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自慰网亚洲一区二区,亚洲一级在线播放毛片,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黄aⅴ永久免费无码,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欧洲wwwww在线观看

分享

火藥桶的邏輯

 溫驢薩 2017-03-25

一個國家、二種文字、三種宗教、四種語言、五個民族、六個共和國、七條國界線。細細體會這串數字背后的暗流涌動,“火藥桶”之名冠以南斯拉夫也算實至名歸了。

本來就不大的國家(比廣西大一點),分裂成了斯洛文尼亞(綠色)、克羅地亞(紅色)、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簡稱“波黑”,兩種灰色代表了兩個政治實體,較深的是穆克聯邦,較淺的是塞族共和國)、塞爾維亞(深藍色)、黑山(黃色)、馬其頓(褐色),當然還有科索沃自治?。\藍色,我國未承認其主權),“非常六加一”的組合。仔細看的話,還會發(fā)現塞爾維亞靠北部還有一條不起眼的白線,線的北面是伏伊伏丁那自治省。

再來看看南斯拉夫各民族分布的今夕對比:

從兩幅圖對比來看,曾經南斯拉夫地區(qū)的民族分布呈現出“大聚居、小雜居”的特點,主要的雜居地區(qū)在波黑。今天的民族分布邊界基本上與各政治實體的邊界吻合,看來各民族之間已經不能坐一起愉快地聊天了。

為什么曾經這里的一場謀殺就能引爆世界大戰(zhàn)?為什么曾經雄踞一方的南斯拉夫會被肢解得如此徹底?為什么曾經一起愉快玩耍的各族人民今天竟有如此不共戴天的民族仇恨?

或許這一切都起因于那一條久遠的分界線吧。


羅馬的分裂

有一個確切的時間,公元395年1月17日,羅馬皇帝狄奧多西臨終前將國土分由兩個兒子繼承,從此帝國分裂東西兩國。狄奧多西一生做了兩件入選歷史教科書的大事,分裂帝國算一個,另一個是將基督教定位了國教。

這條分界線非常平直,但這不是狄奧多西拿著地圖隨手畫出的,這是一條積淀了數百年的分界線,只是狄奧多西大帝給這條線又賦予了政治意義。這條分界線就是羅馬帝國內希臘文明和拉丁文明的分界線。

羅馬帝國統治者雖然講拉丁語,積極推廣拉丁文明,但地中海東部始終不為所動,因為這里的希臘文明更加燦爛輝煌,已經被東地中海周邊各民族普遍認可,而且這里的經濟也比羅馬本部要好很多。相比之下,落后的高盧和伊比利亞半島地區(qū)倒是積極地接受拉丁文明。

不幸的是,這條分界線將巴爾干半島西部的一小塊劃進了西羅馬帝國的范圍,剩下的大部分歸東羅馬帝國所屬。從此巴爾干半島上分界線的東西兩側走向了不同的打怪升級道路。放到當今版圖來看的話,這條線不偏不倚,把前南斯拉夫地區(qū)進行了二等分,撕裂了波黑。


民族大遷徙

日耳曼人的遷徙示意圖,其中綠色表示匈人的入侵路線,紅、籃、紫、黃等各色表示日耳曼各部的遷徙路線

話說當年來自東方的游牧民族匈人入侵歐洲,日耳曼人各部隨之西遷進入西羅馬帝國境內,紛紛建立自己的王國。為了摘掉蠻族的帽子,和羅馬教會勾搭到一起,接受了基督教信仰,跑步進入了封建社會,開啟了中世紀模式。這種拉丁-日耳曼混合體成為了羅馬帝國在西歐的延續(xù)。


當然,匈人由于游牧民族“窮折騰”的自帶屬性,并沒有落地生根。廣大的中東歐地區(qū)成為了暫時的權利真空地帶,落后的斯拉夫人抓住機遇,一心打錢,升級到了部落聯盟階段,不斷發(fā)展壯大并向周圍擴展地盤。

斯拉夫人的遷徙示意圖,綠色箭頭表示斯拉夫人的遷徙路線,紫色箭頭表示阿瓦爾人的入侵路線,紅色箭頭表示保加爾人的遷徙路線

向南擴張的斯拉夫人遭到來自游牧民族阿瓦爾人影響,被迫渡過多瑙河,進入了多山的巴爾干半島。半島北部的迪納拉山脈和巴爾干山脈配合著多瑙河及其支流薩瓦河,就像城墻和護城河一般,保護著君士坦丁堡。

