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春學期六年級語文教學計劃 通江縣檬壩中心小學 歐陽龔萬 一、班級語文學習情況小結(jié) 我所擔任的六年級學生,從總體上看,語文水平不平衡,原有的語文基礎參差不齊,高低不一。尤其是部分學生閱讀和寫作能力比較差,但大部分學生學習比較認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比較濃。當然,也存在極個別學生的學習習慣較差,語文自主學習能力較差,思維不夠靈活。主要表現(xiàn)在:學習態(tài)度不夠端正,上課聽講不夠?qū)P模髣幽X、動手等思維性較強的題目不知所措,所以應付了事,個別男生作業(yè)書寫不夠整潔;課外閱讀的興趣較高,但課外閱讀習慣差,知識面狹窄;由于班級女生較多,知識運用不夠靈活,理解、感悟比較膚淺,語言表達能力弱,不太善于表達自己的思想;特別是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及寫作能力差,作文篇幅短,內(nèi)容空,讀起來干癟無味。因此,要一面加強“雙基”訓練,一面著重閱讀和寫作能力的提高,整體提高全體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班級整體書寫狀況良好,書寫習慣已基本養(yǎng)成,對學習資料的收集整理做的比較好,對語文學習用具擺放整齊有序,形成了常積累的好習慣。 二、教材基本結(jié)構(gòu)分析 教材繼續(xù)按專題組織單元,共設計了六個專題,依次是:人生感悟,民風民俗,深深的懷念,外國名篇名著,科學精神,難忘小學生活。在六組教材之后,安排了一組“古詩詞背誦”,提供了10首供學生讀背的古詩詞。在教材的最后,還安排了“綜合復習”,為師生準備了9篇復習材料以供期末復習時使用。 本冊教材的綜合性學習安排在第六組“難忘小學生活”。這個專題采用的是任務驅(qū)動、活動貫穿始終的編排方式,包括“活動建議”和“閱讀材料”兩大部分。 本冊教材除去第六組,共有課文21篇,其中精讀課文10篇,略讀課文11篇。每組由“導語”“課例”“口語交際·習作”“回顧·拓展”四部分組成。課例包括4--5篇課文。每篇精讀課文后有思考練習題,略讀課文前有連接語。部分課文后面安排了“資料袋”或“閱讀鏈接”。全冊安排“資料袋”三次,安排“閱讀鏈接”五次?!翱谡Z交際·習作”依然作為一個獨立的板塊,在有的單元中提供多個角度供教師和學生選擇。“回顧·拓展”由三個部分組成,“交流平臺”“日積月累”是固定部分,另有“成語故事”“趣味語文”“課外書屋”穿插安排。其中,“趣味語文”“成語故事”各安排了兩次,“課外書屋”安排了一次。 本冊要求會寫80個字。為便于復習檢測生字和積累詞語,在每組課文之后安排了“詞語盤點”欄目。其中,“讀讀寫寫”中的詞語是精讀課文里的,由會寫的字組成,要求能讀會寫;“讀讀記記”中的詞語,有的是精讀課文里的,有的是略讀課文里的,只要求識記,不要求書寫。 三、課標對本年段的要求 課堂教學是教學改革中重要的也是最艱難的環(huán)節(jié)。在備、教、改、導、考、析等教學環(huán)節(jié)下功夫,加大力度,認真做好培優(yōu)補差工作。在教學方法上,對不同課題進行不同的教學設計,分層次,分類別訓練,在預習、課堂活動、課后練習、檢測中,圍繞趣學、樂學、學會、會學創(chuàng)設學生全身心參與。讓學生在參與中生動活潑地發(fā)展,在發(fā)展中積極主動地參與。總之,在深知教學是一門藝術的原則下,奉行的是“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教要得法”的理念。 (一)知識方面 1.借助漢語拼音識字,會寫80個,了解在語言環(huán)境中的字義,并能正確書寫。 2.背誦指定的課文和自己喜歡的文段。 3.背誦20篇以上的優(yōu)秀詩文,課外閱讀不少于15萬字(完成課文配套課外閱讀32篇)。 4.學會瀏覽,能初步了解查找資料,運用資料的方法,根據(jù)需要搜集相關的信息,并按一定的標準分類。 5.學習用鋼筆和毛筆書寫楷書,行款整齊,并有一定的書寫速度。 6.學寫簡單的記事作文、想象作文、簡單的讀書筆記、關于自己的事。 7.在閱讀中學習一些讀寫方法: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進行表達的方法;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環(huán)境描寫和心理描寫;讀課文時能聯(lián)系實際,深入思考;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繼續(xù)學習用較快的速度讀課文。 8.學習修改自己的習作。 (二)技能方面 1.會使用字典、詞典進行識字,有一定獨立識字的能力。 2.能用鋼筆書寫楷書,行款整齊,力爭美觀,并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筆書寫楷書,并體會漢字的優(yōu)美。 3.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做到音準、字正、詞懂、句明、段順、文括。 4.學習用較快的速度讀課文,并能抓住文章的大意。 5.能聯(lián)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體會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6.在閱讀中能揣摩文章的敘述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基本的表達方法。 7.會讀詩歌,初步掌握閱讀方法,了解詩歌的語言特點。 8.樂于參加討論,敢于發(fā)表自己的意見,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斷。 9.