季節(jié),它們要恢復恢復力,生兒育女,所以覓食也特別勤快。每年的3-5月是我國大多數(shù)地區(qū)垂釣的黃金季節(jié)。但早春時節(jié)天地還較寒冷,水溫尚低,類似初冬,除鯽魚攝食外,鯉、草等魚還處于不食或少食狀態(tài),所以只宜釣鯽魚。適宜垂釣的天氣是晴朗、多云或者連續(xù)多日陰天,以晴天為佳。雨天不宜垂釣,因為此時下雨大多伴隨著寒潮侵襲,氣溫大幅度下降,鯽魚因畏寒而減少游動和攝食,不愛咬鉤,不宜垂釣。清明前后,氣溫緩慢上升,魚類正值產(chǎn)卵前后,產(chǎn)卵前要攝入大量食物,以滿足性腺發(fā)育,適宜垂釣的天氣是多云或陰天,晴天(特別是上午10時以后)反倒不利于垂釣,這是因為此時水表層被太陽曬得叫暖和,多數(shù)魚已浮至水面曬太陽,不食少動;雨天,魚停止游動覓食,也不宜垂釣。谷雨后,天氣已暖和如春,魚產(chǎn)卵基本完畢,紛紛向近岸游動,大量進食,補充產(chǎn)卵排精后的身體所需。適宜垂釣的天氣是晴、多云和陰天,以多元和陰天最好。適宜垂釣的天氣是晴、多云和陰天,以多元和陰天最好。綿雨和狂風暴雨天不利于垂釣,但狂風暴雨后(特別是春季的第一場狂風暴雨)的晴天麗日卻是最好的垂釣時機。暮春是一年中垂釣的第一個黃金季節(jié),此時適宜垂釣的天氣與仲春后期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陰雨天也宜垂釣,如果是晴天,只是上午好釣魚,中午以后就不愛咬鉤了。 到了夏季,初夏的水溫非常適合魚類生存的需要,魚的食欲特別旺盛,晴、多云、陰、雨天都適宜垂釣,以多云和陰雨天最好,無論釣深釣淺,釣近釣遠,都會有好收獲。如果是連續(xù)多日的晴天,垂釣效果就差些。到了盛夏,適宜垂釣的天氣是多云和陰天,特別是久雨后的陰天,更適宜垂釣。在盛夏的酷熱天,如果突然一場短時的暴雨伴隨著冷空氣(風)襲來,空氣隨之十分清新,人感到神清氣爽,此時垂釣,魚很愛咬鉤,垂釣可獲豐收。如在大水域垂釣,還可釣獲意想不到的大魚。但這種天氣很短暫,最多一天半天,垂釣者不可失去此良機。盛夏的烈日天,水溫很高,水中氧氣減少,大氣壓降低,不利于魚的生存,魚類食欲減退,潛入深處遠處避暑去了,這樣的天氣不適宜垂釣。夏天最不適宜垂釣的天氣是陣雨過后,大地仍然熱氣蒸騰,水溫不僅未降,反而更加悶熱,魚感到窒息般難受,懶得游動攝食,垂釣很少獲魚。以上是就釣鯉、鯽等魚而言的。釣草魚的天氣則由所不同。草魚生性喜熱畏寒,夏天是起食欲特別旺盛的時期。在夏天的烈日下,有些魚類少食少動,而草魚卻特別活躍,爭奪飼料(草)而食,所以夏季的晴天時釣草魚的最好天氣和時機。陰天也宜垂釣,但效果差些。不很熱的初夏,如下一天半天大雨(非暴雨)時,天氣變得涼爽,草魚更加興奮活躍,常在較淺水域忙碌覓食,趁雨底釣比晴天浮釣效果還好。這樣的天氣也很短暫,雨停后不久,魚訊就會發(fā)生變化。 秋季是一年中垂釣的第二個黃金季節(jié)。初秋,適宜垂釣的天氣主要是陰天,漁諺說“秋釣蔭”,指的是要求垂釣應具備涼爽了。雨天(特別是綿雨天)更不宜垂釣,因為秋天下的是“涼雨”,而此時的水溫比雨水的溫度高,下雨前形成水體溫度上高下低的較大差異,下雨后,水體的溫度又比水上層高得多,魚便浮在水上層吸氧和休息,不思飲食,所以垂釣效果差。隨著水溫逐漸下降,至中秋時分,垂釣就應該擇多云天或陰天。深秋時,天氣已臨近寒冬,魚類會大量進食,以繼續(xù)脂肪,備越冬之所需。此時的晴天和多云天是適宜垂釣,效果特別好。氣溫未明顯下降的陰天也可垂釣,只是效果差一點。如果既下雨又降溫較多,這種天氣就不宜釣魚。秋季釣草魚的最好天氣仍然是晴天,多云天次之。但因水溫逐漸降低,魚便逐漸向下層轉(zhuǎn)移,應采用半浮或釣底為好。深秋下雨降溫對釣草魚是不利的。 冬季垂釣的魚種主要是鯽魚。適宜垂釣的天氣是晴天和多云天,以晴天為好,漁諺說“冬釣陽”,但也應注意,有些時候卻并非如此。如多日晴朗之后的晴天,表層水溫已趨于緩和,魚的趨暖習性使其游向水上層和淺處,而魚具體在何處則很難尋著,所以垂釣收獲不大。連陰多日氣溫又穩(wěn)定的天氣,垂釣收獲往往并不亞于晴天和多云天。冬天的雨天最不適宜垂釣,因下雨水體更加寒冷,迫使魚少食少動,也別是寒潮侵襲的強降溫的雨天,魚會不食不動,垂釣不會有什么收獲。但是寒潮到來之前卻是垂釣的極好天氣。寒潮來臨前的幾日多是晴朗或多云的天氣,氣溫逐步緩慢升高,當人們感到有些暖意時,這就是寒潮到前一二日的征兆。這時垂釣,魚會頻頻咬鉤,收獲可喜。寒潮入侵期間是很難釣到魚的。強寒潮過后7天左右,弱寒潮過后5天左右,氣溫才能回復到正常水平,方可垂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