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時間情緒低落等于抑郁癥嗎?抑郁也許沒你想得那么容易,但也別忽視,學會調(diào)節(jié)低落情緒,預(yù)防抑郁是關(guān)鍵。 曾經(jīng)在大學上心理課的時候聽教授講了一個故事。他說他在執(zhí)教的這些年里,有一次上完課,有學生走到他面前,心事重重地問他:“教授,我擔心我得抑郁癥了?!苯淌诜磫?,“你為什么那么覺得呢?” 學生回答,進入冬季開始,因為馬上就要期末考試,學業(yè)壓力很大,所以他總是高興不起來,每天都覺得只想睡覺,不想起來上課。本來上課是很開心的一件事,但最近,他卻需要花很大的精力鼓動自己離開房間,做每天的日常。 教授問,“但你還是來上課了不是嗎?你還是和往常一樣把每天該做的事情都做完了,只是伴隨的情緒不佳。放心吧,你沒有得抑郁癥?!?/p> 從這個故事當中,我們可以看到,抑郁和情緒低落之間看似很接近,實際上隔了一堵厚厚的墻,兩者之間有本質(zhì)的區(qū)別。 01 初步區(qū)分抑郁和情緒低落 簡單來說,我們每個人,都會經(jīng)歷情緒低谷。尤其是對天生情緒感受豐富的人來說,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忽然因為一些可能自己都說不上來的瑣事感到情緒低落。 冬季來臨日照時間縮短、感冒生病、學業(yè)或工作壓力、情感問題……這些都是我們普通人情緒低落的來源。 在挫折發(fā)生時,我們雖然會有強烈的痛苦感受,但是我們依然可以支撐自己進行每天的日?;顒?。就算是短時間內(nèi)灰心失望,我們也可以在一兩周內(nèi)又恢復到往日的正常生活。 這就是普通人與情緒低落之間的正?;幽J?。 但是,一旦你的情緒開始影響你的日常生活,讓你無法履行自己的工作和義務(wù),無法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健康時,你就有可能患上了抑郁癥。 抑郁癥并不可怕,它是非常常見的精神疾病。在全球,每年有2.6億人受到抑郁癥的影響,但僅有三分之一的患者求助于醫(yī)生配合治療。 如果你或身邊的人也有抑郁癥,別擔心,科學家和心理醫(yī)生有許多對付抑郁癥的方法,盡早配合治療,你就可以康復。 02 抑郁癥究竟是什么樣? 一個抑郁癥患者可能幾乎每天都覺得難過、覺得生活失去希望,他不再能從平日里喜愛的活動中感受到快樂,他可能伴有睡眠問題,要么是成天只想睡覺,要么是嚴重睡眠不足,普通的活動都會讓他覺得極其費力,做任何事情時,注意力都難以集中。在比較嚴重的情況下,他還會時不時有自殘、自殺、和有關(guān)于死亡的念頭。 一般來說,對于以上癥狀的滿足個數(shù)越多,抑郁癥就越嚴重。 03 人為什么會得抑郁癥? 抑郁癥并不是一個單獨的因素導致的,它是在許多內(nèi)環(huán)境和外環(huán)境之間的互動、影響下產(chǎn)生的。 比如說,人生壓力事件就是一個可能引發(fā)抑郁癥的外環(huán)境因素。遭受虐待、感情破裂、失去父母,這些都可以讓人面臨抑郁的風險。 但是,經(jīng)歷同樣壓力事件的人并不都會得抑郁癥,顯然,環(huán)境并不是決定性因素,另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個人的基因。擁有患有抑郁癥的直系親屬會讓你的抑郁癥風險增加三倍。 并不是說我們身體里有一個專門負責抑郁癥的基因,主要原因可能還是和人的性情有關(guān)。比如說,內(nèi)向、神經(jīng)癥性格的人會更容易患上抑郁癥,而人的性格主要是由基因和早期環(huán)境導致的。 想象一個孩子,它的父母有內(nèi)向、和高神經(jīng)質(zhì)性格特征,那它自然也就遺傳到了這樣的性格特征,又因為它從小成長的環(huán)境中,父母看待事情的方法都比較悲觀,耳濡目染下,孩子也很難對事物有積極的看法,它自然會有更高的抑郁癥風險。 許多人會把抑郁癥說成是“不堅強”,認為一個人對自己的情緒和想法有著完全的掌控,甚至認為抑郁癥患者是無病呻吟。 這種想法的出現(xiàn)源于對抑郁癥的認識缺失,抑郁癥雖然是精神疾病,但是它也有生理基礎(chǔ)。也就是說,抑郁癥患者的大腦是真真切切的生病了。 科學家比較了普通人的大腦和抑郁癥患者的大腦,發(fā)現(xiàn)抑郁癥患者的大腦有結(jié)構(gòu)上的變化,同時,他們的大腦處理化學物質(zhì)的方式也和普通大腦不一樣。 04 抑郁癥對大腦有何影響? 受抑郁癥最大影響的三個腦區(qū)分別是:海馬體,杏仁核,和前額葉皮質(zhì)。 海馬體負責長期記憶的形成,還負責管理一個叫做皮質(zhì)醇的荷爾蒙。可以簡單地把皮質(zhì)醇理解為“壓力荷爾蒙”,因為它會在我們經(jīng)歷生理和心理壓力時大量分泌。抑郁癥就是一段心理壓力時期,所以皮質(zhì)醇會在抑郁癥期間大量分泌。 過量的皮質(zhì)醇就像一種毒藥,會殺死神經(jīng)元細胞。