經歷了查士丁尼大瘟疫之后的拜占庭帝國(東羅馬帝國)人口銳減,“城墻”無人看守,斯拉夫人充分發(fā)揚了“遇攻則受遇受則攻”的蠻族精神,死皮賴臉地就是不走了。帝國皇帝萬般無奈只好接受,雖然新來的蠻族拉低了帝國的人類發(fā)展指數,但多少還能做阻擋阿瓦爾人的肉盾。

就這樣,南遷的斯拉夫人在巴爾干半島定居了下來,據說最初有25個部落。由于被阿瓦爾人隔開,與北面的兄弟們斷絕了聯系,走上了具有巴爾干特色的發(fā)展道路,逐漸形成了今天的“南斯拉夫人”。


走向支離破碎

根據地形推斷,東邊的七個部落應當生活在巴爾干山脈以北的多瑙河下游平原地區(qū),北有南喀爾巴阡山阻擋阿瓦爾人的入侵,保證其安全,加之平原地區(qū)交通便利,能夠更早地形成了部落聯盟——“七部落聯盟”。但后來被從平原東北部缺口遷來的一支突厥人——保加爾人所統治,經過長期混血,形成了保加利亞人,并且在與東羅馬帝國的戰(zhàn)爭與和平過程中皈依了東方教會,走進了文明時代。

632年-1396年保加利亞歷代可汗,早期的幾位具有明顯的游牧民族氣質

一千多年以后,南斯拉夫各民族決心建立一個統一國家的時候沒有帶上保加利亞,大概是嫌棄他們混入了突厥基因吧。雖然保加利亞人早已斯拉夫化,而且同樣是南斯拉夫語族,但已經區(qū)別挺大了,大體就像同屬閩南語的泉州話和海南話之間的差異吧,連蒙帶猜能知道個八九不離十。

相比來說,西邊的十幾個部落就沒有形成“大一統”的條件了,迪納拉山脈蜿蜒起伏的地形嚴重阻礙了部落之間的交流,更別提經濟發(fā)展一體化了。各部落在山間適宜居住的各個河谷分散地發(fā)展著。河谷內部小范圍的溝通較方便,三三兩兩之間逐漸形成了部落聯盟。

其中體量較大的幾個河谷打錢更快,逐漸有了國家意識。

斯洛文尼亞建國不久便被查理曼帝國吞并,隨之皈依羅馬教會,并且憑借人畜無害自帶萌萌噠的屬性,在拉丁-日耳曼大家庭里愉快地生活著,顯然沒把自己當外人。

克羅地亞建國后為了進步,主動要求皈依羅馬教會,本想借著較為優(yōu)越的地理條件,做南斯拉夫人的“政治代表”。

在那個信基督教就是文明人的時代里,取代阿瓦爾人的馬扎爾人也皈依了羅馬教會,并且完成了從游牧民族之劍到基督世界之盾的華麗蛻變。在羅馬教廷的默許下,克羅地亞以體面的方式被匈牙利王國所統治。從此,克羅地亞在匈牙利的領導下,兩個國家一起成了拉丁-日耳曼大家庭里看大門的。

塞爾維亞憑借身處寬闊的河谷得以發(fā)展壯大。但是注入了游牧血統的保加利亞人成為當時的一霸,不斷襲擾塞爾維亞。于是塞爾維亞尋求東羅馬帝國的庇護,成為其附庸。當時東羅馬帝國代表著先進生產力的發(fā)展方向,于是塞爾維亞人主動皈依了宣稱正統的東方教會,并且在教會的幫助下有了自己的文字——西里爾字母。與保加利亞一起投身到了拜占庭大家庭。

從地圖可以看出,最先取得發(fā)展的是迪納拉山脈的邊緣較平坦開闊的地區(qū)。處于塞爾維亞和克羅地亞之間的大片山區(qū)發(fā)展緩慢,成為了兩國意識形態(tài)對外輸出的地區(qū)。當然這里也會成為被教會打擊迫害的宗教異端的藏身之地。在幾百年后這里也成立了國家,叫做波斯尼亞,據說他們信奉的就是被視為異端伯格米派。

