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器為全人類所共有, 瓷器則是中國的創(chuàng)造。 中國的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 都出土了距今8000年以前的早期手制陶器 此后,各地陶器的制作日益精美 到了商代(約公元前16-前11世紀) 我國出現(xiàn)了原始瓷器。 …… 陶器 與大家分享這種“原始美”,愜意! 馬家窯文化彩陶渦紋壺(半山類型.前2600-2300) 馬家窯文化彩陶弦紋壺(馬家窯類型.前3100-2700) 馬家窯文化彩陶幾何網(wǎng)格紋壺(半山類型.前2600-2300) 馬家窯文化彩陶圓圈紋壺(馬廠類型.前2200-2000) 馬家窯文化彩陶曲折紋罐(馬廠類型.前2200-2000) 李崗文化紅陶雙耳壺(前6000-5200河南長葛縣) 裴李崗文化紅陶深腹罐(前6000-5200河南長葛縣) 河姆渡文化夾炭黑陶雙耳罐(前4800余姚縣) 河姆渡文化夾炭黑陶斂口釜(前4800余姚縣) 大汶口文化彩陶缽形鼎(前4300-3500.山東騰縣) 崧澤文化灰陶繩索紋罐(前3800-3200) 崧澤文化灰陶澄濾器(前3800-3200) 崧澤文化灰陶四足帶把罐(前3800-3200) 崧澤文化黑陶鏤孔豆(前3800-3200) 仰韶文化紅陶尖底瓶(西王村類型.前3000-2700半坡) 仰韶文化彩陶弦紋壺(半坡類型.前4800-3600) 仰韶文化彩陶 仰韶文化彩陶垂幛紋缽(廟底溝類型.前3600-3000) 良渚文化紅陶盉(前3100=2200) 良渚文化黑陶高板蓋罐(前3100=2200) 良渚文化黑陶細刻紋雙鼻壺(前3100=2200) 龍山文化紅陶(前2400-2000濰坊) 龍山文化黑陶盉(前2400-2000) 白陶刻紋尊(商公元前1562) 印紋硬陶罍(西周公元前11世紀)印紋陶單柄壺(商)。印紋硬陶方格紋曲柄罐(戰(zhàn)國公元前770)彩繪陶傭。紅陶聽琴女傭(東漢公元25) 灰陶持鏟男傭(東漢公元25) 萬年仙人洞(前6800)和桂林甑皮巖(前5000)遺址出土陶片
新石器時代?大汶口文化(約公元前4400~前4100年)
新石器時代?大汶口文化(約公元前4400~前4100年)
尺寸:高22.6厘米、口徑9厘米 1975年山東日照東海峪龍山文化遺址出土
彩陶鼓,半山文化類型。泥質(zhì)紅陶,長32厘米,口徑分別為9厘米和22.5厘米。 高 3 . 1 厘米腹徑 3 厘米大孔徑 0 . 9 厘米小孔徑 0 . 25 厘米 瓶高26厘米,馬家窯文化石嶺下類型。 高34.4厘米,口徑9.3厘米 青海省樂都柳灣出土,中國歷史博物館藏。
河南省陜縣廟底溝出土。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
青海省大通縣上孫家寨出土 高14厘米,口徑29厘米、底部10厘米 大汶口文化有彩陶,色彩有黑、白、紅、赭等,其裝飾紋幾乎都是幾何圖案,有網(wǎng)格紋、花瓣紋、八角星紋、折線、渦紋等。(見圖32八角星紋彩陶豆和附圖4 三角紋彩陶壺) 附圖4 三角紋彩陶壺,大汶口文化 整體上說,彩陶紋飾通常都是變化多樣的幾何圖案,而這樣的幾何圖案大都來自某種動物的簡化變型。比如半坡發(fā)現(xiàn)的三角形紋飾,顯然來自魚紋的變形。對比圖57,58,59,就能發(fā)現(xiàn)從魚紋到幾何紋的演變過程。 57.彩陶魚紋盆(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高17厘米,口徑31.5厘米 陜西省西安半坡遺址出土。 58.變形魚紋彩陶盆
59.彩陶幾何紋盆(故宮陶瓷館)
