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方常見疾病治癥:中風(中醫(yī)) 【治病策略】 1、基本中風: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陽浮者,熱自發(fā),陰弱者,汗自出。嗇嗇惡寒,淅淅惡風,翕翕發(fā)熱,鼻鳴干嘔者,桂枝湯主之。 2、太陽中風:有汗,怕冷,頭痛,有點發(fā)燒,肌肉有些酸痛,脈浮,桂枝湯。 3、中風項背強:太陽病,項背強幾幾,反汗出惡風者,桂枝加葛根湯主之。 痙病中風:太陽病其證備,身體強,幾幾然,脈反沉遲,此為痙,栝蔞桂枝湯主之。 4、濕家中風:病者一身盡疼,發(fā)熱日晡所劇者,此名風濕,此病傷于汗出當風,或久傷取冷所致也??膳c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 5、風濕相搏:傷寒八九日,風濕相搏,身體煩疼,不能自轉(zhuǎn)側(cè),不嘔不渴,脈浮虛而澀者,桂枝附子湯主之。若其人大便堅,小便自利者,桂枝附子去桂加白術(shù)湯主之。 6、風濕相搏到關(guān)節(jié):風濕相搏,骨節(jié)煩疼,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者,甘草附子湯主之。 【辯證診斷】 1、五臟風寒證狀及死候表
【辯證治則】 1、肺中風,喘,身重或腫,熱氣上騰到腦部,也會暈眩,有時走路會摔倒,臨證用方如小青龍湯。 2、心中風: (1)中風波及到心臟,風主火,心是火臟,風又是陽邪,兩陽相爭,所以要翕翕發(fā)熱。熱傷氣,所以人不能起。黃芪、防風以泄風(師用防己黃芪湯)。 (2)心懸,想吃但是一吃就吐,胃狀熱,狀火食氣,大黃甘草湯降逆。 (3)心中風,但得偃臥,不得傾側(cè)。 3、脾中風: (1)脾藏主濕,風中肌肉,內(nèi)應(yīng)于脾,翕翕發(fā)熱,鼻鳴,干嘔,桂枝湯證 (2)腹為足太陰部分,風中脾藏,里濕應(yīng)之,風濕相搏,故腹中煩重。風淫于上,吸水濕上行,肺氣為之阻塞,故皮目瞤瞤而短氣。此證濕邪不流關(guān)節(jié)而入于里,輕則為風濕,重則為風水。風邪吸于上,則濕邪壅于腹部而不行,非去其上之所吸,則下部之壅濕不去,越婢加術(shù)湯。 4、腎中風 (1)腎中風,踞而腰痛 (2)視脅左右,未有黃色,如餅粢大者可療,急灸腎俞百壯。若齒黃赤。鬚發(fā)直,面土色者,不可復(fù)療。 5、寸口脈,輕按而得緩脈,緩則為虛,失血之候,中風之兆也。非傷寒之中風,乃手足癱瘓不仁之中風也。 (1)輕者:邪自外中于經(jīng)脈,則身癢而發(fā)隱疹。隱疹者,隱隱而發(fā)之疹也。即謂之風疹,俗稱“蕁麻疹”者也。此乃輕者,發(fā)散可愈。 (2)甚者:不僅衛(wèi)榮虛損,心氣亦不足者,則病邪陷內(nèi)中臟,發(fā)為胸滿短氣危急之證,風引湯。風引湯,除熱癱癇,邪風入內(nèi),致胸滿短氣,則熱從內(nèi)生,甚則手足瘈疭。其證休作有時,即所謂癱癇。癱乃癱瘓之謂,癇乃病之間發(fā)也。 6、肺中風: (1)脈浮、身重、汗出惡風,防己黃芪湯:防己一兩,甘草半兩(炒),白術(shù)七錢半,黃芪一兩一分(去蘆) 生姜四片,大棗一枚; (2)如不治,身疼,發(fā)熱,日晡所劇,麻杏薏甘湯:麻黃(去節(jié))半兩(湯泡)甘草一兩(炙)薏苡仁半兩 杏仁十個(去皮尖,炒); (3)再不治,表陽日痹,寒水陷于皮中,乃變?yōu)橐簧硐つ[之風水,越婢湯:麻黃六兩 石膏半斤 生姜三兩 大棗十五枚 甘草二兩 (4)肺中風,偃臥而胸滿短氣,冒悶汗出。 7、肝中風: (1)肝為藏血之藏,而主一身之筋節(jié),所謂中風者,亦血虛生風之類。 (2)肝藏血虛,則風動于上而頭目瞤 ,此證仲師無方治,當用熟地以補血,潞參以補氣,重用龍骨、牡蠣以鎮(zhèn)之,其效至速,萬不可疏風破氣。 (3)結(jié)于脅下,兩脅痛,行常傴,則血弱氣盡,小柴胡湯證 (4)風勝則燥,燥氣薄于脾藏則腹痛,食甘稍緩,故令人嗜甘,此「先予小建中湯,不差者與小柴胡湯」之證也。 (5)風燥而血不養(yǎng)筋,故兩臂不舉,血虛于下,風勝于上,故舌本燥(《內(nèi)經(jīng)》肝中于風,嗌干)。風勝而氣郁,故善太息。 (6)肝中風,但踞坐,不得低頭。 8、(1)因風寒而喘者: A、無里熱、無里寒,是麻黃湯證。 B、有里熱,大青龍湯。 C、有里寒,小青龍湯。 (2)下后微喘者,桂枝加厚樸杏仁湯證。 (3)喘而汗出者、下利,葛根黃芩黃連湯。 (4)汗出而喘,無大熱、無下利,麻杏石甘湯。 (5)汗后津液不足,飲水多而喘者,是五苓散證。 9、