正常情況下,神經(jīng)元細胞會不斷從海馬中一個叫做齒狀回的結(jié)構(gòu)中長出,從而保證你永遠可以產(chǎn)生新的記憶。但是在抑郁癥患者中,過量的皮質(zhì)醇殺死了海馬中的神經(jīng)元細胞,結(jié)果就導致抑郁癥患者的海馬比普通人的要小得多,這也就造成了抑郁癥患者的記憶問題。 大量分泌的皮脂醇不僅會殺死海馬中的細胞,還會影響前額葉皮質(zhì)的腦細胞。前額葉皮質(zhì)就位于我們額頭下面,它負責高級認知功能,比如做決策和情緒控制。過量皮脂醇也會讓前額葉皮質(zhì)“縮水”,于是,包括情緒管理的各種高級認知功能也會受到影響。 杏仁核參與了我們的負面情緒反應(yīng),當你看恐怖片時,杏仁核就會非?;钴S。抑郁癥患者的杏仁核要比普通人的大很多,這還是因為高水平的皮脂醇導致的。變大的杏仁核也比普通人的杏仁核更加活躍,隨之而來的就是對恐懼和焦慮情緒非常易感,抑郁情緒也就由此產(chǎn)生。 可見,無論是縮小的海馬、前額葉皮層還是變大的杏仁核,都是因為皮脂醇水平紊亂引起的。要知道,在普通人體內(nèi),皮質(zhì)醇的水平會隨著一天的時間變化而浮動,早上起床后皮質(zhì)醇水平會達到最高值,然后在晚上臨近睡覺前會下跌。 而在抑郁癥病人中,皮質(zhì)醇水平的浮動是異常的,總體會偏高一些。 05 如何降低皮質(zhì)醇水平? 既然了解了高水平的皮質(zhì)醇是抑郁癥背后的原因,那就可以從降低皮質(zhì)醇入手,來緩解抑郁癥狀。實際上,抗抑郁藥物的確能夠降低抑郁癥患者體內(nèi)的皮質(zhì)醇水平。 但我們也需要明確,如果你懷疑自己可能有抑郁癥,就需要立刻就醫(yī),目前為止,藥物治療還是有必要的,但需要在醫(yī)生指導下用藥才安全。如果你只是覺得自己最近精神狀態(tài)不好,有點小憂愁,很難開心起來,那可以先試試自我調(diào)整。 無論你是抑郁癥患者還是暫時情緒狀態(tài)不好,都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式降低皮質(zhì)醇,保護大腦中的神經(jīng)元免受高水平皮質(zhì)醇的危害。 研究發(fā)現(xiàn),相比只服用抗抑郁藥物的患者,服用抗抑郁藥物的同時有規(guī)律地進行瑜伽練習的患者更有可能得到明顯的改善。 在那些沒有接受藥物治療只練習瑜伽的患者和普通人中,血清中的皮質(zhì)醇水平也有下降,且下降的程度與抑郁癥狀的改善相關(guān)。 2.有氧運動 除了瑜伽之外,各種有氧運動也都能改善抑郁癥狀。重要的是,參與運動并且長期堅持運動。 如果你沒有運動習慣,你可以從每天 30 分鐘,一周三次的有氧運動或瑜伽開始,然后慢慢增加運動時間和頻率??傮w來說,每次運動 45 分鐘,每周運動 3~5 次對于壓力的改善最為顯著。 3.改善飲食習慣 多吃抗氧化食物,比如新鮮的水果蔬菜,以及含有豐富抗氧化物莓果類水果,黑巧克力也是出了名的富含抗氧化物。 另外,發(fā)酵類食物也有助于抗壓。長期多食用酸奶、奶酪、韓國泡菜等食物都可以對神經(jīng)細胞產(chǎn)生保護作用,減少皮質(zhì)醇對于腦細胞的損害。 還需要盡量避免攝入精致碳水,也就是我們平時說的高糖食物,比如說各種甜品、糖果、總之是那些你看著就很有食欲的零食,都會損害大腦。 如果你聽過“難過時吃點甜會開心”的說法,千萬別相信,那是個謬論??茖W家通過實驗告訴我們,吃甜食并不會讓人快樂,相反它會讓你覺得更加疲憊、注意力更渙散、而且很多人吃完以后還有滿滿的負罪感。 所以,多吃新鮮蔬果、發(fā)酵食物、少吃甜品你就能越吃越快樂。 4.冥想 最后,冥想是許多心理醫(yī)生都會給抑郁癥患者開的“處方藥”。冥想可能是你能想到的性價比最高的情緒改善和治療方式了。 冥想很容易入手,因為互聯(lián)網(wǎng)的發(fā)達,你只需要在家坐著下個 app 就可以學習到正確的冥想方法。 冥想對大腦有保護作用,可以改善情緒,安撫過激的杏仁核,并且強化前額葉皮質(zhì)對于情緒的管理能力。 在抑郁癥患者中,每天進行 20-30 分鐘的冥想練習就可以顯著改善抑郁情緒,而對于普通人來說,堅持每天 10 分鐘的冥想練習就足以感受到它給你生活多方面帶來的改善。所以,如果你還沒有開始冥想,趕緊嘗試一下。 06 總結(jié) 階段性的情緒低落是幾乎每個人都會感受到的正常情緒變化,只有當?shù)吐淝榫w影響了你的日常生活時,你才有可能患上了抑郁癥。 抑郁癥并不是“不堅強”,而是因為大腦生病了。抑郁癥有一定的遺傳因素,內(nèi)向性格和神經(jīng)質(zhì)性格都會讓人更容易患上抑郁癥。 皮質(zhì)醇水平紊亂是抑郁癥的一個機理。長期暴露于過高的皮質(zhì)醇水平會損害神經(jīng)元細胞,導致腦細胞死亡。 長期進行有規(guī)律的瑜伽和有氧運動,多吃抗氧化食物,少攝入高糖食物,冥想練習都是有效的緩解抑郁癥狀和改善情緒、降低抑郁癥風險的手段。 