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大師王國維認為:古今成大事業(yè)、大學問者必經歷三重境界。第一重,“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第二重,“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重,“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逼渲?,第三重境界語出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這一經典詞句廣為流傳,至今仍常被引用,百度的名稱即出于此。 辛棄疾是一代詞宗,和蘇東坡并肩為宋詞的兩座巔峰,其地位相當于唐詩里的李白杜甫。人們喜歡把他列為豪放派的代表,其實他的婉約詞一點也不輸于柳永、李清照。不信請看他的一闕《摸魚兒》,寫得蕩氣回腸,百轉千回: 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惜春長怕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shù)!春且住。見說道、天涯芳草無歸路。怨春不語。算只有殷勤,畫檐蛛網,盡日惹飛絮。 長門事,準擬佳期又誤。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君莫舞。君不見、玉環(huán)飛燕皆塵土!閑愁最苦。休去倚危欄,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 還有如“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都是經典的婉約詞。 不像陸游詩詞并寫,辛棄疾專心寫詞。辛詞現(xiàn)存六百多首,是兩宋存詞最多的詞家。他的風格是多面的,他的題材更是廣泛的。 有憂國憂民、沉郁頓挫的愛國詞,如“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也有生機盎然、清麗樸素的田園詞,如“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fā)誰家翁媼?”。 蘇軾是曠世奇才,旗下有“蘇門四學士”;而辛棄疾在蘇的基礎上從內容、題材、意境等多方面都加以拓展,成就了“辛派”,旗下有辛派詞人:陳亮,劉過,劉克莊,劉辰翁,可否名為“辛門四學士”? 當然這樣說有點委屈陳亮,只是陳亮比辛小三歲,又的確和辛棄疾很像:南宋頂級的詞人,豪放任性,喜談兵,力主抗金等。陳亮和辛棄疾惺惺相惜,曾在江西上饒的鵝湖山相會,縱談國事、人生理想,被稱為“第二次鵝湖之會”。第一次鵝湖之會是朱熹與陸九淵,第二次朱熹因故沒參加,但他與辛棄疾之間仍然有著亦師亦友的情分。朱熹年長,是思想大家,可以為辛棄疾師長。朱熹去世時,當時韓侂胄政府宣布朱子理學為偽學,并禁止官員參加葬禮,但辛棄疾不管不顧,毅然前去哭祭朱熹:“所不朽者,垂萬世名,孰謂公死?凜凜猶生!”,可謂道義情深。 辛棄疾雖然以文更為著名,但他的個性其實一直豪俠尚武。文更著名也許是其天賦所在,豪俠尚武則是其性情所在。 用他自己的話說:吾本秦人真將種。辛棄疾祖居秦地,后遷至山東。公元1140年,辛棄疾出生于山東歷城,當時是金統(tǒng)治區(qū)。父親去世早,辛棄疾由祖父辛贊撫養(yǎng)。辛贊在金朝為官,但是“人在曹營心在漢”。在祖父的教育和影響下,辛棄疾的心里早早埋下了抗金復國的種子。 祖父去世后,辛棄疾組織了一批人馬加入到由農人耿京率領的抗金隊伍。由于不慎,誤交僧人義端,被義端偷走軍隊大印逃往金廷。辛棄疾單槍匹馬夜追損友,在通往金廷的路上截下大印,力斬惡僧。將功補過,能文能武的辛棄疾開始受到耿領導的賞識。為了和南宋朝廷取得聯(lián)系,辛棄疾被派南歸。然而當辛棄疾拿著朝廷嘉獎詔書歸隊時,發(fā)現(xiàn)耿領導已經被叛徒張安國殺害。辛棄疾怒不可遏,悍然率領五十輕騎突襲金營,從令宋人膽寒的金軍大營捉走張安國,在金兵一臉懵逼的注視下旋風般地疾馳而去。