【辯證比較】 1、風寒發(fā)汗有五法(不同病位): 麻黃湯汗在皮膚,乃外感之寒氣; 桂枝湯汗在經(jīng)絡(luò),乃血脈之精氣; 葛根湯汗在肌膚,乃津液之清氣; 大青龍湯在胸中,乃內(nèi)擾之陽氣; 小青龍湯在心下,乃內(nèi)蓄之水氣。 【經(jīng)典回顧】 太陽中風: 1、太陽病,發(fā)熱,汗出,惡風,脈緩者,名為中風。 2、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陽浮者,熱自發(fā),陰弱者,汗自出。嗇嗇惡寒,淅淅惡風,翕翕發(fā)熱,鼻鳴干嘔者,桂枝湯主之。 3、中風發(fā)熱,六七日不解而煩,有表里證,渴欲飲水,水入則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4、傷寒五六日,中風,往來寒熱,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食,心煩喜嘔,或胸中煩而不嘔,或渴,或腹中痛,或肋下痞鞭,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存微熱,或咳者,小柴胡湯主之。 5、傷寒中風,有柴胡證,但見一證便是,不必悉具。 6、太陽病中風,以火劫發(fā)汗,邪風被火熱,血氣流溢,失其常度。兩陽相熏灼,其身發(fā)黃。陽盛則欲衄,陰虛小便難。陰陽俱虛竭,身體則枯燥,但頭汗出,劑頸而還,腹?jié)M微喘,口干咽爛,或不大便,久則譫語,甚者至噦,手足躁擾,捻衣摸床;小便利者,其人可治。 7、太陽中風,下利,嘔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漐漐汗出,發(fā)作有時,頭痛,心下痞鞭滿,引脅下痛,嘔即短氣,汗出,不惡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棗湯主之。 8、傷寒中風,醫(yī)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數(shù)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鳴,心下痞鞭而滿,干嘔,心煩不得安。醫(yī)見心下痞,謂病不盡,復(fù)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熱結(jié),但以胃中虛,客氣上結(jié),故使鞭也,甘草瀉心湯主之。 其它五經(jīng)中風: 1、陽明病,若能食,名中風;不能食,名中寒。 2、陽明中風,口苦,咽干,腹?jié)M微喘,發(fā)熱惡寒,脈浮而緊,若下之,胃中空虛,客氣動隔。 3、陽明中風,脈弦浮大,而短氣,腹?jié)M,脅下及心痛,久按之氣不通,鼻干不得汗,嗜臥,一身及目悉黃,小便難,有潮熱,時時噦,耳前后腫,刺之稍差,病過十日,外不解,脈續(xù)弦者,與小柴胡湯。脈但浮,無余證者,與麻黃湯。若不尿,腹?jié)M加噦者,不治。 4、少陽中風,兩耳無所聞,目赤,胸中滿而煩者,不可吐、下,吐、下則悸而驚。 5、太陰中風,四肢煩疼,陽微陰澀而長者,為欲愈。 6、少陰中風,脈陽微陰浮者,為欲愈。 7、厥陰中風,脈微浮,為欲愈,不浮,為未愈也。 五臟中風: 1、黃帝曰:五藏之中風奈何?岐伯曰:陰陽俱感,邪乃得往。 2、以春甲乙傷于風者為肝風,以夏丙丁傷于風者為心風,以季夏戊己傷于邪者為脾風,以秋庚辛中于邪者為肺風,以冬壬癸中于邪者為腎風。風中五臟六腑之俞,亦為臟腑之風,各入其門戶,所中則為偏風。 3、帝曰:五臟風之形狀不同者何?愿聞其診,及其病能。岐伯曰: 4、(1)肺風之狀,多汗惡風,色皏然白,時咳短氣,晝?nèi)談t差,暮則甚,診在眉上,其色白。 (2)心風之狀,多汗惡風,焦絕善怒嚇,赤色,病甚則言不可快,診在口,其色赤。 (3)肝風之狀,多汗惡風,善悲,色微蒼,噎干善怒,時憎女子,診在目下,其色青。 (4)脾風之狀,多汗惡風,身體怠墮,四支不欲動,色薄微黃,不嗜食,診在鼻上,其色黃。 (5)腎風之狀,多汗惡風,面龐然浮腫,脊痛不能正立,其色炲,隱曲不利,診在肌上,其色黑。 (6)胃風之狀,頸多汗,惡風,食飲不下,膈塞不通,腹善脹,失衣則?脹,食寒則泄,診形瘦而腹大。 (7)首風之狀,頭面多汗,惡風、當先風一日,則病甚,頭痛不可以出內(nèi),至其風日,則病少愈。 (8)漏風之狀,或多汗,常不可單衣,食則汗出,甚則身汗,喘息惡風,衣常濡,口干善渴,不能勞事。 (9)泄風之狀,多汗,汗出泄衣上,口中干,上漬其風,不能勞事,身體盡痛,則寒。 5、肺中風者,口燥而喘,身運而重,冒而腫脹。 6、肝中風者,頭目瞤,兩脅痛,行常傴,兩臂不舉,舌本燥,令人嗜甘。 7、心中風者,翕翕發(fā)熱,不能起,心中饑,食即嘔吐。 8、脾中風者,翕翕發(fā)熱,形如醉人,腹中煩重,皮目瞤瞤而短氣。 9、肝傳之脾,病名曰脾風,發(fā)痹,腹中熱,煩心,出黃。 10、帝曰:有病龐然有水狀,切其脈大緊,身無痛者,形不瘦,不能食,食少,名為何病?岐伯曰:病生在腎,名為腎風,腎風而不能食,善驚,驚已,心氣痿者死。 11、帝曰:有病腎風者,面胕痝然,壅害于言,可刺不?岐伯曰:虛不當刺,不當刺而刺,后五日其氣必至。 12、假令心病,何以知中風得之?然∶其色當赤。何以言之?肝主色,自入為青,入心為赤,入脾為黃,入肺為白,入腎為黑。肝為心邪,故知當赤色也。其病身熱,脅下滿痛,其脈浮大而弦。 13、然∶假令心病,中風得之為虛邪,傷暑得之為正邪,飲食勞倦得之為實邪,傷寒得之為微邪,中濕得之為賊邪。 14、(肺)氣盛有余,則肩背痛風寒,汗出中風,小便數(shù)而欠。氣虛則肩背痛寒,少氣不足以息,溺色變。 15、風氣循風府而上,則為腦風,風入系頭,則為目風,眼寒。飲酒中風,則為漏風。入房汗出中風,則為內(nèi)風。新沐中風,則為首風。久風入中,則為腸風,飧泄。外在腠理,則為泄風。 婦人中風: 1、問曰:新產(chǎn)婦人有三病,一者病痙,二者病郁冒,三者大便難,何謂也?師曰:新產(chǎn)血虛、多出汗、喜中風,故令病痙;亡血復(fù)汗、寒多,故令郁冒;亡津液,胃燥,故大便難。 2、婦人中風,發(fā)熱惡寒,得之八九日,經(jīng)水適來,熱除而脈遲身涼,胸脅下滿,如結(jié)胸狀,譫語者,此為熱入血室也,當刺期門,隨其實而瀉之。 3、婦人中風,七八日續(xù)得寒熱,發(fā)作有時,經(jīng)水適斷者,此為熱入血室,其血必結(jié),故使如瘧狀,發(fā)作有時,小柴胡湯主之。 4、產(chǎn)后中風,續(xù)之數(shù)十日不解,頭微痛,惡寒,時時有熱,心下悶,干嘔汗出,雖久,陽旦證續(xù)在耳,可與陽旦湯。 5、產(chǎn)后,中風發(fā)熱,面正赤,喘而頭痛,竹葉湯主之。 其它: 1、夫風之為病,當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為痹。脈微而數(shù),中風使然。 2、寸口脈遲而緩,遲則為寒,緩則為虛;榮緩則為亡血,衛(wèi)緩則為中風。邪氣中經(jīng),則身癢而癮疹;心氣不足,邪氣入中,則胸滿而短氣。 3、風氣循風府而上,則為腦風,風入系頭,則為目風,眼寒。飲酒中風,則為漏風。入房汗出中風,則為內(nèi)風。新沐中風,則為首風。久風入中,則為腸風,飧泄。外在腠理,則為泄風。 4、帝曰:乳子中風熱喘嗚肩息者,脈何如?岐伯曰:喘嗚肩息者,脈實大地。緩則生,急則死。 5、帝曰:夫病溫瘧與寒瘧,而皆安舍,舍于何臟?岐伯曰:溫瘧者,得之冬中于風,寒氣藏于骨髓之中,至春則陽氣大發(fā),邪氣不能自出,因遇大暑,腦髓爍,肌肉消,腠理發(fā)泄,或有所用力,邪氣與汗皆出,此病藏于腎,其氣先從內(nèi)出之于外也。如是者,陰虛而陽盛,陽盛則熱矣。衰則氣復(fù)反入,入則陽虛,陽虛則寒矣。故先熱而后寒,名曰溫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