盆折沿,深直腹,圜底。泥質(zhì)紅陶。口沿及外腹部均以黑彩描繪紋飾,口沿上描繪以點定位的水波紋,腹部描繪兩層三角形幾何紋,兩層三角形紋飾的大小及形狀相同,但方向相反。可能是由魚紋逐漸抽象演變而來。此彩陶盆的造型和紋飾具有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半坡類型(約公元前4800~前3900年)彩陶的典型特征。 彩陶上的紋飾,不僅美化了生活,還反映了人們的心理和意識,含有早期崇拜的圖騰意味。仰韶文化和馬家窯文化的彩陶上經(jīng)常出現(xiàn)鳥紋和蛙紋及其變體,反映了當時人們的鳥崇拜和蛙崇拜。鳥是太陽神,蛙(蟾蜍)是月亮神,反映了早期的日月崇拜的萌芽。而且,蛙也可能是生殖崇拜的圖騰。(見附圖3) 附圖3 內(nèi)采人神紋盆,馬家窯文化,甘肅省博物館藏 最精美的一件彩陶器是下面這個仰韶時期的陶缸。(圖60) 60.彩繪鸛魚石斧紋陶缸(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尺寸:高47、口徑32.7厘米 1978年河南省臨汝縣閻村出土 此陶缸可能是某個部落酋長的甕棺。其上繪鸛鳥銜魚、旁邊豎立一柄石斧的畫面:石斧和魚,用黑色線條勾勒輪廓;鸛則直接用色彩涂染形體,并以濃重的黑線勾勒眼睛以突出神采。這種繪畫技法類似后世的勾勒和沒骨。關于畫面要表現(xiàn)的主題,有學者認為鸛和魚分別是兩個氏族的圖騰,而石斧是身份和權威的象征,鸛啄魚表現(xiàn)了兩個氏族之間的故事;也有學者認為“鸛鳥銜魚”形象為古史傳說中的“鸛兜”(顓頊的后裔)。 一般彩陶上的繪畫以裝飾紋樣為主,像這種描繪物象的繪畫罕見?!尔X魚石斧圖》標志著中國史前繪畫藝術由紋飾繪畫向物象繪畫的發(fā)展。紋飾繪畫與器物密切結合,而物象繪畫與器物形狀基本脫節(jié),繪畫的獨立性增強了。整幅作品中,鸛、魚、石斧的描繪極具繪畫性。 汶口文化因1959年山東省泰安大汶口史前墓地的挖掘而得名,距今約6300~4400年。與仰韶文化相當或稍晚。陶器工藝水平比較高,出現(xiàn)輪制陶。有精美的薄胎、黑胎和白胎,也有彩陶,開始制作專用酒器。 大汶口文化的彩陶色彩富麗,紋樣繁縟,與黃河中上游的仰韶文化彩陶和馬家窯文化彩陶遙相呼應,共同創(chuàng)造了我國古代制陶藝術的輝煌。彩陶以自然界中植物的花葉紋樣和幾何圖案為主,生動地體現(xiàn)了古代先民崇尚自然、追求審美的生活情趣;線條如行云流水,極為生動活潑,表達了先民質(zhì)樸而熱烈的情感。 大汶口文化早期制陶技術較原始,少見彩陶,有文獻說,大汶口文化的陶器中彩陶僅占3%左右。中期進步很大,出現(xiàn)堅致的白陶,快輪技術萌芽,出現(xiàn)彩陶,八角星紋圖案是典型紋飾。后期推廣快輪技術,產(chǎn)生黑陶。 30. 彩陶缽形鼎,大汶口文化
高29.1厘米,口徑29.8厘米夾細砂紅陶,胎質(zhì)細膩。器呈淺腹缽形,斂口,圓唇,折腹急向內(nèi)收,小平底,近底處向外弧形伸出三個鴨嘴狀的實足。口沿外在摘紅彩帶紋地上繪白彩線條,呈“山嵐”狀圖案。手工制作。器形新穎,色彩鮮艷,為黃河下游大汶口文化的典型器物。1970 年山東鄒縣墓葬出土。現(xiàn)藏山東省博物館。 31.彩陶釜 1978年泰安市大汶口遺址出土,高30厘米,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彩陶釜畫面構思獨特,頗具匠心,上部施紅色化妝土,用白彩繪出八個方心云雷紋,紋樣圖案亮麗醒目,其動靜結合的巧妙構圖給人一種超凡脫俗的莊重感和藝術的美感,在大汶口文化群星璀璨的彩陶藝術中,堪稱經(jīng)典之作。 32.八角星紋彩陶豆
