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zhí)政二十二年后(1842),一種前所未有的挫敗感縈繞在道光皇帝旻寧的心頭。 此前,在與“英夷”交戰(zhàn)的兩年多時間里,常年維持著近八十萬常備軍的清軍,表現(xiàn)卻讓人大跌眼鏡。天朝大兵在廣東、福建、浙江與江蘇等地幾乎都是一觸即潰,英國人則憑借武器的優(yōu)勢,以極小的傷亡代價奪取了東部多個港口重鎮(zhèn),并控制了京杭大運河與長江的十字路口——鎮(zhèn)江。 富庶的江南被英國人闖入,帝國經(jīng)濟的大動脈又被人掐住,道光無計可施。 敗者,向來是沒有話語權(quán)的。道光只能放下天朝上邦的身段,派人與“蠻夷”議和。當年八月底,欽差大臣耆英、伊里布等人作為清廷代表,登上停泊在南京江面的英艦“皋華麗號”,以割地、賠款等為讓步條件締結(jié)和約,結(jié)束了這場極不光彩的“邊釁”。 ▲《南京條約》簽訂現(xiàn)場。圖源:網(wǎng)絡 《南京條約》簽訂后,道光直面清朝立國二百年以來從未有過的敗局與恥辱。史載,他在太廟前長跪不起,并留下口諭:“朕去世之后,陵前不準立神功顯德碑,之后子孫若有丟失領土的都不許立!” 但令道光感到十分費解的是,自己不過是在帝國疆域之內(nèi)緝私禁毒,怎么就導致事態(tài)連續(xù)失控,甚至鬧到了邊釁四起、割地求和的境地? ▲道光皇帝畫像。圖源:網(wǎng)絡 道光大敗局,與當時的一種走私貨物——鴉片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 鴉片源自于罌粟。這是一種原產(chǎn)于南歐與土耳其一帶的草本植物,其果實分泌的白色汁液經(jīng)過干燥等簡單加工,即可得到富含嗎啡的初級產(chǎn)品:鴉片。 很多時候,事物本身并無好壞,區(qū)別在于使用者的想法與用法。近水樓臺先得月的古希臘人很早就發(fā)現(xiàn)了它的藥用價值,古希臘名醫(yī)加侖就在他的診療記錄中提及鴉片在鎮(zhèn)痛方面具有奇效。后來,經(jīng)由阿拉伯人之手,鴉片大約于唐朝時期傳入中國。 在中國古代醫(yī)學史上,不少奇奇怪怪的玩意兒都被認為具有某種特定的療效,其中也包括遠道而來的鴉片。明朝時期,鴉片被醫(yī)學大佬李時珍以“阿芙蓉”為名寫進了《本草綱目》。在傳入中國的數(shù)百年時間里,鴉片幾乎都是扮演著藥材的角色,靜靜地躺在藥鋪的貨架之上。如果不是因為具有醫(yī)藥價值,這種自帶強烈刺鼻性氨味、聞起來令人作嘔的東西或許早就被中國人拒之門外了。 鴉片在中國的角色定位,是如何從藥品轉(zhuǎn)向毒品的,至今仍沒有明確的定論。 晚清舉人徐珂在《清稗類鈔》中記錄了一個故事。乾隆年間,廣東有個小寡婦長年癱瘓家中,由于肢體上的不便,只能通過把玩手頭上能接觸到的各種物件聊以解悶。某日,閑來無聊的她用簪子挑了一小塊鴉片置于燈火上烘烤。怎料,散發(fā)的陣陣異香讓小寡婦沉醉其中。經(jīng)此偶然發(fā)現(xiàn),小寡婦日日重復起來,不能自拔。更離譜的是,她的癱瘓竟然也跟著好轉(zhuǎn)了。此事傳開,人們不僅知道了洋藥的新療效,還獲悉了新的使用方法。 還有一種是南洋傳入說。李圭在《鴉片事略》中認為,康熙年間“沿海居民得南洋吸食法而益精思之,煮土為膏,鑲竹為管,就燈吸食其煙,不幾年流行各省,其至開館賣煙”。 無論真相如何,中國人學會吸食鴉片,已經(jīng)成了不爭的事實。 在經(jīng)濟形勢向好的年代,日子有盼頭的人大多不會放縱與麻痹自己。但當歷史滑入“嘉道中衰”的軌道后,民生問題愈發(fā)凸顯,在生存線上掙扎的人們需要一種東西麻醉自己,借以短暫逃避與忘卻現(xiàn)實的痛苦。