能寫簡單的記事作文、想象作文、讀后感等習作內(nèi)容具體,感情真實。能修改自己的習作,書寫規(guī)范、整潔。 10.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通過了解自我、閱讀報刊、書籍等途徑,小結(jié)自己的小學生活和成長足跡,能夠?qū)懞唵螌W會活動總結(jié)。 (三)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培養(yǎng)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使學生對學習漢字有濃厚的興趣,讓他們受到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熱愛家鄉(xiāng)的教育,受到為人民服務、無私奉獻的思想教育;增強環(huán)保意識,陶冶愛美的情趣;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究、團結(jié)合作、熱愛科學、敢于實踐和創(chuàng)新的精神;在培養(yǎng)策劃、組織、協(xié)調(diào)和實施的能力的同時,提高學生語文綜合運用的能力。 (四)學習習慣方面 1.養(yǎng)成良好的預習、復習、認真完成作業(yè)和根據(jù)需要搜集、積累信息的習慣。 2.養(yǎng)成先想清楚再寫和寫后認真修改的習慣。 3.養(yǎng)成專心聽講,認真思考,積極回答問題,大膽質(zhì)疑的習慣。 4.養(yǎng)成課外閱讀讀書看報的習慣,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15萬字。讀后寫讀書筆記。 5.養(yǎng)成如實表達的良好文風。 四、教學重點、難點 (一)重點:學寫簡單的記事作文、想象作文、簡單的讀書筆記、關于自己的事。在閱讀中學習一些讀寫方法: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進行表達的方法;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環(huán)境描寫和心理描寫;讀課文時能聯(lián)系實際,深入思考;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繼續(xù)學習用較快的速度讀課文。在閱讀中能揣摩文章的敘述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基本的表達方法。 (二)難點:學習用較快的速度讀課文,并能抓住文章的大意。會讀詩歌,初步掌握閱讀方法,了解詩歌的語言特點。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通過了解自我、閱讀報刊、書籍等途徑,小結(jié)自己的小學生活和成長足跡,能夠?qū)懞唵螌W會活動總結(jié)。 五、教學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一)要全面了解學生還可能存在哪些語文學習的問題 1.語文學習的興趣開始減弱,上語文課、課外閱讀和進行語文活動的積極性不高; 2.基礎知識不夠扎實,書面語言使用問題較多; 3.有的學生口頭表達能力欠缺,膽小,很少當眾發(fā)言。 (二)教師的教學要不斷地進行反思與總結(jié) 1.學生的上述情況哪些是教師教學問題?哪些是學生個人問題?如何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而不是根據(jù)課程標準或者教參設定學習目標。 2.關注縣內(nèi)歷年畢業(yè)測評的動向,需要適當補充哪些教學內(nèi)容。 3.經(jīng)過最后一學期的語文學習,我打算幫助學生在語文素養(yǎng)方面達到什么程度? 4.初中的語文教學有什么特點?應該如何過渡? (三)要注意做好小學到初中語文教學的過渡與銜接,中小學教學“斷層”的原因簡析。 1.教材的因素 現(xiàn)行的小學語文教材的選文一般比較短,知識點也不多,教師要求學生側(cè)重于識記和淺層的理解;而中學語文教材課文比較長,內(nèi)容比較深,知識點也增多了,不僅每單元有訓練要點,每課也各有難點和重點,知識點除有大量需要記憶以外,更側(cè)重分析和理解、概括與抽象。學生面對教材的不同要求,難免會出現(xiàn)不適應的狀況。 2.教學的因素 小學教師一般講課速度較慢,課堂容量較小,教師對要掌握的知識常常是反復講、反復練,盡量保證每個學生在每個知識點上都能過關;到了中學,由于教材容量大,課時緊,教師講課速度一般比較快,許多知識只能點到即止,不會針對每個學生都作細致的輔導,這就要求學生有自覺性,學會自主學習。不少學生對教師教學方式的轉(zhuǎn)變無法很快適應,學起來自然感到吃力。 3.課標理念和學習目標的銜接。 小學高年級教師如何通過對課程標準的理解與把握,更好地做好向初中的過渡? (1)閱讀方式的銜接 朗讀的重點在朗讀的內(nèi)容由課文延伸到各種讀物;默讀的重點在逐步提高默讀的速度;略讀和瀏覽的重點在于由初步學會,到熟練運用這兩種方法擴大閱讀范圍,拓展自己的視野;在其他信息渠道方面,要學會利用圖書室、網(wǎng)絡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資料。 (2)閱讀能力訓練點的銜接 重點在由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到理清思路、體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huán)境中的意義和作用;由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到對課文的內(nèi)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并能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由初步領會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到了解敘述、描寫、說明、議論、抒情等表達方式。