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底下最心疼你的人,除了你自己之外就是你的父母了。他們到了退休的年紀,原本可以在家安享晚年,可是知道子女上班忙,還要照看孩子,擔心孩子吃不消,就會主動幫子女照看孩子。 父母幫忙帶孩子,是情分不是義務。有些年輕人對于父母幫自己帶孩子這件事心存感激,總是會想辦法補償自己的父母。也有一些人覺得父母幫忙帶孩子是理所應當?shù)氖?,但凡孩子出現(xiàn)一點問題,就會責怪到父母的身上。 社會調(diào)查中心聯(lián)合問卷網(wǎng)曾經(jīng)做過一份數(shù)據(jù)調(diào)查,他們訪問了1943名有孩子的家長。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53.7%的受訪者稱家中的小孩是公公婆婆幫帶的,有41%的家庭是岳父岳母幫帶的。 在這份調(diào)查問卷中,還有這樣一個問題,你認為父母是不是應該幫子女帶孩子?這個答案讓人非常意外,竟然有42.7%的人認為父母幫帶孩子是理所應當?shù)模挥?0%左右的人不這樣認為。 看到這份調(diào)查結(jié)果我們也可以理解了,為什么父母幫帶孩子的過程中,很多年輕人會漸漸失去感恩之心,讓父母傷心失望。 我的鄰居李阿姨在城里幫女兒帶孩子已經(jīng)10年了,前兩天她從城里回到了鄉(xiāng)下。李阿姨說,自己這輩子做過最后悔的決定就是去城里幫女兒帶孩子。如果有重來一次的機會,自己卻不會再去攬這個責任。 李阿姨家里只有一個女兒,從小李阿姨的女兒照顧有加。后來女兒結(jié)了婚,跟女婿在城里居住,李阿姨擔心女兒在城里吃不到新鮮蔬菜,每次女兒回家,她都會把菜園子里最新鮮的蔬菜摘給女兒,把他們的后備箱塞得滿滿的。 后來李阿姨的女兒生了孩子,那段時間她的女婿正好工作比較忙,一直在出差,沒有辦法陪在她女兒的身邊。李阿姨的女兒有點產(chǎn)后抑郁,經(jīng)常一個人坐著就哭了。 她擔心女兒的身體熬壞,女兒出院后,她和老伴兒商量了一下,就來到了城里跟著女兒一起生活,幫女兒調(diào)理身體并幫她照看孩子。 李阿姨覺得女兒是自己身上掉下來的肉,她過得不好自己也不會開心。而且女兒和女婿的工作都比較忙,自己幫他們看一下孩子,他們的工作和生活都能輕松一些。 起初女婿對于李阿姨的到來還心存感激,他回家早的話,就會主動下廚做飯,減輕李阿姨的負擔。李阿姨也覺得自己的女婿非常懂事,她覺得自己的付出都很值得。 可是時間久了,所有的一切就都變了,女婿似乎把李阿姨的付出當成了理所當然,回家后也不像以前那么勤快,會幫忙洗菜做飯、打掃衛(wèi)生了。 回家之后他就坐在沙發(fā)上看電視,要么就看手機。每次女兒叫他干點事,他總說自己在處理公司的事。可明明,李阿姨看到他在玩手機游戲。 外孫的身體條件不太好,上了幼兒園之后經(jīng)常會生病。原本這是屬于孩子身體素質(zhì)的問題,有些小孩子小時候可能就是因為身體有些地方?jīng)]有發(fā)育完全,所以經(jīng)常會生病。 可是女婿卻把這件事怪罪到了李阿姨身上,他覺得是阿姨對孩子不上心,所以孩子才會生病,偶爾還會有意無意地抱怨幾句。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女婿看似不經(jīng)意的一句話,其實都深深扎在了李阿姨的心上。她也覺得非常委屈,這可是自己的親外孫,自己疼他都來不及,怎么可能故意不好好照顧他,讓他生病。 而且讓她覺得難過的是,女婿不僅會在家抱怨,即使當著外人的面,他也經(jīng)常抱怨自己照顧不好小外孫。 有一次他的幾個同事來家里吃飯,李阿姨忙前忙后后幫他們張羅了一桌子菜。吃飯時,同事看到他們家的小孩非常瘦,就半開玩笑地說了一句:你家孩子怎么看起來有點營養(yǎng)不良?你是不是“虐待”人家了? 正常人聽到這句話都知道是在開玩笑,隨便找一句話帶過去就可以了??墒抢畎⒁痰呐瞿樕珔s變了,他盯著李阿姨用埋怨的口吻說道:還不是怪他姥姥沒看好。 從孩子出生到上幼兒園,自己一直在盡心盡力地照顧孩子。晚上孩子起夜,女婿一直在睡夢中,是她和女兒起來喂孩子吃奶粉、換尿布。 自己照看了孩子這么多年,就算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吧,現(xiàn)在因為孩子身體瘦弱一點,就說是自己沒有照顧好,這種委屈讓李阿姨差點流下眼淚。但因為當時有外人在,李阿姨硬生生把眼淚憋了回去。 