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電現(xiàn)象:雷云→雷電先導→迎雷先導→主放電階段 →余輝階段。 主放電階段:電流很大,高達幾百千安,但持續(xù)時間極短,一般只有50~100μs。 余輝放電階段:電流較小,約幾百安,持續(xù)時間約為0.03~0.15s。 防雷裝置 防雷裝置由接閃器、引下線和接地裝置三部分組成。 接閃器(受雷裝置):是接受雷電流的金屬導體,常用的有避雷針、避雷線和避雷網(wǎng)(帶)三種類型。 引下線:應保證雷電流通過時不致熔化,一般用直徑不小于10mm的圓鋼或截面不小于80mm2的扁鋼制成。 接地裝置:埋在地下的接地導線和接地體的總稱。 避雷針:避雷針通常采用鍍鋅圓鋼或鍍鋅焊接鋼管制成。 針長1m以下時,圓鋼直徑不小于12 mm,鋼管直徑不小于20 mm; 針長1~2m時,圓鋼直徑不小于16mm,鋼管直徑不小于25mm。 避雷針的保護范圍,以它能夠防護直擊雷的保護空間來表示,可按“滾球法”來確定。 滾球法:選擇一個半徑為hr(滾球半徑)的球體,沿需要防護直擊雷的部位滾動。如果球體只接觸到避雷針(線)與地面,而不觸及需要保護的部位,則該部位就在避雷針(線)的保護范圍之內。 電氣裝置的接地1.接地裝置 接地:電氣設備的某部分與大地之間做良好的電氣連接。 接地體:直接與大地接觸的金屬導體。 接地線:連接接地體與電氣設備接地部分的金屬導體。 接地裝置:接地體與接地線的總和。 接地網(wǎng):由若干個接地體在大地中相互用接地線連接起來的一個整體。 2.地和對地電壓 當電氣設備發(fā)生接地故障時,接地電流IE通過接地體向大地作半球形散開。 3.接觸電壓和跨步電壓 接觸電壓:當電氣設備發(fā)生接地故障時,人體觸及的電氣設備和大地上任意兩點之間的電位差,稱為接觸電壓Utou 。 跨步電壓:人在接地故障點附近行走時,兩腳之間的電位差,稱為跨步電壓Ustep 。 4. 接地電阻 流散電阻:接地體的對地電壓與通過接地體流入地中的電流之比,稱為流散電阻。 接地電阻:電氣設備接地部分的對地電壓與接地電流之比,稱為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 工頻接地電阻:工頻接地電流流經接地裝置所呈現(xiàn)的接地電阻,稱為工頻接地電阻,用RE表示; 沖擊接地電阻:雷電流流經接地裝置所呈現(xiàn)的電阻,稱為沖擊接地電阻,用Rsh表示。 接地的類型 工作接地:根據(jù)電力系統(tǒng)運行的需要,人為地將電力系統(tǒng)中性點或電氣設備的某一部分進行接地。 保護接地:為保證人身安全、防止觸電事故,將電氣設備的外露可導電部分與地作良好的連接。 TN系統(tǒng):TN系統(tǒng)的電源中性點直接接地,并引出有中性線(N線)、保護線(PE線)或保護中性線(PEN線),電氣設備的外露可導電部分與PE線或PEN線相連。 TN-C系統(tǒng):N線與PE線合為一根PEN線,所有設備的外露可導電部分均接PEN線。(圖a) 雷電對建筑物及構筑物的危害 雷電對建筑物的危害:雷電是常見的一種自然現(xiàn)象,即天空云層間一種放電現(xiàn)象,雷擊時釋放可觀的能量,從而使受雷擊的物體遭到嚴重損害,具體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①雷電對地面產生的直接雷擊; ②感應雷擊; ③雷擊產生機械力; ④雷擊產生跨步電壓跨步電壓。 建筑物易受雷擊部位:建筑物的性質、結構及所處的位 置等決定受雷擊的程度。如:屋面、屋脊及突出高的建筑物等。 建筑物的防雷措施 建筑物的防雷措施是根據(jù)工程性質和發(fā)生雷擊部位后所產生的后果來分類。 民用建筑:是依據(jù)建筑物、構筑物的重要程度和建筑物、構筑物的高度不同劃分為一級 、二級、三級三類。并分別采用一級、二級、三級防雷建筑物的保護措施。 工業(yè)建筑:是依據(jù)生產特點和發(fā)生雷擊部位后可能產生的后果劃分為一類 、二類、三類。并分別采用一類、二類、三類工業(yè)建筑物和構筑物的防雷措施。 防雷設施:用來消除雷擊和雷電產生的過電壓對建筑物和變電所及設備絕緣的危害所采取的保護設施,即接閃器和避雷器(經過引下線與接地體可靠的連接)。 防雷措施:①建筑物的防雷; ②變電所的防雷; ③高壓電動機的防雷;④架空線路的防雷;⑤消雷器。 建筑物防雷的主要措施: ①裝設獨立避雷針,通過引下線接地。 ②裝設避雷網(wǎng)、避雷帶,通過引下線接地。 ③利用建筑物的結構組成避雷網(wǎng)及引下線。 ④利用電纜進線以防雷電波的侵入。 防雷裝置的組成:由接閃器、引下線、接地體三部分。 ①接閃器:避雷針、避雷網(wǎng)、避雷帶及均壓環(huán); ②引下線:引下線及保護管、斷接卡、接線板、支架; ③接地體:接地母線、接地支線、接地極、接地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