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鈞德先生的油畫藝術 是上海戲劇學院歷史上的一份驕傲 ▲《自畫像》 1963年 50 × 40cm 布上油畫 由上海戲劇學院參與主辦的“海派油畫大師陳鈞德藝術與文獻特展”,近期在上海劉海粟美術館展出。校黨委書記謝巍出席展覽開幕式。 “海派油畫大師” 正可謂高度評價了陳鈞德的藝術地位和成就 在陳鈞德先生病逝兩周年之際推出的這個特展,是一個運用新聞深度調(diào)查進行解讀的“可閱讀性”展覽,歷經(jīng)了長時間的打造。 ▼展覽現(xiàn)場▼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劉海粟美術館館長鮑薇華說,陳鈞德成長于上海,成就于上海,上海是他真正的家園,其作品中大量主題來自上海的城市記憶。展覽以迄今為止最為全面展現(xiàn)陳鈞德作品和文獻的形式呈現(xiàn),正是對這位大師最好的緬懷。 陳鈞德是當代重要的油畫家、美術教育家,早年師從林風眠、劉海粟、關良、顏文樑等前輩,并長期執(zhí)教于上海戲劇學院。 任教期間,陳鈞德曾多次帶領學生去黃山、連云港、云南等地,在自然的氛圍中對學生進行言傳身教。他不屑于用刻板的知識去灌輸,也不去限制學生的個性和直覺,而是真誠地以自己的燭光去照亮學生的路。他總是教導學生藝術切忌模仿,要選擇一條屬于自己的路。 關于寫生,陳鈞德認為“簡而言之寫生即寫生命,沒有這一條,寫生的所有的意義都是很膚淺的”。在寫生過程中,他常與學生“同場競技”,且往往比學生更加迷戀寫生。在休息時他也經(jīng)常與學生聊天講故事,同學生赤誠相見、教學相長。不僅是外出寫生,在日常課堂教學中,他傳授的從不止是知識和技巧,更有藝術精神和美學主張。在教學過程中,他也從未停止藝術探索,總是在探尋新題材、新視覺的表達,既研究技法、鉆研理論,也思考美學意義及藝術人生?;赝壬慕虒W生涯,他注重因材施教,給學生充分發(fā)展的空間,鮮明的教學風格非常值得新一代年輕教師借鑒與思考。 本次展覽,全面展示了這位海派油畫大師60多年的創(chuàng)作生涯,遴選了他在不同時期的代表性繪畫作品。 這是四十多年前參加“上海十二人畫展”引起轟動的《有過普希金銅像的街》 ▲《有過普希金銅像的街》 1977年 50×70cm 布面油畫 這是1980年參加“劉海粟、顏文樑、關良、陳鈞德四人展”的兩幅原作 這是在全國美展獲獎并被評論為“品格極高”的《日映嵐光輕鎖翠》 ▲《日映嵐光輕鎖翠》 2008年 120×120cm 布面油畫 這是充滿藍色夢幻調(diào)子的《蒙馬特高地圣心教堂》 ▲ 《蒙馬特高地圣心教堂》 1999年 100×100cm 布面油畫 這是在上海首次露面的陳鈞德巔峰之作《夢境》 ▲ 《夢境》2011年 200X300cm 布上油畫 這場展覽尤為引人關注的是,全場以深度新聞調(diào)查的手法發(fā)掘和呈現(xiàn)了陳鈞德60余年勇于鉆研現(xiàn)代主義藝術的理想、膽魄和獻身精神,讓觀眾看到一個藝術青年成長為一代油畫大師的卓絕旅程。 ▼展覽現(xiàn)場▼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在展覽開幕后的學術交流活動中,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給予陳鈞德繪畫藝術和文獻以高度評價,贊譽陳鈞德的繪畫代表了“海派繪畫的一座新高峰”。 展覽期間,上海戲劇學院舞臺美術系副主任曲豐國老師,在劉海粟美術館為學生上了一堂別開生面的課程思政公開課。上海戲劇學院黨委副書記胡敏,副院長劉慶同師生們一起聆聽了這堂課。 這堂課程思政公開課以“人,因理想而存在——海派藝術大師陳鈞德的藝術信仰”為題,結(jié)合展覽詳細介紹了陳鈞德先生對自然、對藝術、對教學的觀念與態(tài)度,揭示其創(chuàng)作的時代背景與精神內(nèi)涵。 陳鈞德先生生前一直教導學生:要做一個熱愛生活、勤于耕耘、堅守理想的人。 我的生命只為藝術燃燒! 曲豐國老師在授課中表示,我們今天在陳鈞德先生的作品和文獻面前深切地感受到他巨大的人格和生命魅力,感受到他對生命的依戀和對人、花木、街道的無限懷戀,這就是精神永存、藝術永恒的無悔人生。 ▲《勿忘我》 布面油畫 120×120cm 2019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