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變陰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行順布,四時行焉。 予觀《太極圖》陰陽,而心初疑之,其陽動一邊,兩陽夾一陰,厥象為離,于《易》離為中女,陰也,而今反為陽。其陰靜一邊,兩陰夾一陽,厥象為坎,于《易》坎為中男,陽也,而今反為陰。即朱子注,亦謂火陽水陰。夫《太極圖說》所以明《易》理也,孔子云:“陽卦多陰,陰卦多陽。”乃敢翻孔子《系辭》之案,果何說乎?不知陽變陰合,具有功夫,非如男女媾精可不學而能也。火陰水陽,乃常理耳。若有主靜之功者,火非尋常之火,其火由坎水生,足以開通脈絡,是為真陽。水非尋常之水,其水由離火生,足以降伏薰蒸,是為真陰。推之,木能生火,平火以養(yǎng)木,木植火中而質不焦。金能生水,煉水以成金,金沈水底而形不化?;鹉苌?,燥土以培火,火居土下而焰不消。此所以顛倒陰陽圣功之水火者也。不然,陰本靜也,何以靜而無靜。陽本動也,何以動而無動乎?至言五行,而曰順布,蓋舉時序言之。在天為自然之元貞,在人為自然之終始,非有功夫,而有功夫又在下文矣。 五行一陰陽也,陰陽一太極也,太極本無極也。 此二句復說上文,而顛倒出之。初看甚無大意。不知是由博返約功夫,孔子所謂“一貫”者也。天下萬事萬物,莫非五行悉數(shù)之不能終也。斂事物而歸五行,初由格致之精,繼由變通之妙。然使五行各居其所,而畛域終分,相生無以資不足,相克無以制有余,天地之間,生機必息。故必融五行為陰陽,而分者漸歸于合。然《易》云“一陰一陽之謂道”,乃指人道而言。若盡人合天,則太極是道,陰陽尤未盡其妙也。故必使陰陽還為太極。于是乎盡性,即于是乎立命,賢而近于圣,宜若可以止矣。噫!《詩》不云乎:“上天之載,無聲無臭。”太極無質而猶有形,終非其究竟也。明太極本無極,又加一層功夫。天地不能限,鬼神不能知,散之則無痕,聚之亦無體,萬古以來,微孔子其誰與歸! 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 太極生天地,天地各有一太極。天地生五行,五行亦各有一太極。五行之太極,不惟彼此皆同,并與先天之太極,亦無不同。太極即天命之性。《書》曰:“惟皇降衷,若有恒性。”曰恒者,明天下藩衍不齊之數(shù),其性無所不同也。此云五行各具一性何歟?曰:五行亦有氣質之性。試問五味入藥,或溫或涼,即各一其性之驗也。非天命之性也。 無極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 上文言五行各性,不專指人身言也。就人身言之,五藏亦五行,而各有性,亦各有無極。但后天之無極,非先天之無極耳。先天之無極,即圖中五行水火所綴之無極也。何者為真,即前所云“一點靈光,明而赤者”也。何謂二五,二者六二,居內卦之中,女之少者也。五者九五,居外卦之中,男之少者也。卦以二五為偶,是其定例。此以喻夫婦合而妙,妙而凝,于時無極與精俱泄,而生生化化,遂無窮期。地天之泰如是而已。 乾道成男,坤道成女。 乾坤指父母,男女指小孩。夫無極之真,乾先至,而坤應之,則成男。坤先至,而乾應之,則成女。乾坤各有無極,即各有其真,而先入者為主,后來者不能爭也。天地之產(chǎn)陰陽亦猶是耳。 二氣交感,化生萬物,萬物生生而變化無窮焉。 變化無窮,至誠無息也。 惟人也,得其秀而最靈。形既生矣,神發(fā)知矣,五性感動而善惡分,萬事出矣。 上文所言均是天道,而注多就人言。蓋天道難通,就人身以指點,較為親切,庶令閱者洞知也。此則專言人事也。秀而最靈者,何也?蓋羽蟲秉南方火德,介蟲秉北方水德,鱗蟲秉東方木德,毛蟲秉西方金德。獨人為倮蟲之長,秉中央土德。左氏所謂受天地之中以生也。惟其受中,故兼日月五星之氣,而無美不臻。雖圣凡有別,而其為靈則一也。形者氣質也,神者天命也。五性兼天命、氣質兩端,故感動時有善惡也。茍其行所無事,如大舜由仁義行,非行仁義,匪惟無惡,即善亦不留其跡,安得有事。而世人之善惡,皆是有心,即是多事,惡故有罪,善亦無功。萬事之出,就使每事留神,而百孔千瘡,終難彌補。則逐末忘本,揚湯止沸,真不如釜底抽薪矣。