新石器時代?大汶口文化(約公元前4400~前4100年) 尺寸:口徑26厘米,足徑14.5厘米,通高28.4厘米 1978年山東省泰安縣大汶口出土 豆為盛食器,也是祭祀用的禮器。此豆口沿上用褐、紅彩繪對頂三角形與若干線條相間組成的圖案,腹部用白彩在深紅色陶衣上繪有5個方形八角星狀紋飾,紋飾構圖對稱,色彩對比強烈,堪稱我國彩陶藝術珍品。關于彩繪八角星紋,在安鄉(xiāng)湯家崗出土白陶盤和凌家灘文化中的玉鷹上也刻有類似的紋飾。有學者認為這類紋飾有表現(xiàn)光芒四射的太陽,四射的八角也寓意著無際的天空,中間的方形象征著大地,取天圓地方之意,表現(xiàn)出人們對世界的認識和天地自然的敬仰。 33.紅陶獸形壺(山東省博物館藏)
新石器時代?大汶口文化(約公元前4400~前4100年) 尺寸:高21.6厘米 1959年山東泰安大汶口遺址出土 盛器。壺體為似豬似狗的獸形, 獸作挺頸昂首,以張圓的口部作壺嘴,四肢為器足,短尾上翹, 尾根部一筒形口,由此注入水或美酒。此壺造型匠心獨具,整體布局恰當合理,獸的形象生動有趣,好像正在張著嘴巴向它的主人乞討食物。大汶口文化的居民掌握了動物各部位的比例結構,能夠突破寫實而進行藝術再創(chuàng)造,也凸現(xiàn)了飼養(yǎng)業(yè)在當時的重要地位。 34.白陶雙系壺(故宮陶瓷館藏)
壺口微撇,圓肩,腹以下內(nèi)收,平底。胎較薄。此件器物造型特別,主要是肩、腹部一側壓成扁平狀,在腹部中間一側置兩個圓系,兩個圓系中間又有一個小乳釘裝飾。據(jù)科學測試,大汶口文化的年代約為公元前4000~前2200年。 白陶出現(xiàn)于新石器時代晚期,距今約5000年。所用原料系純度較高的陶土,成型后,入窯經(jīng)約1000℃窯溫焙燒而成。 35.白陶空足鬶,大汶口文化 白陶空足鬶,新石器時代大汶口文化。高23厘米。用白色高嶺土加細砂制胎,壓磨光滑。口頸呈喇叭形,口沿外折,流口上翹作鳥喙形,口頸偏于腹上部的前側,扁圓腹,下接圓錐形袋足,分檔鼎立,頸腹間安鈕繩式橫鋬,腹中部有折棱一周。通體飾白陶衣。造型穩(wěn)重,裝飾素雅,制作精湛,既是陶制實用器皿,又是陶塑藝術品,說明當時黃河下游地區(qū)燒制白陶的技術水平是很高的。1959 年山東泰安大汶口遺址墓葬出土。現(xiàn)藏山東省博物館。 36. 黑陶鏤孔高柄杯,大汶口文化 黑陶鏤孔高柄杯新石器時代大汶口文化。高21.8厘米口徑7.3厘米,足徑6.1厘米。泥質(zhì)黑陶。侈口,深腹,圜形底,接高柄,圈足。高柄上有七條聯(lián)珠狀鏤孔裝飾。器壁較薄,類似蛋殼,器表烏黑發(fā)亮。造型嚴謹規(guī)格,裝飾樸素大方,亭亭玉立,頗具特色,反映了大漢口文化晚期制陶工藝達到了相當成熟的階段。現(xiàn)藏上海博物館。 37. 褐陶號角,大汶口文化
某一年深冬,在章丘城子崖遺址龍山文化博物館的展覽廳,我快速地踱著步,以驅(qū)散寒冷,我獨自的腳步聲“咚~咚~”地回蕩在空曠的大廳里。外面雪花似有似無地飄灑著,大地一片白茫茫,天空也是混沌一片,那腳步聲仿佛是從遠古傳來回音…… 之后,我特意去山東省博物館去看看寫靜靜地躺在櫥窗里的古陶,看看所謂的蛋殼黑陶,真正有價值的古陶并不在遺址現(xiàn)場,而是在博物館里。 六、龍山文化的“黑陶文化” 龍山文化泛指黃河下游地區(qū)新石器時代晚期的一種文化。因1928年首次發(fā)現(xiàn)于山東省章丘縣龍山鎮(zhèn)而得名。龍山文化可分為山東龍山文化(或稱典型龍山文化)、廟底溝二期文化、河南龍山文化、陜西龍山文化、龍山文化陶寺類型等幾種類型。山東龍山文化是大汶口文化的延續(xù),據(jù)碳14法測定其年代距今約4500—4000年。 龍山文化陶器有黑陶、灰陶、紅陶、黃褐陶和白陶等,造型有鼎、碗、罐、甗(yǎn,音掩)、鬶(guī,音軌)、盆等,制陶工藝水平比仰韶文化有很大提高。 龍山文化陶器的制法雖然還在使用手制,但快輪拉坯的使用已很普遍,因此器物形體較為規(guī)整,胎體明顯變薄。蛋殼黑陶是代表性器物,彩陶消失。 黑陶是該文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尤以“蛋殼黑陶”最為精美,以致有人曾將該文化稱為“黑陶文化”。龍山文化薄如蛋殼的黑陶,是陶匠們用快輪拉坯法制成的。龍山文化黑陶的呈色是在燒成后期用煙熏法進行滲炭的結果。 38.紅陶鬹(gui)(故宮陶瓷館)