中世紀時期的南斯拉夫人,由于生活區(qū)域受地形影響沒能形成統一族群,并且由于自身文明程度較低,被臨近文明程度更高的國家征服是注定的結局。于是,迪納拉山脈西北端的斯洛文尼亞和克羅地亞融入進了拉丁-日耳曼世界,而山脈東南端的塞爾維亞、以及更東面的保加利亞深受拜占庭帝國的影響而形成了希臘-斯拉夫世界。山脈腹地的波斯尼亞則成了兩個文明世界進行滲透的區(qū)域。

在中世紀末期,塞爾維亞人脫離了拜占庭統治,走向了獨立富強的道路,一度統治巴爾干半島三分之二的地盤,只差攻下君士坦丁堡,就能無上光榮地成為羅馬帝國的繼承者了。


當然,這一切都要拜土耳其人所賜,如果不是他們在東線牽制拜占庭帝國,哪有他們在人家后院放火的機會??墒窃诎菡纪ケ桓愕嘀螅戎麄兊木褪峭鰢妨?,顯然他們不懂得唇亡齒寒的道理,怎么和宋徽宗一個德行?

相比于斯洛文尼亞、克羅地亞以及山溝溝里的波斯尼亞來說,畢竟他們祖上曾經闊過,這就足以令人興奮了。


基督教的分裂和突厥中興

在蠻族眼里,基督教代表著羅馬帝國,羅馬代就是先進文明,代表著先進生產力的發(fā)展方向,成為羅馬帝國的繼承者是一件逼格很高的事情??墒菛|西羅馬分別帶領著東西蠻族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一個是希臘-斯拉夫混合體,一個是拉丁-日耳曼混合體,怎么能愉快玩耍?

一個是在統一的帝國基礎上,皇帝通過當宗教領袖,搞世俗政權,集大權于一身;一個是羅馬教皇通過宗教權威、壟斷教育,搞中央集權的教會,權利凌駕于封建小國之上,怎么能愉快玩耍?

一個憑借帝國正統的名義,想和羅馬教會搞平起平坐;一個憑借著勾搭日耳曼攫取的無上權利想當基督世界的爹,怎么能愉快玩耍?

彼此看對方越來越不順眼,只能走向決裂。東方教會強調“正統”叫東正教,羅馬教會強調“普世”叫天主教。

從此,天主教的歐洲和東正教的歐洲撕破了臉皮,更不能愉快玩耍了。

將羅馬帝國一分為二的那條東經18°半的分界線,又向北延伸至原來的蠻族區(qū)域。由于匈牙利和西斯拉夫人受到了早一步走進文明社會的日耳曼人的影響,這條線向東偏折。

相對于處在歐亞大陸盡頭的西歐來說,巴爾干半島連接著歐亞兩洲,來自亞洲的草原帝國擴張首先波及于此,君士坦丁堡頑強抵抗了一千年,不愧是續(xù)命小能手,可是強大的土耳其人最終渡過了淺淺的海峽,改變了巴爾干半島乃至整個歐洲的發(fā)展軌跡。

隨著土耳其的擴張被哈布斯堡帝國遏止,波斯尼亞成了帝國的西部邊疆。大批塞爾維亞人或是度過多瑙河進入伏伊伏丁那,或是從波斯尼亞進入布斯堡帝國治下的克羅地亞并且參與戍邊。阿爾巴尼亞人隨之進入了塞爾維亞人撤出的科索沃地區(qū)。

出于鞏固邊疆的需要,土耳其人積極在波斯尼亞進行意識形態(tài)輸出,改信伊斯蘭教保平安,爹不疼娘不愛的伯格米派紛紛改信伊斯蘭教。土耳其軍隊還有一種強制征收東正教徒的孩子經過封閉式培養(yǎng)成士兵的政策,這些人也信仰伊斯蘭教并駐扎在波斯尼亞。從此,伊斯蘭教在波斯尼亞扎下了根。