圣人定之以中正仁義,而主靜立人極焉。 中正者,太極也。仁義者,陰陽也。以太極為體,以陰陽為用。明體達用之學,內圣由之,外王亦由之,似可以無憾矣。乃圣人不肯自滿,而必盡主靜之功也。夫“主靜”二字,朱子易為“主敬”,后之尊朱子者,遂爭言“靜”不如“敬”。不知敬由勉強,靜本自然。靜也者,浩浩其天,無心成化,并此主一無適之心,渾而忘之,圣不可知之謂神。而向之中正仁義,亦返虛入渾,而不留其跡。人之無極耶,天之無極耶,胡為乎而測。 故圣人與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時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兇。 凡此者皆無心者也。天地不自知其德,日月不自知其明,四時不自知其序,鬼神不自知其吉兇。順乎性之自然,而毫無成見。惟圣人拾其全理,渾然泛然應之,未嘗有心求合,而兩間之大,不能出其范圍。蓋其體既立,其用自神,初無顧茲失彼之憂也。 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兇。 不修不悖者,圣人也。修之悖之者,君子小人也。夫圣人初無吉兇之見,由博返約,洞燭本原,不必勉其修,而自無不修,不必禁其悖,而自無所悖,所謂安行也。若君子明知有吉,而為理所范,皇然修之,其功雖有淺深,均能造福。小人明知有兇,而為欲所歆,毅然悖之,其過雖分輕重,均能招殃。精神所至,天地應之,通塞壽夭,胥判如此矣。 故曰: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 此《易·系辭》之說也。陰陽、剛柔、仁義,誰不知之?所難者,立其道焉耳。立者,立乎其先,而怡然渙然,不著于欲,并不著于理,而陰陽、剛柔、仁義莫非此怡然渙然者,生生不窮,而左宜右有。謂其陰而又陽,謂其剛而又柔,謂其仁而又義,溥博淵泉而時出之。而所云天地人三道,亦旁觀者分之,而在己并無容心也。斂之藏一心,放之彌六合,握中和之準,定位育之功,非具盛德,其孰能與于斯! 又曰: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說。 有始即有終,有生即有死。但死生可知,而未生以前、既死以后,則不可知。其說若何?曰:觀乎復而一陽動,即知生。觀乎姤而一陰萌,即知死。不但此也。生者死之本,觀生時之作為而死可知。死者生之機,觀死時之情狀而生可知。大抵人之初生,各有天命。氣即與命俱,理即與氣俱。以理攝氣而精完,以氣壯理而神固。生固生也,死亦生也。其在常人,日沈酣于人欲之中,而理久澌滅,其氣雖不遽散,而無以為之主,斷不久長。死固死也,生亦死也。間有能文之靈鬼,享福之庸鬼,銜冤之苦鬼,耿耿一靈,不肯消化,亦但如電光石火,疑有疑無,且難至數(shù)百年,況與天地同壽乎。因思三教皆名為道,而老氏符錄,釋氏經(jīng)咒,儒氏詩文,其非本旨。灼然即數(shù)千年以前,老氏深根固蒂、守中抱一,以命而全性也。釋氏和合凝集、決定成就,以性而全命也??鬃颖M性以至命、孟子養(yǎng)性以立命。皆為性命雙修,有利無害,豈非死生之說了然于胸中哉! 大哉易也,斯其至矣! 總結上文而言。 后跋 [清]柯兆平 東亭先生,安徽休寧縣鳳湖人也。生平心跡,好積功累行,毫不以功名富貴系于懷焉。茲于光緒丁亥歲,遨游漢皋,來予旅邸,謂家嚴曰:“方今明道之士,遙遙海內,未見一人。何其道之湮沒,以至如此?”家嚴答曰:“雖《陰符》《道德》傳世,文辭古奧,學者閱之而不解。及后丹經(jīng)疊出,半隱半露,學者參之而不透。非道之不行,實由道之不明也?!毕壬蚱澊蟀l(fā)慈悲,著《性命要旨》一書。書成之日,見示于兆。受而誦之,純是先天之大道,身心性命之學。古來圣賢仙佛,心心相印,口口相傳秘訣,莫不一一發(fā)明之。洵為宇宙間金科玉律,天壤中寶字奇文也。誠意修真之君子,有緣得遇是書,便可升堂入室,遵法而行之,層層透達,節(jié)節(jié)見驗,方知先生之道高矣,先生之德厚矣!而天下后世學人無不沾先生之恩矣。 時光緒丁亥年孟冬月,富川愚侄柯兆平頓首敬跋。 資料來源于網(wǎng)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