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翹散的方義 秦伯未先生認為:銀翹散既為辛涼解表法,“它的組成就應該以淡豆豉、荊芥、薄荷疏風解表為君;因系溫邪,用銀翹、竹葉為臣”。李順民等著文亦宗秦氏觀點。認為薄荷、豆豉、荊芥均入肺經,又性味辛涼,根據吳瑭論銀翹散證“治以辛涼”的立法原則來看,上述三味解表泄熱之品,理應為銀翹散方中主藥。 中醫(yī)學院試用教材《方劑學》三版及四版則均認為:方中銀花、連翹清熱解毒、輕宣透表為主藥;荊芥、薄荷、淡豆豉辛散表邪、透邪外出為輔藥。閻殿昌在分析吳瑭立本方治“但熱不惡寒而渴者”之原意后指出:銀翹散主治“風淫化熱,邪壅肺經“之證,方中薄荷、豆豉、荊芥宣散開泄之品,顯然承擔不起主藥的作用,其主藥當是具有“清肅上焦,不犯中下”之功的銀花、連翹。頓寶生等發(fā)表爭鳴文章亦指出:銀翹散方中銀花、連翹各一兩,用量獨重而非他藥可比。銀、翹相須為用,既清且透,郁、熱兼顧,以清為主,既符合溫病治療以清熱為主的精神,又透邪外出以為出路,兩全其美,故當為方中主藥,而薄荷、荊芥、豆豉之類辛開郁閉,以助清熱而為輔藥。 綜上,其認為薄、豉、荊為主藥者,每強調本方的辛涼解表之功;其主張銀、翹為主藥者,多重視本方的清宣肺熱作用。就吳瑭制方原意而論,似與后者更相合宜。除此而外,另有一說,新近出版馬有度編著的《醫(yī)方新解》則認為:“薄荷、荊芥辛涼透表,銀花、連翹清熱解毒,共為本方主藥”。 銀翅散的作用 銀翹散在近代方書中,多歸為辛涼解表劑。但它是否有發(fā)汗作用,則素有爭議。李氏等指出:銀翹散證的病因病理是溫邪侵犯肺衛(wèi),亦即風熱表證,其治療總宜辛散祛邪,并據此認為本方為辛涼發(fā)汗解表而設。故爾尤其注重薄荷、豆豉、荊芥的發(fā)汗透表作用。曲忠山認為:“銀翹散其有發(fā)汗解表、清熱解毒、宣肺利咽喉的作用?!睆埩且嘀赋觯弧般y翹散為辛涼透表的代表方,具有辛涼而微兼辛溫之性,風溫在表,可汗出而解?!?/span>秦伯未先生亦持這種觀點,認為銀翹散“由發(fā)汗和清熱兩法組成,稱為辛涼解表法,與感受寒邪的辛溫解表相對?!?/strong>并指出:“如果只看到銀翹散中的銀花、連翹,忽視了方內的豆豉、荊芥、薄荷、牛蒡、桔梗等大部分辛散宣肺藥,顯然是不對的?!?/strong> 近年來不少學者對銀翹散發(fā)汗祛邪的觀點不以為然。如孟澍江指出:“風熱在表,用辛涼疏解,辛涼藥物本身并無發(fā)汗之力,然而,它雖不能發(fā)汗,但同樣可以收到表解熱退的效果,故說它是有類似解表而不以發(fā)汗為目的者。”亦即華岫云所說的“辛涼開肺,便是汗劑”之意。趙紹琴亦指出:“表清里和,營衛(wèi)通暢,津液得以敷布,自然微汗出而病愈,此不用發(fā)汗之法而達到汗出之目的,即是‘在衛(wèi)汗之’的真諦之所在?!?/span>頓氏等更是力駁銀翅散是通過“發(fā)汗”而祛邪的觀點,強調“銀翹散證不可發(fā)汗”。認為方中芥穗、豆豉雖為辛溫之品,但用量較輕,且在大隊寒涼藥中并無發(fā)汗之能;薄荷、牛蒡辛涼,透表解熱,除風利咽,亦非發(fā)汗之用;銀花、連翹不能發(fā)汗,但可清熱解毒,透解郁熱。并指出,就溫病治療而言,不論是辛溫發(fā)汗還是辛涼發(fā)汗,只要是“發(fā)汗”,勢必傷陰助熱。 另外,近有學者注意到解表與脾胃的關系。牟重臨指出:辛涼解表劑銀翹散等方中用蘆根、甘草以養(yǎng)護胃津,既體現“先安未受邪之地”,又寓養(yǎng)胃生津達邪之意。宋乃光則從“治上焦如羽,非輕不舉”的治則角度出發(fā),認為銀翹散等方氣輕味薄,又多為花殼葉之類,歸經亦多入肺,無克伐正氣之弊,有清透肺熱之功,可謂輕劑之代表方。 銀翹散的加減運用 近有文章強調銀翹散是開閉藥與清熱藥相伍而成的辛涼之劑的典范。應用時以辛為主還是以涼為主,應視其郁與熱的孰輕孰重而定。故爾提出“掌握好‘辛開’與‘涼清’的比重是運用銀翹散的關鍵?!本C合文獻,證屬熱甚郁輕,治以清熱為主,佐以開郁的,多于本方中選加大青葉、板藍根、蒲公英、貫眾、鴨跖草、黃芩、桑皮等。也有人認為:“熱象初起即重者,應及時加入生石膏辛寒清熱?!比粲糁責彷p者,則適當加用或重用辛開之品。蒲輔周先生用本方治時病初起時不主張加用大量苦寒藥,而多加入蔥白,即合蔥豉湯并用,以增透邪外出之力;若見心煩不用蔥白,加梔子3枚,即合梔子豉湯并用,以宣解郁熱,其效更速。蒲氏亦常以此治乙型腦炎初起邪在衛(wèi)分。用本方治風熱咽痛,多數驗案選加山豆根、馬勃、蟬衣等。蒲輔周先生則習用本方加僵蠶、射干。 《溫病條辨》于銀翹散方后所論的加減法,至今仍沿用。諸如渴甚者,加天花粉;項腫咽痛者,加馬勃、玄參;咳者,加杏仁;同時見小便短赤等里熱之象者,加知母、黃芩、梔子等。近有驗案報告用銀翹散加石膏、黃芩或加生地、丹皮、赤芍諸品治衛(wèi)氣同病或衛(wèi)營同病,其法實亦導源于《溫病條辨》。 REF:李其忠. 銀翹散方證探討[J]. 上海中醫(yī)藥雜志,1984,09:32-34. |
|
來自: 山東中醫(yī)竹林 > 《佛天海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