后來克羅地亞的塞克兩族矛盾、波黑的塞穆兩族矛盾、科索沃塞阿兩族矛盾隨著突厥中興播下了種子。

自11世紀中葉基督教東西方教會分裂,到16世紀初奧斯曼帝國在歐洲的擴張終被遏止,在歐洲大陸形成了一條從波羅的海一直延伸到地中海的縱貫歐洲大陸的文明斷層帶。

斷層帶東面是希臘-斯拉夫的歐洲,他們在阻擋來自東方草原和沙漠民族的侵擾的過程中漸漸凋零,最終難逃被蒙古人和突厥人統治的噩運。

反觀斷層帶西面拉丁-日耳曼的歐洲,在東面希臘-斯拉夫世界的保護下,農業(yè)生產力不斷提高,大量剩余糧食養(yǎng)活了騎士階層,結束北歐海盜們武力掠奪的恐怖時期。為獲取資源,海盜搖身變身商人,于是商業(yè)興起了,城市興起了,市民也興起了,資本主義也萌芽了。

同時,從茍延殘喘的拜占庭帝國逃出來的大批知識分子帶著古希臘古羅馬的經典來到了臨近的意大利,隨后掀起了轟轟烈烈的“文藝復興”。煥發(fā)了青春的西歐,耍開膀子,走向了理性、科學、進步的道路。

如果把東西兩個歐洲比喻成兩個磨盤的話,在基督教分裂之前兩個磨盤是相對靜止的。但隨著草原帝國的勃興、文藝復興以及資本主義的發(fā)展,拉丁-日耳曼這塊磨盤開始產生了相對希臘-斯拉夫這個磨盤的加速轉動,碾壓著縫隙的一切。


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世界大戰(zhàn)

歐洲的貴族是無國界的,各國貴族基本上都沾親帶故,你繼承一下我的王位我繼承一下你的財產,共同欺壓全歐洲的平頭老百姓。

拿破侖輸出的啟蒙運動帶來了自由主義思想,主張?zhí)熨x人權,要求打到貴族,實現自由競爭,需求最迫切的當然是資產階級。他們通過構筑一個想象共同體——民族,聯合其他階級,推翻了無國界貴族這座大山。

民族主義很快淪為了資產階級維護其統治的工具,并促使這些國家進一步升級成帝國主義版本。

奧匈帝國內的斯拉夫人發(fā)現他們不僅沒有被納入到想象共同體當中,反而受到排擠,于是用同樣的方法構筑了一個新的想象共同體,并且幻想和沙俄這樣強大的親戚一起建立屬于自己的國家,泛斯拉夫主義就這樣產生了。

起初沙俄并沒有理睬過什么泛斯拉夫主義,但在克里米亞戰(zhàn)爭后,沙俄被孤立,為了繼續(xù)向巴爾干半島進行擴張,控制土耳其海峽,沙俄斯基們在巴爾干揮舞著泛斯拉夫主義的大旗,極大地鼓舞了祖上曾經闊過的塞爾維亞人抗擊奧斯曼反動統治的熱情。

但沙俄的擴張損害到了奧匈帝國的利益,一是阻礙了奧匈在巴爾干的擴張,二是會形成沙俄對奧匈的三面包圍,三是影響奧匈國內斯拉夫人的情緒穩(wěn)定。所以奧匈帝國積極幫助土耳其鎮(zhèn)壓起義。英、法兩國的利益同樣受到損害,沙俄控制土耳其海峽使兩國的地中海航線安全受到威脅,而且不論是德奧同盟還是沙俄對巴爾干半島的擴張都會影響到英國的“攪屎棍”政策。

柏林會議前后對比,紅色為土耳其

1878年的柏林會議之后,英、法、德、奧、俄各懷鬼胎的帝國主義國家在巴爾干半島達成了均勢。會議承認了塞爾維亞、黑山和羅馬尼亞的獨立,以及保加利亞的自治,波斯尼亞交給了奧匈帝國管理,但是仍然保留了土耳其在巴爾干半島的大片領地,并越俎代庖地劃定了邊界,毫不顧及巴爾干各族人民的感受。就這樣,巴爾干半島交織著列強的多重矛盾和自身的民族矛盾,火藥桶的炸藥算是填好了。