辛棄疾的這個壯舉堪比關羽萬軍中襲取上將顏良之首績,不可思議。縱覽戰(zhàn)史,像這種神話般的突襲似乎只此兩例。 辛棄疾就這樣以夢幻般的出場,開始了其在南宋的仕途生涯。然而,令人不解的是,辛棄疾既有此武功,為何沒有像岳飛那樣名揚宋金戰(zhàn)場? 答案是沒有機會。 當辛棄疾以突襲之名歸到南宋時,金主完顏亮氣勢洶洶的南侵也剛剛在采石磯被文弱書生虞允文擊敗,戰(zhàn)事暫時結束。于是高宗朝廷委任辛棄疾到地方任文職小官,從基層歷練。1163年,張浚北伐,辛棄疾沒能沾邊。原因應該是剛上臺的宋孝宗匆匆發(fā)動北伐,起用老帥張浚,根本想不到地方小官辛棄疾。張浚北伐不到一個月迅速潰敗,宋金再次議和。三年后,辛棄疾著名的抗金復國名策《美芹十論》出臺,而宋金此時正處于長達四十年的和平年代初期,辛棄疾和他的《美芹十論》無用武之地,被束之高閣。1206年,志大才疏的宰相韓侂胄北伐,或許過于自信,或許擔心辛棄疾搶功,韓相開始沒有重用辛棄疾做指揮,而在戰(zhàn)敗在即時,一再加官進爵,懇請辛棄疾出山挽救戰(zhàn)局??上В翖壖惨巡≈嘏P床,戰(zhàn)事還沒結束,辛棄疾在連喊數(shù)聲“殺賊”后溘然長逝,享年68歲。 雖然沒有機會在宋金戰(zhàn)場展露將才,但對內維穩(wěn)上,辛棄疾和王陽明一樣,為朝廷作過貢獻,展現(xiàn)了其將才的一面。如任江西安撫使,平定了茶寇之亂。任湖南安撫使時,辛棄疾還成功地創(chuàng)建了“飛虎軍”,只是沒有能像“岳家軍”那樣開赴前線、建功立業(yè)。同樣,是沒有機會,因為辛棄疾在創(chuàng)建了“飛虎軍”之后,馬上被朝廷調往江西。也許是朝廷不愿看到又一個岳飛出現(xiàn)吧? 總之,辛棄疾的金戈鐵馬無法出現(xiàn)在現(xiàn)實世界里,只能躍然于其氣壯山河的鏗鏘語句里。 “男兒到死心如鐵,看試手,補天裂?!?/p> “把吳鉤看了,欄桿拍遍,無人會,登臨意。” “夜半狂歌悲風起,聽錚錚、陣馬檐間鐵?!?/p> “將軍百戰(zhàn)身名裂。向河梁、回頭萬里,故人長絕。易水蕭蕭西風冷,滿座衣冠似雪。正壯士、悲歌未徹。” 最震撼的一首《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蓱z白發(fā)生。 辛棄疾的身后名有了,可他無法贏得生前名。他常自比李廣、廉頗,感嘆自己和李廣一樣難以軍功封侯,和廉頗一樣,壯士暮年,空有一身本領,難以施展。 他在《八聲甘州·故將軍飲罷夜歸來》中這樣寫道: 故將軍飲罷夜歸來,長亭解雕鞍。 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識,桃李無言。 射虎山橫一騎,裂石響驚弦。 落魄封侯事,歲晚田園。 射虎裂石是李廣的雄強剛猛,落魄封侯是李廣的凄涼晚景。對照自己,突襲金營是自己的驚天一擊,而一生終究沒有實現(xiàn)克復中原則是自己的無奈宿命。 他在《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這樣寫道: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氘斈?,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一句“憑誰問”倔強地道出了烈士暮年、壯志難酬的哽咽悲嘆。 辛棄疾一心主戰(zhàn),直搗黃龍、恢復故國的理想,可不是僅憑一腔熱血的盲目吶喊,而是深思熟慮、透析敵我之后作出的可行性結論。他在二十二歲前一直生活在金統(tǒng)治區(qū),經常受祖父指派,前去金中都(今北京)辦事,甚至曾經參加過金朝科舉考試,所以他對金朝的國事民情很了解,看出金朝的危機,尤其是蒙古正在強勢崛起。1174年,辛棄疾三十四歲,知任滁州。當年,辛棄疾上書朝廷,主張北伐,收復中原。并預言六十年后金朝將滅亡,宋朝面臨更大的憂患將是蒙古。如同文王卜卦,這個預言神奇般地應驗了。只是還差一步,他沒預見到、也許是不愿預見:他的故國南宋將在百年后也滅亡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