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多大年齡才算是老人,有沒有一個確切的答案。古代人受到生活條件所限,壽命也不是很長,活到六七十歲已經(jīng)算是高壽了,民間常有“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請自己去”的說法。那時候的人到了50歲,基本已經(jīng)算作老年人了。如今生活水平得以提高,平均壽命也有所延長,什么年齡才算是老年人,標準也就有了新的變化。 有人說女性45歲開始絕經(jīng),衰老也應(yīng)該從45歲開始,45歲后的有些女性或許會被貼上“老年人”的標簽。根據(jù)我國的退休年齡,女性55歲開始退休,也就有人認為55歲的人可以算作老年人。也不排除一些人更為積極,根據(jù)世衛(wèi)組織確定的標準,75到89歲之間才算作老年人,也就意味著75歲以后的人可以稱為老年人了。其實這三個年齡段都不是準確的時間點,世衛(wèi)組織和我國都對老年人做了更為確切的規(guī)定。 世衛(wèi)組織對老年人的劃分標準其實是從60歲就已經(jīng)開始了,只不過60歲-74歲的年齡為年輕老年人,75-89歲為老年人,90歲以上作為長壽老年人。盡管跟老年人分別貼上了不同的標簽,但無論標簽怎么貼都不能掩蓋,60歲就已經(jīng)是老年人的事實。而在我國《老年人權(quán)益保障法》第二條也指出“本法所稱老年人是指60周歲以上的公民”。 已經(jīng)到了60歲就不要再不接受自己就是老年人的事實,要知道老年人只是一個稱謂而已,并不能說明什么。如果真的能活到90歲,被稱為長壽老人,反而更值得高興了。不要覺得長壽是什么難事,長壽老人只是在生活方式上和一般人稍有不同而已。 人在年齡大了后,身體的各項性能就會慢慢老化,對社會和家庭所做的貢獻也會逐漸降低,有些老年人受到這種因素的影響總會有一種失落感。特別是在退休以后整天無所事事的情況下,就會讓老年人的想法變多,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孤獨,以及被“遺棄”的感覺。受到這種心態(tài)的影響,從精神到身體功能都會受到明顯影響,加速老年人的身體功能衰退,以至于使得壽命受到影響。而長壽老人無非就是有了一個更好的心態(tài)而已,在退休以后會給自己找點事兒干,哪怕是和別人多聊會兒天,多說會兒話,或者是參與到社區(qū)的公益活動中去,發(fā)揮自己剩余價值,這也使得他們的壽命無形中得到了延長。 從忙碌到悠閑,很多人老年人的生活會逐漸變得沒有規(guī)律性,睡覺時間不固定,起床時間不固定,一日三餐也不按時吃,沒有規(guī)律性的生活對老年人的健康也不利。而長壽老人的生活則是有規(guī)律的,不論是早睡早起還是一日三餐,甚至是每餐吃的什么食物,都能夠固定下來,這便有利于機體的正常運轉(zhuǎn),不會受到生物鐘紊亂的干擾。 年齡是劃分老年人的一個標準,但對每一個尋常人而言,這種年齡上的劃分實際上并沒有特殊的意義,只要能夠在有一個好的心態(tài),有一個規(guī)律的生活,即便老了又何妨,一樣能活得健康,活得長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