鬹胎為泥質(zhì)紅陶,沖天長流,細長頸,三個大袋足分襠而立,頸與后袋之間附一個麻花狀鋬手,便于提拿。器物造型遒勁有力,似挺立之雄雞。 鬹是龍山文化最具特色的器物種類之一。此鬹為龍山文化陶器中的精品。 39.黑陶雙系壺(故宮陶瓷館)
壺口微外撇,口沿兩邊置雙系。長頸,下部漸廣,至肩凸起,扁腹,圈足。足上鏤有八個小孔。底外凸。造型規(guī)整,胎薄體輕,表面經(jīng)過打磨,光澤可鑒。 40.黑陶單把杯(故宮陶瓷館)
杯呈筒形,腹間微收,平底,杯身一側有扁形把,便于持拿。杯為輪制而成,杯身均勻地分布三道弦紋。此杯具有龍山文化黑陶的典型特點,器表漆黑如墨,器壁薄如蛋殼,反映出當時制陶技術已達到較高的水平。 41.蛋殼黑陶高柄杯(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尺寸:高22.6厘米、口徑9厘米 1975年山東日照東海峪龍山文化遺址出土 因胎壁薄如卵衣,故名“蛋殼陶”。此杯上部為寬口沿的杯身;中部為柄,柄兩端細,中間圓鼓中空,有透雕,好像一個含苞待放的花蕾,其內(nèi)放置一粒陶丸,將杯子拿在手中晃動時,陶丸碰撞籠壁會發(fā)出輕脆的響聲,杯子站立時,陶丸落定能夠起到穩(wěn)定重心的作用,設計十分巧妙;下部是覆盆狀底座。杯和柄分別輪制后粘接而成。整體形態(tài)纖巧細致,雅致高貴,器身光潔細密,非常規(guī)整,是當時最高級的一種飲酒器。它以其高超的制作工藝和優(yōu)美的造型,被譽為中國古代陶器的顛峰之作。 42.黑陶罐,龍山文化
龍山文化的陶器造型已經(jīng)具備了青銅器的特征。此罐敞口薄胎,胎質(zhì)紅色,表面是富有光澤的黑色。瑞典遠東古物館藏。 43.黑陶雙系罐(故宮陶瓷館) 44.蛋殼黑陶套杯,藏山東省博物館 與黃河流域的史前文化相比,長江流域的史前文化發(fā)掘相對較晚,系統(tǒng)性也較差,不過也大致可以理清幾種有代表性的史前文化。諸如長江中游流域的大溪文化和屈家?guī)X文化,長江下游地區(qū)的河姆渡文化、馬家浜文化和良渚文化。 可以在湖北省博物館、湖南省博物館、上海博物館和浙江博物館里看到這些史前文化的陶器。我也曾多次前往江浙一帶,但是總是沒有機會去河姆渡遺址和良渚遺址去看看,為此一直深感遺憾。 七、長江流域史前渚文化的陶器 43. 刻劃櫛紋紅陶釜,大溪文化 刻劃櫛紋紅陶釜新石器時代大溪文化(約公元前 4400 一前 3300 年),高 42 厘米,口徑 67 厘米。夾砂紅陶。圓唇,斂口,圓腹,圓底。施紅陶衣。腹部飾凹弦紋數(shù)周,相間刻劃三組網(wǎng)紋和兩組櫛紋。容量大,胎體厚重,可作煮炊用具,大型陶器的出現(xiàn),反映了當時制陶技術已達到了一定的水平。系長江中游大溪文化的代表性器物。1974 年湖南澧縣出土?,F(xiàn)藏湖南省博物館。 大溪文化(約公元前 4400 一前 3300 年)因重慶巫山縣大溪遺址而得名,主要分布在江漢及周圍地區(qū)。大溪文化的陶器,早期以紅陶為主,中期出現(xiàn)蛋殼彩陶,后期黑陶增多。 44. 紅陶甕,屈家?guī)X文化 紅陶甕新石器時代屈家?guī)X文化(約公元前 3000 一前 2600 年),高 28 . 5 厘米,口徑 35 . 6 厘米。泥質(zhì)紅陶??谖⒊蓿鄞?,鼓腹,小平底。口沿下飾刺釘一周,共二十三個。此甕出于墓葬中,是作甕棺葬工具使用的。