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細碎整理 寄語 有些藥物長在水里,因而具有利水作用,例如澤瀉、蒲黃;有些藥物生長貼近地面,地面濕氣重,因而可以利濕,比如蒲公英、半邊蓮、白花蛇舌草;有些植物長在西北,因為西北土氣厚,脾屬土,故善于補脾氣,如黃芪、甘草;發(fā)汗解表藥多為花、葉,一般都較輕;補腎健脾藥多為根、種子,一般偏重。多有古人取象比類的含義…… 文字由譚雅琴記錄,圖片多由山人拍攝,謹以此篇獻給熱愛本草的各位朋友。 1 魚腥草:有腥味,入肺經,善治肺癰。 2 白茅根:根甜,清熱瀉火。比如:嬰兒感冒發(fā)熱的“三根湯”——蘆根30g,白茅根20g,葛根20g。 3 黃杜鵑:又稱“羊踟躕”,有毒,祛風濕。(圖片源自網絡) 4 桃仁:活血化瘀,其質地較潤,故可潤腸通便。桃膠:堪稱“植物阿膠”,養(yǎng)顏保健。桃花:美容養(yǎng)顏,用量不超過五克,量大易致腹瀉。 5 烏梅:安蛔驅蟲;抗過敏,比如過敏煎;其性收斂,可用于治久咳、久泄久?。灰嗫墒諗吭?,用于虛陽浮越;其味酸,生津止渴,亦可治內熱消渴。 6 鉤藤:藤上有鉤,質地輕。息風平肝,鉤藤在向上攀爬的過程中,用鉤子往下勾住來保證不被風吹掉下去,因而可以平肝息風。鉤藤和薄荷泡水喝,可治療傷風感冒后的喉嚨癢痛,鉤藤善息內風,薄荷善祛外風。 7 續(xù)斷:顧名思義,把斷了的接起來。補肝腎,強筋骨,活血通絡,續(xù)筋療傷,安胎,類似把要掉的寶寶接起來。常和杜仲一起配伍治腰痛。 8 棕櫚:棕櫚的纖維簀和葉柄,隔絕氧氣炭化成棕櫚炭,收澀止血。人發(fā)炭化,則為血余炭,因為“發(fā)為血之余”,可化瘀止血。還有其他炭類藥材,多可收斂止血,如十灰散。 9 天冬、麥冬:同為百合科,都有養(yǎng)陰的作用,常二冬連用。百合科的植物,又如玉竹(葳蕤)、百合,塊根質潤多汁,都可養(yǎng)陰。有些藥物屬于同一個科屬,有相似的作用。 10 白芍:味酸,入肝經,養(yǎng)血調經,因為酸入肝,肝藏血;其性陰柔,可斂陰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陽。白芍與甘草等量,可治消渴——神效散(消渴神效散,白芍等草嘗)。白芍與配伍生地,滋陰通便(重用生地與白芍,滋陰通便效當鰲)。 11 枇杷葉:降肺胃之氣,治痘降火。用時刷去枇杷葉后面的細毛。 12 葛根:解表退熱,透疹,生津止渴,升陽止瀉,解頸背強痛,解酒毒。葛的種子稱“葛谷”,葛谷、葛花,都有解酒毒的作用。 13 紫花地?。旱囟。~平鋪于地面,可清熱解毒,常與蒲公英同用,善治一切化膿性疾病,用量宜大(炎癥丁公英,量大熱毒清)。 14 石榴皮:澀腸止瀉。石榴葉亦可止瀉。平時虛證腹瀉可用石榴皮泡水喝。 15 側/扁柏葉:涼血止血,清肺熱化痰止咳,烏須發(fā),適用于血熱脫發(fā),須發(fā)早白。 16 柏子仁:養(yǎng)心安神,潤腸通便。種子:很潤,多油。五仁丸:桃仁、杏仁、松子仁、柏子仁、郁李仁、陳皮——潤腸通便。 17 天花粉:栝樓(瓜蔞)根。清熱生津、清熱化痰。 18 瓜蔞:清熱化痰,潤化燥痰,潤腸通便,寬胸散結。 19 辛夷:紫玉蘭花苞未開之時,別名木筆。宣通鼻竅,發(fā)散風寒。 20 蒼耳子:發(fā)散風寒,宣通鼻竅。蒼耳子散:蒼耳子、辛夷、白芷、薄荷。(蒼耳辛夷芷薄荷) 21 蒲公英(黃花地?。呵鍩峤舛?,消腫散結,治乳癰要藥。莖不分叉,根部藥效最好。 