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老丟/武漢觀鳥會 第五課 公園鳥(三)
黑頭蠟嘴雀與黑尾蠟嘴雀昨天有個小作業(yè),黑頭蠟嘴雀。野外手冊上的圖在124頁,編號1294#,按號查文字直接翻書就行了,在490頁。比較一下黑頭蠟嘴雀與黑尾蠟嘴雀的文字描述。仔細看,認真看,是否看出來一點什么?暈了?還有誰也暈?暈了就對了,這書用這么簡短的文字寫出來中國的1300多鳥,厚度就讓人不想帶出門了,再寫多幾句,哪還是什么“野外”手冊,就只能放書架了。那個圖也畫的不乍地,看不明白。 有不少鳥友是把書一分為二,圖的部分重新裝訂一下背包里,文字部分反正在外面無時間也無心去看,放家里查閱。 我解讀一下吧。其實你沒暈,不習慣這種文字描述方式而矣。大家可以對照翻一下書。先看看大小,黑頭20厘米,黑尾17厘米,有一定差別。再看看,前者“嘴端黑”,后者“嘴全黃”。后者還有兩點與前者不一樣,一是雌雄同色,二是眼罩黑色部分狹窄。另外黑頭蠟嘴雀“三級飛羽、初級飛羽的羽端無白色,飛行時這些差異均甚明顯。小結一下就是:黑頭蠟嘴雀比較大一點,嘴尖是黃的,頭頂那塊黑色部分較窄,翅尖無白色。這樣一說,就很明白了。其實在戶外實踐中,鳥人們總結到,前三點都不太好掌握,也有變化和特例,而最后一點是區(qū)別的關鍵。見下圖: 因此最后的結果:看到一群黑尾蠟嘴雀,我們想從里面找出一只黑頭蠟嘴雀來,先找雄的,看看嘴是否一起直到嘴尖都是黃色,然后仔細看翅尖部分是否白色,如果不是,那你就可能加新種了,它們飛起來翅端的白色更明顯。黑頭蠟嘴雀在武漢我還沒見過,不在本貼的識鳥名單中,所以沒給出圖片。講這么多是在講怎么運用《野外手冊》,書要認真讀,但也不可盡信,關鍵是多實踐。那個初級三級飛羽是什么你可能沒看懂,以后再細講。再加一句黑頭蠟嘴雀在武漢是冬天才有的,夏天就別去找了。 幾堂課下來,講的有點多,你進入了一個望遠鏡里的全新世界,一切都是新的,得用點時間消化消化。學習型社會,做一個學習型的人,中小學生是素質教育,年齡大一點的,絕對可以預防老年癡呆。 今天認識第十一種鳥 小鸊鷉(讀音pì tī)象小鴨子一樣的在湖塘中游泳和潛水。有很多俗稱,比如水鴨子。極易見到。冬天的羽色很平淡,開春后會變成漂亮的繁殖羽。它的腳就是長在屁股下面的,基本上就看不到它站在陸地上。這兩字實在難寫,一般就寫作小PT,簡單方便。 以上兩張由拉丁供圖,后面一張故意找拍攝質量差一點的,其實更接近現(xiàn)場感覺。 第十二種 棕背伯勞第一次在樹枝上看見很亮的棕黃色的鳥,這鳥真漂亮。它就是喜歡站在小樹枝的上部,粗啞的叫聲并不好聽,有時候還模仿別的鳥叫。別看個子不大,它可以稱為小猛禽,除了吃昆蟲,有時候也追逐甚至能抓住小鳥。伯勞有很多種,棕背伯勞在我們這極常見,如果不出武漢,辨認無技巧。路旁的電線上,電桿,樹枝頭,每隔幾十百把米就可能看一只。我總是戲稱它為“站崗的”。 棕背伯勞還有長得黑乎乎的,比較少見,這種叫暗色型,是同一種鳥。色型與亞種概念不一樣,我也講不清誰想弄清楚就去查資料吧。 第十三種 白鹡鸰第十四種 戴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