是長江中游屈家?guī)X文化珍貴器物。1974 年湖南澧縣出土?,F(xiàn)藏湖南省博物館。 屈家?guī)X文化(約公元前3000一前2600 年),因湖北京山屈家?guī)X遺址而得名,分布范圍愈大溪文化相當,時代稍晚。制陶水平稍高于大溪人,蛋殼彩陶小杯、小碗最具特色紋飾多卵點、弦紋和弧紋。 45. 黑陶小口長頸壺,屈家?guī)X文化 黑陶小口長頸壺,新石器時代屈家?guī)X文化。高11. 5 厘米,口徑 2 . 4 厘米。泥質(zhì)黑陶,胎薄,器表打磨光亮。直日,圓唇,長頸,闊肩,扁腹,腹下部急內(nèi)收,接圈足。圈足飾鏤孔花紋。出土時,器口部倒扣一平底薄胎黑陶杯。此壺的形制在洞庭湖和鄂西地區(qū)具有代表性。1978 年湖南安鄉(xiāng)墓葬出土?,F(xiàn)藏湖南省博物館。 46. 豬紋黑陶長圓形缽,河姆渡文化 豬紋黑陶長圓形缽新石器時代河姆渡文化。高 11 . 7 厘米,口徑 21 . 7 ~17 . 5厘米,底徑 17~13 . 5 厘米。夾炭黑陶。斂口,腹作圓角長方形,平底。外壁正、背面中部均刻有豬紋,長吻、豎耳、瞪眼、鬃毛豎立.邁開四足。富有運動感,豬身輔以圓渦紋和葉紋裝飾。線條粗獷,形象帶有模擬的夸張風格。1977 年浙江余姚河姆渡遺址第四文化層出土。現(xiàn)藏浙江省博物館。 河姆渡文化以浙江余姚河姆渡遺址命名,距今大約7000~5400年,與黃河流域的仰韶文化大致相當。陶器多夾碳黑陶,器形豐富,有釜、罐、碗、缽。陶器的裝飾藝術價值較高,多見抽象幾何團,動植物紋。 這只陶缽上的豬紋圖案,可能是迄今為止已發(fā)現(xiàn)的中國最早的動物畫。 47. 灰陶雙耳釜,馬家浜文化 灰陶雙耳釜新石器時代馬家浜文化(約公元前 4300 一前 3300 年)。夾砂灰陶。大口,侈 沿,深腹,圜底,口下有扁耳一對,腹上部附加鋸齒狀寬檐一周,作為置放灶坑上的擱架,是兼實用與裝飾于一體的。底部留有燒烤的煙炱痕。陶釜是長江下游馬家浜文化的典型器物。1972 年江蘇常州出土。現(xiàn)藏常州市博物館。 48. 紅陶垂囊形盉,馬家浜文化
紅陶垂囊形盉新石器時代馬家浜文化。高14. 2 厘米,口徑 5 . 2~5 . 9 厘米。泥質(zhì)紅陶。器呈垂囊形,上部前端有一注水口,口沿外翻,細頸,弧形腹,圜底。尖狀流。口沿后部有一提梁與流頸相連接。口沿與提梁上各陰刻一組交錯的同心圓紋,宛如靈芝,造型獨特。富有裝飾性。1959 年浙江嘉興馬家浜遺址出土。現(xiàn)藏浙江省博物館。 馬家浜文化以浙江省嘉興市馬家浜遺址命名。距今大約7000~6000年。陶器較粗糙,多夾砂紅陶和灰陶。 49. 弦紋紅陶釜形鼎,崧澤文化 弦紋紅陶釜形鼎新石器時代崧澤文化(約公元前 3900 一前 3300 年)。夾砂紅陶.侈口折沿,唇沿起棱,束頸,廣肩,肩部有因輪制形成的弦紋數(shù)道,足呈扁鑿形,兩側各有一個圓窩呈獸目狀,脊有指捏的齒形紋,圓蓋,蓋鈕呈三尖瓣形。形制規(guī)整、美觀,是長江下游崧澤文化的典型器物。1960年上海青浦崧澤遺址墓葬出土。現(xiàn)藏上海博物館。 崧澤文化有馬家浜文化發(fā)展而來,距今約6000~5200年,兩者都以太湖為中心分布。崧澤文化陶器出現(xiàn)了輪制技術。 50. 紅陶鬶,良渚文化 紅陶鬶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高 24 厘米。胎呈紅色,并夾有細砂。口沿外卷,中間凹下,前端形成一流。短頸,頸腹間界限明顯。鼓腹,腹下三個大袋足,腹側有一環(huán)形鋬。此器是良渚文化的典型器物。1972 年上海金山出土。現(xiàn)藏上海博物館。 良渚文化由發(fā)掘于杭州余杭良渚遺址而得名。時代距今大約5200~4200年,與崧澤文化似有傳承關系,且分布更廣泛。與黃河流域的龍山文化時代相當。