正如一個癮君子在吸食鴉片后,洋洋自得地對人描述那種神奇的快感: “短榻短檠,對臥遞吹,始則精神煥發(fā),頭目清利,繼之胸膈頓開,興致倍佳,久之骨節(jié)欲酥,雙眸倦豁,維時拂枕高臥,萬念俱無,但覺夢境迷離,神魂駘宕,真極樂世界也。” ▲晚清癮君子正在“吞云吐霧”。圖源:網(wǎng)絡 然而,鴉片煙所締造的快樂終究是虛假而短暫的。美夢結(jié)束之后,強烈的戒斷反應會讓吸食者產(chǎn)生難以自制的依賴性。正是因為極易成癮卻又難以戒除,鴉片在中英貿(mào)易之間逐漸扮演了一種極不光彩的角色。 近代貿(mào)易史上,英國對華始終是一種“入超”的狀態(tài)。自從鴉片被發(fā)現(xiàn)是一經(jīng)接觸就離不開的“剛需”產(chǎn)品,嗅到商機的英國人將其作為平衡甚至是扭轉(zhuǎn)貿(mào)易逆差的利器,遂以印度殖民地為基地,擴大對華鴉片走私。 鴉片泛濫的后果是顯而易見的。白銀外流,國民貧病,嚴重影響了帝國財稅與底層社會的穩(wěn)定,這對于以小農(nóng)經(jīng)濟主導的清王朝而言,可謂是“國本動搖”。 鴉片的毒性與潛在危害,清朝歷任皇帝并非全然不知。 早在雍正七年(1729),鴉片就被皇帝視為傷風敗俗的淫邪之物。對此,雍正帝發(fā)布了清廷第一條禁煙令《興販鴉片及開設煙管之條例》,對“私開鴉片煙館引誘良家子弟者”開出了絞監(jiān)候的頂格刑罰。乾嘉時期,禁煙仍在繼續(xù)。嘉慶帝甚至寧愿舍棄關(guān)稅小利,于嘉慶元年(1796)將鴉片從進口名單(藥用名義)中剔除。 朝廷的禁令,反向賦予了走私貨品更高的價值與利潤。盡管清廷的禁令一道比一道嚴格,但在逐利的走私商人運作下,鴉片輸入量卻不降反增。道光元年(1821),鴉片每年輸入約五千箱,到了道光十五年(1835),數(shù)量猛增到三萬箱。 “伶仃走私”的現(xiàn)象愈演愈烈。由于陸上不安全,從英國東印度公司運來的鴉片大多存放于停泊于伶仃洋面上的躉船。這種船只通常擁有高大的船身,從航行的角度來說,它重心過高,不適宜遠航,但寬大的容載空間卻非常適合充當海上倉庫。每當鴉片販子在廣州十三行達成交易,走私犯便持提貨單,駕駛一種稱為“快蟹”的武裝快船前往躉船提貨,轉(zhuǎn)售內(nèi)陸。 這類走私通常難以察覺,即便被清廷水師抓住,往往又因賄賂而放行,緝私形同虛設。鴉片持續(xù)擴散,白銀持續(xù)外流。 道光郁悶了,鴉片越禁越多,這可如何是好? ▲晚清時期承擔對外貿(mào)易的“廣州十三行”。圖源:網(wǎng)絡 對此,太常寺少卿許乃濟有自己的看法。道光十六年(1836),他先后向皇帝呈遞《鴉片煙例愈禁流弊愈大亟請變通辦理折》與《請馳內(nèi)陸民人栽種罌粟之禁片》,建議皇帝重新解禁鴉片貿(mào)易與內(nèi)陸罌粟種植。 乍一看,許乃濟莫不是昏了頭,敢冒天下之大不韙,替鴉片販子張目? 長期以來,許乃濟的建議一直被人們誤解為主張鴉片合法化而大加撻伐,實則不然。他曾在煙患最為嚴重的廣東出任過按察使,深知“一刀切”式的禁煙,在實際操作中存在著種種困難。與其如此,不如開放煙禁,通過“以貨易貨”的形式,再課以重稅,從而緩解白銀外流。而開放國內(nèi)罌粟種植,目的則在于以“國煙”沖擊“洋煙”,搶占市場份額,等拿回主動權(quán)后再進行控煙,逐漸平穩(wěn)過渡,最終實現(xiàn)禁煙的目的。 許乃濟的建議著眼于長遠,但又缺少了些許溫情。他片面地認為“食鴉片者,率皆游惰無志、不足重輕之輩”,讓他們自生自滅好了。對于放任大批民間癮君子不顧進而可能引發(fā)的人口問題,他又覺得“海內(nèi)生齒日眾,斷無減耗戶口之虞”。 