女兒也知道母親不容易,聽到丈夫如此抱怨,她也替母親不值,時常跟丈夫吵架。 雖然經(jīng)常受到女婿的抱怨,但是考慮到孩子需要人照顧,李阿姨一直忍氣吞聲。終于熬到孩子上初中了,李阿姨決定不再繼續(xù)待在女兒家生活。她收拾好自己的行李,不顧女兒和外孫的挽留,執(zhí)意回到了農(nóng)村。 像李阿姨這樣,為了女兒兒或者兒子能夠輕松一些,甘愿承擔起照顧孩子義務的老人大有人在。這種現(xiàn)象在國內(nèi)已經(jīng)成為了一種“傳統(tǒng)”,因此很多人總是以為父母幫帶孩子就是天經(jīng)地義的事。 面對父母的付出,他們不但不心存感激,還經(jīng)常挑刺兒,讓不少父母感到寒心。自己心甘情愿地付出了寶貴的時間,到頭來不僅沒到好,反而還落得一身埋怨,這樣的結(jié)果放在誰身上誰能接受? 而且因為年輕一代父母和老一輩人在思想上存在一些矛盾,雙方在帶孩子的理念上有很大的不同,所以經(jīng)常會發(fā)生沖突。 有些人是公公婆婆幫忙帶孩子的,結(jié)果帶了幾個月之后,原本不錯的婆媳關(guān)系變得劍拔弩張。因為兒媳婦總是看不慣婆婆帶孩子的方式,經(jīng)常會抱怨婆婆這里做的不對或者哪里做的不好。意見不合就容易引發(fā)家庭矛盾,雙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矛盾就可能會被激化。 如果你決定讓老人幫忙帶孩子,就要端正自己的態(tài)度。你沒有花錢請他們來照顧孩子,他們也不是機器,不是幫你照顧孩子的工具,他們幫忙帶孩子只是出于自己對孩子的疼愛的一種心理,不希望看到你們那么辛苦。 既然決定讓老人幫忙帶孩子,就要心懷感恩,就像陌生人對你們施舍了一點善意,你們激動地跳腳一樣。父母對你們付出的這一切,都不是理所當然的,所以時刻要心懷感激。 心懷感激的方法,不是把它憋在心里,要用行動表達出來。幫他們?nèi)嗳嗉?、捶捶背,或者給他們買一個小禮物,都是表達感激的方法。 在帶孩子時,如果和老人有不同的意見,要用良好的態(tài)度去溝通,不要用抱怨的態(tài)度,也不要總是一票否決。他們能把你養(yǎng)活長大并且健健康康的,就說明他們帶孩子的方式是沒有錯的。 隨著時代發(fā)展人們的一些理念發(fā)生了改變,所以你的教育理念和他們的教育理念會產(chǎn)生沖突。這種沖突不代表父母的理念就一定是錯的,只是他們的方法可能不符合當下的時代環(huán)境了。 不同的意見都可以通過溝通去解決,不要因為理念不合就抱怨、生氣,也不要趁父母不注意,就把他們的東西給扔掉,這樣只會讓他們感覺到寒心。 真正有感恩之心的人,不會覺得父母幫忙帶孩子是理所應當?shù)氖?。他們會覺得,父母犧牲了自己的時間來幫自己帶孩子非常的偉大。只要自己有時間,就會給父母“放假”。讓父母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去跳跳廣場舞,跟老姐妹一起聽聽戲,逛一逛街。 隔代教育是我國傳統(tǒng)教育的方式之一,在古代,隔代教育中注重長輩對后輩的經(jīng)驗傳承以及孝文化的貫徹。而到了現(xiàn)代,隔代教育更多的是在巨大生活壓力之下的一種無奈之舉。 當今社會的年輕人,身上背負著成家立業(yè)的雙重壓力,一方面要爭取事業(yè)上的成功,另一方面還要照顧老人和孩子,確實會感覺力不從心。有條件的一個人賺錢養(yǎng)活一家人,自然可以不用父母來幫忙照顧孩子。 但放眼望去,社會上還是普通人居多,很多家庭甚至兩個人都出去工作,日子依舊過得很拮據(jù)。在這樣的狀態(tài)下,就只能讓父母來幫忙帶孩子。 以前很多父母也總是把這些責任攬到自己身上,認為幫子女帶孩子是天經(jīng)地義的事情。但是隨著隔代教育矛盾不斷增多,很多父母也已經(jīng)想通了,他們覺得,既然子女認為把孩子交給自己是一種錯誤的做法,那自己不如利用退休的時間好好出去游山玩水,看看祖國的大好河山。 自己手里有積蓄,還有退休金,也不用子女養(yǎng)活,這些錢足夠自己出去游山玩水了。在外面不僅心情好,也不用經(jīng)常受人抱怨。 所以說,大家不要總是覺得父母幫忙帶孩子是理所當然的事。如果你想要讓父母幫忙帶孩子就要端正自己的態(tài)度,把父母叫來幫忙帶孩子,還經(jīng)常抱怨,他們也可能撒手不管。畢竟他們也有自己的生活,不可能整天圍著已經(jīng)成家的孩子轉(zhuǎ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