隨著發(fā)展起來的巴爾干諸國需要銷售的商品增多,為了獲取高額利潤,急需對外擴張,奪取新市場。巴爾干諸國結成聯盟向奧斯曼帝國宣戰(zhàn),聲稱要徹底解放仍然受土耳其奴役的本族同胞,大有瓜分巴爾干半島的氣勢,這就是第一次巴爾干戰(zhàn)爭。倒霉的奧斯曼帝國在巴爾干半島只剩下了伊斯坦布爾。這次戰(zhàn)爭保加利亞獲益最大,瞬間牛逼轟轟了。

勝利蛋糕切得不好,就會有矛盾,后來又搞了第二次巴爾干戰(zhàn)爭,這次是塞爾維亞、希臘、羅馬尼亞、土耳其一起圍毆保加利亞。真是亦敵亦友,利益至上啊。據說這次是奧匈挑唆的保加利亞先打的塞爾維亞。

如果說第一次巴爾干戰(zhàn)爭還披著正義外衣的話,第二次巴爾干戰(zhàn)爭絕對是一場小帝國主義國家之間撕破臉皮的狗咬狗了。

第一次巴爾干戰(zhàn)爭之后

第二次巴爾干戰(zhàn)爭之后

經過兩次巴爾干戰(zhàn)爭,巴爾干半島東部的斯拉夫兄弟獲得了解放。此時的大塞爾維亞主義情緒急劇上升,解放西部斯拉夫兄弟建立統一國家的呼聲越來越高,并且得到了奧匈控制的波斯尼亞同胞們的積極響應。坐立不安的奧匈帝國決定肢解塞爾維亞。于是就有了塞爾維亞青年刺殺奧匈帝國皇儲的事件,一戰(zhàn)爆發(fā)了。

最終奧匈帝國戰(zhàn)敗并被肢解,在拉丁-日耳曼大家庭里混了一千多年的斯洛文尼亞和克羅地亞作為戰(zhàn)敗國一方,只好屈身投到了塞爾維亞的懷抱,成立了塞爾維亞-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王國。

從一開始這三個成員國就不對付,塞爾維亞憑著戰(zhàn)勝國的身份想當老大,克羅地亞和斯洛文尼亞感覺三家地位應該是平等的。尤其是克羅地亞,本來也有實力當老大的,可惜政治背景不過關。

很快德國法西斯打過來,斯洛文尼亞和克羅地亞有種娘家人過來解救自己的感覺??肆_地亞翻身當老大的機會來了,于是建立了“偽政權”,而且迫害塞爾維亞人,使兩族結下了仇恨?!皞诬姟痹诘萝姷念I導下與“國軍”、“南共”作戰(zhàn),過程可參考我國抗戰(zhàn)進行腦補。最終,建立“統一戰(zhàn)線”的鐵托趕走了法西斯。可憐的克羅地亞又一次站錯了隊,但令人安慰的是,鐵托是克羅地亞人。

按照斯大林的最初設想,應該是要劃分出個東南斯拉夫和西南斯拉夫的,就像朝鮮、德國之類。不過鐵托是個南斯拉夫民族主義者,在國家利益至上面前,“莫斯科派”的鐵托蛻變成了“延安派”的鐵托,最終統一了南斯拉夫。


矯枉過正的民族政策

如果說塞爾維亞-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王國是一次大塞爾維亞主義領導南斯拉夫的嘗試的話,無疑是失敗的。國王雖然一再強調只有一個民族,但是斯洛文尼亞人、克羅地亞人與塞爾維亞人之間的差異是客觀事實,這是千百年來積累下來的。

鐵托建立的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則是民族自治主義的嘗試,并且矯枉過正地將塞爾維亞人又強行拆分成了馬其頓人和黑山人,把穆斯林設定為新的穆斯林族,又從塞爾維亞分出了兩個自治省,使得國家走上了去中心化道路。

使這種民族政策得到強化的是他的經濟政策。按理說,西北部的斯洛文尼亞經濟最好,克羅地亞次之,南部的馬其頓經濟最差,這種經濟上發(fā)展的差異,理應形成很好的經濟互動,進而形成一個統一的市場。相反,鐵托的經濟政策強調各個共和國一碗水端平,又搞自治的經濟模式,一再放權的聯邦中央缺少必要的政府干預能力,使聯邦統一市場分割為各個相互封閉的地方經濟體系,造就了各地區(qū)經濟民族主義和分離主義運動的經濟基礎。