制陶技術較發(fā)達,以泥質(zhì)黑陶為主,多黑皮陶,而且器物精美,裝飾紋出現(xiàn)了后來在青銅器上常見的云雷紋。 51. 黑衣陶貫耳壺,良渚文化 黑衣陶貫耳壺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通高 15 厘米,口徑 7 厘米。泥質(zhì)灰陶。圓口,高頸,扁圓腹,圈足。口沿兩側有貫耳,口上覆平蓋,蓋飾杯形鈕,蓋面有對稱小孔兩個。圈足上飾八個橢圓形鏤孔。造型規(guī)整,為良渚文化典型器物。1966 年上海馬橋墓葬出土。現(xiàn)藏上海博物館。 52. 灰陶鳥形壺,良渚文化 灰陶鳥形壺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長32.4厘米。細泥灰陶。器呈鳥形,喙狀尖嘴,雙目圓睜,直視前方。頭上有一冠,順頭頂后卷。軀體肥圓呈流線型,體下附三個支丁,遂使器形保持穩(wěn)定。尾部收成圓管狀,腹空,似可作容器。造型作覓食狀,是一件形神兼?zhèn)涞脑紩r代陶塑藝術品。1960 年江蘇吳縣出土。現(xiàn)藏南京博物院。 每當我站在那些古陶器面前,或者翻閱精美古陶器的圖片的時候,我就想:我們現(xiàn)在的審美情趣,究其所以其實與數(shù)千年前的祖先們并無二致,那些集中了祖先們樸素的審美觀念的古陶器,今天的我們?nèi)匀徽J為它們很美。而且,今天的藝術雖然經(jīng)歷繁復和奢華,顯露大美之態(tài)的藝術仍然是那些樸實無華的作品。 現(xiàn)在,我們把祖先留下的古陶器再來審視一番,來一次美妙之旅。 八、新石器陶器之美 彩陶是史前先民審美情趣的集中體現(xiàn),也是史前藝術成就的集中體現(xiàn)。 陶器的裝飾反映了祖先的審美情趣,早期的裝飾運用打磨、刻畫、壓印等方式(見圖2紅陶深腹雙系罐)。無疑雙手是最靈巧的工具,用指甲按壓在陶胎上按壓出紋樣同樣充滿美感(見圖53指甲紋罐)。 61. 彩陶鼓,半山文化類型(蘭州市博物館) 彩陶鼓,半山文化類型。泥質(zhì)紅陶,長32厘米,口徑分別為9厘米和22.5厘米。 鼓,是人類歷史上最早出現(xiàn)的打擊樂器之一。它自出現(xiàn)以來,就有著強大的生命力和廣泛的社會基礎,經(jīng)歷了漫長的歷史歲月和無數(shù)王朝的交迭更替,非但沒有消失,反而不斷地發(fā)展、改進,為世人所喜愛,流傳至今。 這件彩陶鼓屬半山文化類型,在我國目前所出土的陶鼓中,不論是造型還是表面的裝飾圖案,它都是最精美、最具代表性的。此鼓整體可分為三個部分:即小頭的罐形口、中筒及大頭的喇叭形口。運用泥條盤筑的制陶方法分段而制,然后再將各段胎接為一體,使之前后貫通。鼓的外表通體施彩,在罐形口沿內(nèi)側草施垂弧紋,外部以菱形網(wǎng)格紋裝飾;中筒部位飾以五組紅色寬帶紋及黑彩寬帶鋸齒紋;喇叭口外部主要以黑、紅色間繪的富有動感的鋸齒漩渦紋裝飾。鼓的同一側于上下兩端各置有一個半環(huán)耳,在喇叭口外沿的適當部位有等距離的六個“倒鉤”,用來系掛繩索及固定鼓面。該鼓就器表彩飾來看,應為單面鼓,使用方法是系拴繩索后,掛置或背攜而擊用之。 62. 灰陶塤,龍山文化 高 3 . 1 厘米腹徑 3 厘米大孔徑 0 . 9 厘米小孔徑 0 . 25 厘米 灰陶塤新石器時代龍山文化。泥質(zhì)灰陶。器呈飽形.內(nèi)空,中央有一圓形吹孔,旁有調(diào)音孔。龍山文化創(chuàng)制陶質(zhì)樂器,是對人類文明的重大貢獻。龍山文化陶塤,殊為罕見。商周至漢代的陶塤,近年多有發(fā)現(xiàn),形制多樣化。1960年山東濰坊姚官莊遺址出土。現(xiàn)藏山東省博物館。 據(jù)說在半坡遺址也有陶塤出土,甚至遺址博物館里的一個假山都是由各樣陶塤構成的呢。 