對于許乃濟的馳禁之說,許多大臣表達了反對意見。就在許乃濟上書的同一年,江南道監(jiān)察御史袁玉麟就以《鴉片弛禁將有防國本生計折》予以駁斥。而其中影響最大者,莫過于鴻臚寺卿黃爵滋的進言。 道光十八年(1838),黃爵滋向道光呈遞《請嚴塞漏卮以培國本折》,指出想要徹底解決煙患,就必須從消費端入手,“先重治吸食”,沒有人吸食,鴉片自然就失去了生產(chǎn)與銷售的意義。對于癮君子們,黃爵滋建議——給出一年的戒毒期限,事后仍復吸食者,一律處以死刑。簡而言之,在黃爵滋的構(gòu)想里,癮君子的出路只有兩條:要么戒毒,要么去死。 用死刑對付癮君子,道光拿不定主意,于是下詔給將軍、督撫“各抒所見,妥議章程,迅速具奏”。在地方呈報的29份奏折中,有19人明確反對動用死刑。有官員批評黃爵滋的建議過于理想化:“若吸食者盡誅,即閩廣而論,吸煙者十居七八,十萬人恐不能盡也。”大范圍動用死刑,既不人道,也不存在實施的可行性。 歷史學家茅海建在《天朝的崩潰》中認為,清廷官員普遍反對在全國捕殺癮君子,一方面是源自于清廷對死刑的復核流程較為繁瑣,由此帶動的增加的工作量異常巨大,純粹是讓官員們加班,給他們添堵;另一方面是各地癮君子數(shù)量龐大,倘若以消滅吸食者作為政績考核標準,難免弄得官場上人人自危。 不過,真正讓道光帝下定決心進行禁煙的,是這一年發(fā)生的兩件涉毒要案。 莊親王是清代世襲的鐵帽子王之一。當時的莊親王是道光帝的侄子,這個紈绔子弟沾染上了鴉片,與輔國公溥喜等成為“煙友”。道光十八年(1838)九月,京城禁煙風頭正盛,犯了煙癮的兩人便躲到靈官廟偷偷解決,不料被東城兵馬司指揮王鈺抓了個現(xiàn)形。 ▲清廷貴族吸食鴉片。圖源:網(wǎng)絡 同年11月,直隸總督琦善在天津查出一樁前所未有的走私案,涉案鴉片高達13萬兩。琦善在奏報中還特別指出,這些鴉片源頭仍是來自于廣東。 宗室卷入煙毒,讓道光臉上頓感無光。天津走私案則讓他嗅到了危險——鴉片離天朝中央并不遙遠。 在馳禁與嚴禁之間,道光最終選擇了后者。但在亮明態(tài)度之前,他要殺雞儆猴,以示決心。 撞了槍口的莊親王和輔國公隨即被削去爵位,并“各罰應得養(yǎng)瞻錢糧二年”。曾上奏弛禁論的太常寺少卿許乃濟也被撤了職,降為六品官,并以“休致”。 道光開始物色一位赴粵禁毒的欽差大臣,于是召“林則徐著來京陛見”。之所以看中林則徐,一方面是因為林則徐是黃爵滋僅有的8位支持者之一,屬于鐵桿的嚴禁派;另一方面,林則徐公正清廉、辦事認真,在清廷素有美名。 在君臣會面中,林則徐指出“若猶泄泄視之,是使數(shù)十年后,中原幾無可以御敵之兵,且無可以充餉之銀”。道光聽后深為贊同。 道光十九年(1839)初,林則徐辭別皇帝,帶著“鴉片務須杜絕,邊釁決不可開”的訓令,向著廣東出發(fā)了。 ▲林則徐畫像。圖源:網(wǎng)絡 初到廣州,林則徐對當?shù)厍闆r不甚了解,他急需掌握各種情報。 由于對廣東官場不信任,林則徐改選另一群體作為信息渠道。他召集粵秀、越華與羊城等三大書院的數(shù)百名學子,以考試為名,羅列各種與鴉片相關(guān)問題,讓學子們暢所欲言。不同于官場的老油條,這些青年學子盡管青澀,但是敢說話。這讓林則徐在短短8天時間內(nèi),就將廣東鴉片泛濫的情況摸得一清二楚。 ▲查禁鴉片的欽差大臣林則徐。圖源:網(wǎng)絡 隨后,林則徐正式通過廣州公行行商傳達了《諭各國夷人呈繳煙土稿》,要求在華的鴉片商盡快交出手頭上的鴉片存貨。而鴉片商們錯以為林則徐跟以往的廣東官吏是一丘之貉,有人甚至還在討論,究竟用多少價碼才能買通這位欽差大人,以便高抬貴手。 鴉片商人都在觀望,無人照令而行。 林則徐見先禮后兵毫無收效,便派兵將商館區(qū)團團包圍,將鼓動拒繳的大鴉片商顛地列為首犯,并將勸說不力的幾個中國行商套上鎖鏈,再次派往商館區(qū)進行勸告。