老驢認為,如果當初在鐵托個人威信之下能借機建設一個統一的國內市場,進而帶動人口流動,促進民族融合,最終達到一種基于一個統一經濟體之上動態(tài)的國家認同感,而不是將個體固化在所在地方經濟體之內,南斯拉夫或許不至于分得這么義無反顧吧。

這么看的話,鐵托治下的南斯拉夫更像是另一個神圣羅馬帝國,整個國家成為承認鐵托最高權力的各民族經濟自治體的不鞏固的聯盟。

當像鐵一樣的鐵托去世后,當積重難返的弊病似乎只能靠西方那套靈丹妙藥才能治的時候,當斯拉夫世界的共產主義國家紛紛改旗易幟走向皿煮道路的時候,解體好像是個還不錯的選擇。

國家的解體再次喚醒了大塞爾維亞主義,巴爾干半島火藥桶再次引爆,奧斯曼統治時期播下的民族矛盾的種子瞬間長成了根深葉茂的大樹。畢竟塞爾維亞人為了統一南斯拉夫的事業(yè)奮斗了一百多年,并且為了維護國家統一忍受了鐵托壓制塞爾維亞人的民族政策幾十年,解體在塞爾維亞人看來無疑是其他民族對本民族用鮮血與汗水所付出的一切的背信棄義,但報復性的戰(zhàn)爭換來的是更深的仇恨與創(chuàng)傷。

既然決心離去,何必苦苦挽留,也許解體真的傷透了塞爾維亞人的心,也許塞爾維亞人本就不應該為統一南斯拉夫而犧牲,也許統一與解體的命運從來就沒有掌握在自己手中吧。


再看民族主義

我們可以發(fā)現,南斯拉夫地區(qū)經歷了三次民族主義的浪潮,分別在一戰(zhàn)前、二戰(zhàn)后以及冷戰(zhàn)結束時。它們不過是世界三次民族主義浪潮在南斯拉夫地區(qū)的具體表現。

第一次無疑是資產階級領導的,不論是德意志、意大利的統一還是巴爾干地區(qū)的民族獨立,都是為了擺脫封建貴族的統治走上資本主義發(fā)展道路。隨著資本主義的發(fā)展,為了獲取更多的資源和更大的市場,這些國家無疑會走上對外擴張的帝國主義道路,你爭我搶的過程中戰(zhàn)爭是不可避免的。巴爾干小國之間尚能發(fā)動兩次巴爾干戰(zhàn)爭,世界級的大國之間發(fā)生世界級的戰(zhàn)爭就不足為奇了。

第二次是具有反帝反殖民性質的民族獨立運動。這次浪潮起因于自由主義與民族主義結合而形成的帝國殖民所導致的落后國家的民族主義反彈。這些國家多數在追求民族解放的道路上拋棄自由主義,選擇社會主義(廣義的社會主義),而且國家之間強調手足之情而不是競爭。這次浪潮幾乎摧毀了帝國主義的殖民體系,形成了第三世界力量。

第三次表現為東歐劇變和前蘇聯解體,原因主要在于蘇聯模式和南斯拉夫模式的失敗,以及對西方世界“靈丹妙藥”的渴求。

斯塔夫里阿諾斯的《全球通史》里把民族主義、社會主義、自由主義并列為19世三大思潮。三次民族主義浪潮也是自由主義和社會主義的浪潮,三者之間是對立統一的。

從三次民族主義浪潮中可以看出,民族主義在社會發(fā)展中的作用主要是粉碎原有生產關系后對生產力的解放,但在發(fā)展生產力以及建立新的生產關系方面似乎并沒有建樹。怎樣發(fā)展生產力,建立怎樣的生產關系則是自由主義和社會主義的范疇。

就自由主義和社會主義來看,二者所要實現的目標是統一的,但方式是對立的。不同的國家根據自身在不同時期的需要,自由主義和社會主義會呈現出一種此消彼漲的局面。也許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二者會長期相互對立相互促進與補充,共同推動著世界的進步吧。

最后,老驢要堅定地吼一嗓子,英特納雄奈爾一定會實現!

如果感興趣,就請關注我的知乎專欄“不愚非哲”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