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仲景的茵陳蒿湯: 茵陳蒿湯出自《傷寒論》《金匱要略》 組成:茵陳18 梔子12 大黃6。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兩袋,早晚各一袋。 作用:清熱利濕退黃 解決:濕熱黃疸。一身面目俱黃,黃色鮮明,發(fā)熱,無(wú)汗或者但頭汗出,口渴欲飲,惡心嘔吐,腹微滿,小便短赤,大便不爽或者秘結(jié),舌紅苔黃膩,脈沉數(shù)或者滑數(shù)有力。 基本加減方:若濕重于熱者,可加茯苓、澤瀉、豬苓以利水滲濕;熱重于濕者,可加黃柏、龍膽草以清熱祛濕;脅痛明顯者,可加柴胡、川楝子以疏肝理氣。 條文:1、《傷寒論》“傷寒七、八日,身黃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滿者,茵陳蒿湯主之。” 2、《傷寒論》“陽(yáng)明病,發(fā)熱汗出,此為熱越,不能發(fā)黃也。但頭汗出,身無(wú)汗,劑頸而還,小便不利,渴飲水漿者, 此為瘀熱在里,身必發(fā)黃,茵陳蒿湯主之?!?br/> 3、《金貴要略》:“趺陽(yáng)脈緊而數(shù),數(shù)則為熱,熱則消谷,緊則為寒,食即為滿。尺脈浮傷腎,趺陽(yáng)脈緊傷脾,風(fēng)寒相搏, 食谷即眩,谷氣不消,胃中苦濁,濁氣下流,小便不通陰被其寒,熱流膀胱,身體盡黃,名曰谷疸。” 茵陳蒿湯的加減應(yīng)用: 1、脂肪肝合并尿道炎或者婦科炎: 茵陳24,梔子18,生大黃4,炒蒼術(shù)20,炒黃柏20,當(dāng)歸15,黨參15,車前子15,茯苓30 豬苓15 桂枝10 白術(shù)18 柴胡12 山楂12 干姜12 陳皮10 澤瀉15 生麥芽15 甘草梢10 制附子10 6付 由于方中含有制附子,制附子提前如果熬50分鐘,然后放入其他中藥一起熬。 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兩袋。 2、急性黃疸型肝炎:表現(xiàn)鞏膜甚至全身黃染,心煩口渴,惡心欲吐,兩脅脘腹脹滿疼痛,食欲不振,小便黃赤,大便不爽或秘結(jié)。舌苔黃膩,脈弦滑數(shù)。治宜清濕熱,解毒退黃。茵陳30,梔子12,大黃10,白茅根30,板藍(lán)根30,五味子30,虎杖20,貫眾20。 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兩袋。 3、皮膚黃黑:皮膚黃黑、大腿根部有黑膚、沒(méi)有飲酒,但有脂肪肝。茵陳18,梔子10,生大黃4,茯苓30 黨參20 柴胡12 山楂10 干姜10 炒蒼術(shù)30 桂枝10 大便溏稀加制附子10 ,大黃減為2克。 說(shuō)明:陰黃的人可以在茵陳蒿湯的基礎(chǔ)上加制附子10 干姜15 炙甘草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