參考文獻(點擊滑動查看) 1. Klein, D. N., Kotov, R., & Bufferd, S. J. (2011). Personality and depression: explanatory models and review of the evidence. Annual review of clinical psychology, 7, 269. 2. Thirthalli, J., Naveen, G. H., Rao, M. G., Varambally, S., Christopher, R., & Gangadhar, B. N. (2013). Cortisol and antidepressant effects of yoga. Indi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55(Suppl 3), S405. 3. Ioannis D. Morres, Antonis Hatzigeorgiadis, Afroditi Stathi, Nikos Comoutos, Chantal Arpin-Cribbie, Charalampos Krommidas, Yannis Theodorakis. Aerobic exercise for adult patients with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in mental health service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Depression and Anxiety, 2018; DOI: 10.1002/da.22842 4. Konstantinos Mantantzis, Friederike Schlaghecken, Sandra I. Sünram-Lea, Elizabeth A. Maylor. Sugar Rush or Sugar Crash? A Meta-Analysis of Carbohydrate Effects on Mood. Neuroscience & Biobehavioral Reviews, 2019; DOI: 10.1016/j.neubiorev.2019.03.016 5. Shuang Bai, Wenliang Guo, Yangyang Feng, Hong Deng, Gaigai Li, Hao Nie, Guangyu Guo, Haihan Yu, Yang Ma, Jiahui Wang, Shiling Chen, Jie Jing, Jingfei Yang, Yingxin Tang, Zhouping Tang. Efficacy and safety of anti-inflammatory agents for the treatment of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s. Journal of Neurology, Neurosurgery & Psychiatry, 2019; jnnp-2019-320912 DOI: 10.1136/jnnp-2019-320912 6. Kaiser Permanente. 'Only one-third of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depression start treatment: Likelihood of beginning treatment is especially low among ethnic and racial minorities and the elderly.' ScienceDaily. ScienceDaily, 8 February 2018. 7. <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8/02/180208141239.htm>. 8. Chekroud SR, Gueorguieva R, Zheutlin AB,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physical exercise and mental health in 1·2 million individuals in the USA between 2011 and 2015: a cross-sectional study. The Lancet Psychiatry. 2018;5(9):739-746. doi:10.1016/S2215-0366(18)30227-X. |
|
來自: 昵稱51072646 > 《A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