22 金銀花:忍冬科,清熱解毒,疏散風熱,常與連翹同用。忍冬藤,金銀花藤,功效與金銀花相似,而善于祛風通絡。 23 狹葉十大功勞:功效似黃柏,可清虛熱。 24 黃柏:清泄下焦?jié)駸?。黃皮樹的樹皮。二妙散:蒼術、黃柏——清濕熱。 25 苦參:清熱瀉火,燥濕,殺蟲,多用于婦科外洗。很苦寒,勝黃連,過服敗胃,胃會受不了。 26 玄參:玄,黑色,新摘下來時玄參為黃白透明色,放久則變?yōu)楹谏I朴谇鍩釠鲅?,瀉火滋陰。 27 白芷:傘形科植物,長得像芹菜。解表散寒,祛風止痛,通鼻竅。一味白芷都梁丸,止陽明頭痛。 28 山楂:消肉食,降脂化濁,消腫散結,活血化瘀(皮紅入血分),祛痘(油脂多),胃病患者不宜多吃。 29 夏枯草:受不了夏天陽氣重而枯萎。性寒,陰氣重。清瀉肝火,明目,消腫散結,用于治療癭瘤、瘰疬、乳癰、乳癖。 30 花椒(果皮):溫中止痛。外用殺蟲止癢。椒目(種子),性涼,利水消腫,降氣平喘。梨(肉白入肺)中間挖空放入花椒蒸熟吃,化寒痰。(此圖由湘中大本草聯(lián)盟陳老師提供) 31 桑樹渾身都是寶。桑葉:疏散風熱,清肺潤燥,清肝明目。單味桑葉----碧云散,潤肺養(yǎng)肝。桑葉泡水養(yǎng)肝。治療白發(fā):桑麻丸---桑葉黑芝麻。桑椹:補益精血,黑發(fā)。桑枝:祛風濕(樹枝外伸,伸通,調暢氣機)。桑白皮:清肺熱。與地骨皮合用---清虛熱。桑寄生:祛風濕,補肝腎,強筋骨,安胎(使寶寶寄生在媽媽身上)。桑螵蛸:收澀,固精縮尿。 32 菟絲子:根斷寄生在別處。補腎固精,安胎。 33 絡石藤:祛風通絡。藤類植物大多有祛風濕的功效。 34 前胡:疏散風熱,祛痰降氣。 35 山藥(薯蕷):根深治土。氣陰雙補,補脾肺腎。久咳,山藥配牛蒡子。久瀉,鐵棍山藥帶皮蒸著吃。 36 杜仲:枝斷、葉斷絲連。補肝腎,強筋骨,安胎。 37 玉竹(葳蕤):滋陰潤肺,養(yǎng)胃生津。 38 烏藥:樟科,葉表面皮革質,背面銀白色。行氣止痛,溫腎散寒。(四磨湯:烏藥,枳殼,檳榔,木香)樟科植物,葉表面光滑,有香氣。 39 枳實:蕓香科植物酸橙的未成熟果實,(蕓香科植物如橘子、柚子皮葉都比較香,有行氣止痛的作用),破氣消痞(但滿而不硬痛),消食導滯。枳殼:酸橙的成熟果皮,作用比枳實緩和,功能與枳實相同。(此照片由湘中大本草聯(lián)盟肖老師提供) 40 鬼箭羽:枝上長有木片,又名衛(wèi)矛。破血通經,降血糖。 41 夜交藤:何首烏藤,養(yǎng)血安神,祛風通絡。 42 石菖蒲:芳香,開竅醒神,化濕和胃。 43 艾葉:有小毒,溫經止血,祛濕止癢(外用)。 44 梔子:入血分,涼血止血,清熱解毒??芍委熂毙砸认傺?。梔子根可治療丙肝。 45 虎杖:莖上有斑點,功效似大黃。 46 益母草:益母蒿(長得很高的草),活血調經(顧名思義,對媽媽有益)。很苦,牛都不吃。茺蔚子:益母草子,有小毒,活血調經。 47 射干:開黃花。清熱解毒,利咽,治白喉。 48 吳茱萸:蕓香科,有小毒,溫中止痛。250g粗鹽和250g吳茱萸熱敷于局部治療寒凝肚痛。 49 黃花菜:下乳。 50 凌霄花:破瘀通經。 51 仙鶴草(脫力草、金頂龍牙草):標本兼顧,收澀止血,補虛。仙桔湯(仙鶴草桔梗)治腹瀉。 52 枸杞:補腎益精,養(yǎng)肝明目。地骨皮:枸杞根,退虛熱,清肺火。枸杞嫩葉亦有與枸杞相似的功效。(此圖由陳同學提供) 53 敗醬草:莖葉揉碎之后有敗醬的味道。清熱解毒。 54 白及:收斂止血,消腫生肌。白及與烏賊骨(海螵蛸)同用,治療胃出血,白及止血,烏賊骨制酸。 