陶塑藝術把審美更推進了一步,人們已經(jīng)不滿足于在實用的器物上描繪紋飾,更進一步把器物塑造成某種熟知形象。史前陶塑大多是人體或者動物形體。黃河中上游地區(qū)主要以人為表現(xiàn)重點(見人頭形器口彩陶瓶和彩陶人形浮雕壺),黃河下游地區(qū)主要表現(xiàn)動物形體,甚至整個器物都做成動物形狀(見圖8陶鷹尊)。 63.人頭形器口彩陶瓶(甘肅省博物館藏) 瓶高26厘米,馬家窯文化石嶺下類型。 甘肅秦安寺嘴1975年出土人頭形紅陶瓶,屬距今5100年前的石嶺下類型遺物,器表施橙黃色陶衣,瓶口塑一個額上有短發(fā)、耳垂有穿孔的人物。眼眶用泥條圈貼而成,顯得炯炯有神。 64.彩陶人形浮雕壺(馬廠類型) 高34.4厘米,口徑9.3厘米 青海省樂都柳灣出土,中國歷史博物館藏。 這件壺的表面被捏塑出一個裸體雙性人像。人體站立,頭位于壺的頸部,五官俱備,身軀和四肢位于壺的腹部,雙手置肚前,乳頭用黑彩點繪,人像下腹夸張地一同塑造出男女兩性生殖器。這是一個集男女為一體的兩性人。壺的背面頸部繪有長發(fā),發(fā)下繪出一只大蛙。這是一種男女同體的崇拜物。在薩滿教信仰中,兩性人往往是天和地的中介,具備溝通天地人神的能力。兩性人背后的蛙有可能是象征薩滿作法時的青蛙附體。 另一件仰韶文化的陶塑也令人稱絕。圖65的陶制器物上生動地塑出了一個人頭像。這個器物的用途至今仍眾說紛紜。 65. 紅陶人頭壺,仰韶文化 紅陶人頭壺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高 23 厘米,底徑 6 .3厘米。泥質(zhì)紅陶。器呈人頭葫蘆身形,平底,壺背上有流,可盛水。人仰頭,眉清目秀,細負,小口,面帶笑容,神態(tài)安詳,似為少女形象。形象生動,神情感人,手法簡練。既是生活實用器皿,又是陶塑人頭像的藝術品,為半坡類型陶器之精品. 1953 年陜西洛南出土。現(xiàn)藏西安半坡博物館。 也有專家認為,這可能是一只陶甕,是葬器,女孩兒頭像很有可能是甕缸主人像。 文字的出現(xiàn)是進入文明社會的標志。在大汶口文化的陶器上,我們可以看到一種具有鮮明圖示意義的符號,這種符號可能就是一種早期的圖形文字。甚至有人肯定地說,這是一個“晨”字,是早晨的“晨”。因為早晨站在陵陽河谷眺望東山,就可以見到一輪紅日從山頂?shù)脑茖又袊姳《?,先民用這個符號記錄了那一時刻。也有人認為這應該是一個“旦”字,不管怎么說,人們傾向于肯定這是文字,而非簡單的圖畫。如果這是文字,它將比甲骨文早1千多年。 66.紅陶刻紋陶尊,大汶口文化 高59.5厘米,口徑30厘米 山東省莒縣陵陽河出土,中國歷史博物館藏。 在山東莒縣陵陽河遺址出土了不少帶有符號的陶器,山東莒縣博物館也有一些館藏。那年去莒縣博物館參觀,有很多關于圖形文字的介紹,據(jù)說已經(jīng)共發(fā)現(xiàn)了28個不同單體符號,其中唯一可能解讀其含義的就是這個“晨”字。 再看看更早時期的馬家窯文化的圖案(圖67肢爪紋彩陶豆)。這個動物肢爪構成的圖案,不正是后來被唐代定名為“萬”字的“卐”的原型嗎? 67.肢爪紋彩陶豆(甘肅省博物館藏)
圖2 紅陶深腹雙系罐(故宮陶瓷館)
53.指甲紋罐(半坡類型) 稍后出現(xiàn)了彩繪,使得質(zhì)地粗糙的陶器變得豐富多彩。最早的彩陶是白家村人燒制的(以陜西臨潼白家村遺址命名,距今7800~7000年左右),后來仰韶人發(fā)展了彩陶藝術(見圖9人面魚紋彩陶盆),馬家窯人把彩陶藝術推向頂峰。 彩陶的紋飾多種多樣。仰韶文化前期彩陶的紋飾常見動物和動物變形體,寫實風格濃郁,常見母題有魚、鹿、鳥、蛙、人面等(見附圖1),主要為紅底黑彩。仰韶文化后期彩陶出現(xiàn)了白衣黑彩,紋飾多見垂弧紋和花瓣紋。(見圖54和圖55彩陶渦紋曲腹盆) 附圖1 彩陶缽繪鳥紋,廟底溝類型 54.彩陶盆