對于不同的文體,重點在于閱讀范圍的擴展,由敘事性作品及說明性文章,擴展到閱讀文學作品、科技作品、簡單的議論文和淺易文言文,閱讀的要求更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我閱讀的主體意識以及相互之間的交流,更關注閱讀實踐對學生的人文影響。 (3)注重教學方法的銜接。 不論是課標理念的貫通,還是教材內(nèi)容的相承,真正的銜接最后還是要落實在教師的教學實踐中。前面說過,教學方式方法上的差異是導致中小學語文教學脫節(jié)的一個重要因素。小學語文教師要做好教學方法的銜接,就應該注意把握中小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特點,以及不同學段學生學習語文的特點,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有針對性地在教學方法上向中學過渡。 葉圣陶曾經(jīng)說過:“凡是好的態(tài)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之化為習慣。只有熟練得成了習慣的好的態(tài)度,才能隨時隨地運用,好像處于本能,一輩子受用不盡?!辈簧賹W生由于沒有良好的語文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進入初中后,面對繁多的科目,繁重的課程,學習便力不從心。 教師從進入高年級開始,應該有意識、有步驟地教給學生一套行之有效的語文學習方法,如,課前怎樣搜集資料,怎樣閱讀不同類型的文章,怎樣做好知識的梳理與歸納,怎樣把已學過的方法進行遷移運用等。只有逐步掌握了這些方法,學生的語文能力才能得到切實的提高。 4.拾遺補缺,加強小學階段的復習,鞏固基礎知識 識字學詞始終是小學階段的重要任務,而中學階段的語文學習則要求掌握有一定體系的語文知識,強調(diào)知識的系統(tǒng)性。不少學生進入初中以后,暴露出基礎不扎實的問題,如,拼音不準確、筆順錯誤、錯別字多、病句不斷等。究其原因,并非是低年級時基礎知識沒掌握好,而是到了小學高年級,教材中這方面的訓練少了,教師也往往忽視了相關內(nèi)容的指導和訓練,致使學生出現(xiàn)“回生”現(xiàn)象。對此,高年級語文教師在達成本學段教學目標的同時,要努力為學生夯實基礎,拾遺補缺,拼音、筆畫、筆順規(guī)則、查字典等基礎知識的學習不可偏廢,要常抓不懈,不斷強化。在嚴格訓練、講求效益的基礎上,讓學生高質(zhì)量地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把具有扎實基礎的學生送入中學。 六、教學策略 (一)從語文學科的特點出發(fā),使學生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提高思想認識,陶冶道德情操,培養(yǎng)審美情趣。 (二)語文教學中,要加強綜合,簡化頭緒,突出重點,注重知識之間、能力之間以及知識、能力、情感之間的聯(lián)系,重視積累、感悟、熏陶和培養(yǎng)語感,致力于語文素養(yǎng)的整體提高。 (三)要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指導學生運用比較、分析、歸納等方法,發(fā)展他們的觀察、記憶、思考、聯(lián)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四)教學過程突出學生的實踐活動,指導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科學地訓練技能,全面提高語文能力。要提倡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尤其是啟發(fā)式和討論式,鼓勵運用探究性的學習方式。要避免繁瑣的分析和瑣碎機械的練習。 (五)讀寫結(jié)合,以讀促寫。重視詞、句、段的訓練,重視朗讀的訓練和指導,加強課外閱讀的指導,拓寬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知識。 (六)重視創(chuàng)設語文學習的環(huán)境,溝通課本內(nèi)外、課堂內(nèi)外、學校內(nèi)外的聯(lián)系,拓寬學習渠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 (七)對學生進行雙基教學,做到既教書又育人。 (八)實行“雙體互促”課堂教學,培養(yǎng)合作精神,幫助中下生提高學習興趣和成績。 (九)每堂課根據(jù)學生實際精心備課,尤其要備好學生,改變繁瑣的教學方式,突出重點和難點。 (十)采取一切可行的方法,提升學生的語文整體素養(yǎng),包括學生的聽、說、讀、寫的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品位,培養(yǎng)高素質(zhì)的一代新人。 (十一)做好月月清工作,及時反饋,補漏查缺,加強培優(yōu)補差,不讓一個學生掉隊。平時精心設計各類練習,不濫抄濫做,減輕學生課業(yè)負擔。 (十二)教師團結(jié)協(xié)作,經(jīng)常交流工作中的成功與失敗,群策群力,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成為合格的畢業(yè)生。 二O一八年一月二十一日 |
|
來自: 竹本養(yǎng)心居 > 《我的原創(chuà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