55 皂莢:祛痰通竅,消腫散結。皂莢刺:(取象比類,刺破)活血消腫,托毒排膿。 56 枸骨葉:補益肝腎,強筋壯骨。 57 地榆:涼血止血。 58 槐花:涼血止血,治痔瘡。 59 錦雞兒:補肝腎,強筋骨。 60 菝葜:葉大而圓。祛風利濕,消腫止痛。 61 土茯苓(冷飯團):光葉菝葜(葉子比菝葜的細而長)的塊莖。清熱解毒,利濕。 62 雞屎藤:葉子揉碎有雞屎的味道。消食導滯。 63 半夏:有毒,生姜解半夏的毒。燥濕化痰,降逆止嘔。半夏與秫米同用治療久病不寐(久病不寐夏秫米)。 64 黃精:滋陰益精,補脾益氣。辟谷之人所吃。 65 五倍子:澀,收斂。(此圖由湘中大本草聯(lián)盟陳老師提供) 66 鼠婦:治療扁平疣。 67 無花果枝葉:外洗,治痔瘡。 68 佩蘭:芳香化濕。 69 龍葵:清熱解毒。 70 連翹:瘡家圣藥。疏散風熱,清熱解毒,消腫散結。 71 桔梗:宣肺,祛痰,利咽,排膿。藥性上行。治療瘡瘍久不愈:黃芪,桔梗和甘草。 72 川楝子(金鈴子):行氣止痛,殺蟲。 73 苦楝皮:殺蟲,療癬。 74 蔓荊子:疏散風熱,清利頭目?!爸T子皆降,唯蔓荊子、蒼耳子獨升”。 75 鬼針草:降血壓。 76 金蕎麥(鐵甲將軍):清熱解毒,排膿去瘀。治肺癰。 77 雷公藤(斷腸草):有劇毒,祛風除濕,活血通絡。 78 丹皮:洛陽牡丹花,安徽牡丹皮。清熱涼血,活血化瘀。 79 海金沙:孢子,利尿通淋。 80 白前:中空似氣管,入肺經,化痰止咳,降氣平喘。 81 女貞子:補腎陰。清補,不膩。 82 墨旱蓮:莖折斷處出黑汁。補腎陰,清補之品,不上火。常跟女貞子同用。 83 木瓜:貼梗海棠的果實。 84 蒼術:燥濕健脾。二妙散,蒼術黃柏。 85 白術:補氣健脾。 86 金櫻子(糖罐子):澀腸止瀉。 87 青蒿:清虛熱,解暑熱,清濕熱,治瘧疾。 88 紅棗:補氣健脾,養(yǎng)血安神。與生姜同用,“表證得之,調和營衛(wèi);里證得之,調和脾胃”。 89 蟬蛻:疏散風熱,利咽開音,透疹。治嬰兒夜哭不寧。 90 決明子(草決明):清肝明目。決明子與荷葉、山楂一起泡茶喝有降血脂的功效,但決明子一定要煮熟。 91 馬齒莧:清熱解毒。 92 南蛇藤:民間祛風濕。 93 萹蓄:利尿通淋。 94 五加:祛風濕,補肝腎,強筋骨。徐靈胎:寧得五加一把,不要金玉滿車。 95 薏苡仁:利水滲濕,健脾止瀉,防治腫瘤。 96 臭牡丹:祛風,治頭痛,效果可能比天麻好。 97 杠板歸:葉面呈三角形。清熱解毒,利水消腫。用治毒蛇咬傷。 98 雞血藤:補血行血,舒筋活絡。 99 白花蛇舌草:清熱解毒。 100 橘皮:理氣健脾,燥濕化痰。橘葉,疏肝行氣,消腫解毒。橘絡:通絡化痰,順氣止血。橘核:理氣,散結。 101 八棱麻:別名接骨草?;钛铕觯庸?,用于各種跌打損傷。俗話說“打得地上爬,只怕八棱麻”。可與石菖蒲一起局部外敷。 102 節(jié)節(jié)草:疏散風熱,明目退翳。 103 紫金牛(矮地茶):止咳平喘,活血化瘀。 104 木芙蓉:清熱解毒。 105 玫瑰:疏肝理氣、活血調經。 106 浙貝:清熱化痰、消腫散結。 結語 平時去藥植園,差不多也可以看這些、講這些,現(xiàn)由譚雅琴同學整理了文字,感謝雅琴同學。我今配圖以拋磚引玉。不正確的地方,還望各位朋友指正?!饺?/p> |
|
來自: 昵稱26976625 > 《醫(yī)藥 養(yǎng)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