現(xiàn)存和尺寸均不詳。仰韶文化彩陶彩紋除象生性的蛙紋外,大量的是以圓點、曲線、渦紋、弧線、三角渦紋、方格紋組成的繁雜富于變化的圖案。 55.彩陶渦紋曲腹盆(西安半坡博物館藏)
河南省陜縣廟底溝出土。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 馬家窯文化彩陶色彩富麗鮮明,紅、黑、白多種色彩并用。圖案具有顯著的旋動特征,其旋動的方式豐富多樣,最常見的有水波紋、漩渦紋、葫蘆紋、菱形網(wǎng)紋、平行帶紋、方格紋、蛙紋和附加堆紋等。(附圖2) 歌、舞、樂是起源最早的藝術。史前的音樂我們已經(jīng)無法聆聽了,但是史前舞蹈我們同意通過繪制在彩陶上的紋飾領略一二。馬家窯文化舞蹈紋彩陶盆上描繪了一個集體舞蹈的畫面,人們手拉手、踏著節(jié)奏,且歌且舞。 56.彩陶舞蹈紋盆(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青海省大通縣上孫家寨出土 高14厘米,口徑29厘米、底部10厘米 這個彩陶盆卷唇平底,內(nèi)壁繪有四道平行帶紋,最上一道較粗,口沿處也由一圈帶紋,上下兩組紋飾間有舞蹈人三組,每組兩邊用內(nèi)向弧線分隔,兩組弧線間還有一條斜向的柳葉形寬線。舞蹈紋每組五人,手拉手,面向一致,頭上有辮發(fā),外側的兩人的一臂均為兩道線,似為表示舞蹈動作之意。值得注意的是在每個人物的體側都有一尾狀物,大約是模擬動物的一種裝飾。舞蹈人足下的四道平圓圈線,可能是表示人們在湖邊進行舞蹈表演的情景。在這里,彩陶工藝家表現(xiàn)的意境,富有詩情畫意。彩陶盆的外壁用三道線裝飾,它模擬著三道繩圈將陶盆緊緊地捆扎著。這是一件杰出的優(yōu)秀彩陶工藝品。 這可能是中國最早的人物畫。 大汶口文化有彩陶,色彩有黑、白、紅、赭等,其裝飾紋幾乎都是幾何圖案,有網(wǎng)格紋、花瓣紋、八角星紋、折線、渦紋等。(見圖32八角星紋彩陶豆和附圖4 三角紋彩陶壺) 附圖4 三角紋彩陶壺,大汶口文化 整體上說,彩陶紋飾通常都是變化多樣的幾何圖案,而這樣的幾何圖案大都來自某種動物的簡化變型。比如半坡發(fā)現(xiàn)的三角形紋飾,顯然來自魚紋的變形。對比圖57,58,59,就能發(fā)現(xiàn)從魚紋到幾何紋的演變過程。 57.彩陶魚紋盆(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高17厘米,口徑31.5厘米 陜西省西安半坡遺址出土。 58.變形魚紋彩陶盆
59.彩陶幾何紋盆(故宮陶瓷館)
盆折沿,深直腹,圜底。泥質(zhì)紅陶。口沿及外腹部均以黑彩描繪紋飾,口沿上描繪以點定位的水波紋,腹部描繪兩層三角形幾何紋,兩層三角形紋飾的大小及形狀相同,但方向相反。可能是由魚紋逐漸抽象演變而來。此彩陶盆的造型和紋飾具有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半坡類型(約公元前4800~前3900年)彩陶的典型特征。 彩陶上的紋飾,不僅美化了生活,還反映了人們的心理和意識,含有早期崇拜的圖騰意味。仰韶文化和馬家窯文化的彩陶上經(jīng)常出現(xiàn)鳥紋和蛙紋及其變體,反映了當時人們的鳥崇拜和蛙崇拜。鳥是太陽神,蛙(蟾蜍)是月亮神,反映了早期的日月崇拜的萌芽。而且,蛙也可能是生殖崇拜的圖騰。(見附圖3) 附圖3 內(nèi)采人神紋盆,馬家窯文化,甘肅省博物館藏
60.彩繪鸛魚石斧紋陶缸(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尺寸:高47、口徑32.7厘米 1978年河南省臨汝縣閻村出土
本文由西風東尚整理 編輯:陳嘿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