見到商業(yè)伙伴狼狽不堪的模樣,鴉片商們這才意識到欽差大人動了真格,頓時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不知所措。 林則徐大舉封鎖商館區(qū)的消息,很快就被身在澳門的英國駐華商務監(jiān)督義律獲悉,他急忙趕回廣州安撫人心。 林則徐和義律,作為中英兩個政府代表,就在這樣緊急的狀態(tài)下開始了交鋒。 ▲時任英國駐華商務監(jiān)督的查理·義律。圖源:網(wǎng)絡 義律到達廣州商館區(qū)后,緊急升起一面英國國旗,試圖以此向林則徐傳遞一個信息——在華英商受大英帝國的庇護。而這換來的是置之不理。封鎖仍在繼續(xù),并且得到了強化。 義律是個識時務的人,他明白在這種情況下繼續(xù)對抗,吃虧的將是英國人自己。他便自作主張,以英國政府的名義進行“收購”,集中了商人們手頭上的鴉片,由自己轉(zhuǎn)交給清政府。本著“賣給誰都是賣”的心態(tài),鴉片商們交貨的動作出奇地快,兩萬多箱鴉片一下子就轉(zhuǎn)到了義律的名下。 道光十九年四月初(1839年5月下旬),被義律集中起來的兩萬余箱走私鴉片陸續(xù)繳納完畢。林則徐信守諾言,解除封鎖,還去信夸贊義律:“誠實居心,深明大義,恪守天朝禁令,保全夷眾身家,恭順勤勞,洵堪嘉尚。”但他不知道的是,經(jīng)過義律這么一出“左手倒右手”的折騰,自己收繳的,已經(jīng)不是商人們手里的鴉片,而是英國政府的海外動產(chǎn)。性質(zhì)徹底變了,一場商業(yè)緝私悄然升級為外交糾紛,林則徐對此卻渾然不覺。 在取得階段性的勝利后,林則徐投身“虎門銷煙”之中,就連之前堅持讓鴉片商出具“甘結(jié)”(承諾日后不再向中國走私鴉片的保證書)一事都暫時擱置了。 交出鴉片后,義律憤憤地離開廣州,帶著所有英商前往澳門。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伙英國水手在九龍尖沙咀尋找淡水時,與當?shù)卮迕癜l(fā)生糾紛。英國水手酒后打傷了村民林維喜,致其于次日傷重身亡。突發(fā)的命案,讓本就微妙的中英關(guān)系又蒙上了一層陰影。 案發(fā)之后,林則徐下令查辦,向駐扎澳門的義律去信,要求引渡兇犯歸案。 對于交出兇犯一事,義律堅持屬人管轄。他告訴時任澳門同知的蔣立昂:“遠職遵國主之明諭,不準交罪犯者,按照本國之律例,加意徹底細查情由,秉公審辦。”表示涉案的英人自當受英國政府調(diào)查審理,定會給中方有所交代。事實上,義律僅僅是對涉案水手進行短期拘禁與罰款,后來不了了之,所謂的嚴懲壓根不存在。 ▲虎門銷煙浮雕。圖源:網(wǎng)絡 虎門銷煙后,林則徐將禁煙的重點放回了“甘結(jié)”一事上。但在這件事上,義律態(tài)度堅決,拒不簽字。當文書遞來時,義律曾一怒之下將其撕毀。 “甘結(jié)”糾紛的背后,實際上是一場關(guān)于中英之間治外法權(quán)的博弈。按照林則徐的設想,只要作為英國官方代表的義律在保證書上簽了字,往后再有英人因走私鴉片被捕,清廷到時候就可以援引甘結(jié)中“人即正法,貨盡入官”的條款處決走私犯。但義律看出了對手的心思,堅持個人對個人負責,不替別人作保。由始至終,義律都沒有簽字。 無論是林維喜被害案,還是“甘結(jié)”一事,義律都沒有給出一個滿意的答復,這讓欽差大人很是不滿。 林則徐再度使用在廣州商館區(qū)的那一套對付義律,他下令禁止澳門地方向英人提供飲水與食物,斷絕與其接觸。 當時的澳門,名義上是葡萄牙殖民地,實際上是中葡共管。林則徐對義律的步步緊逼,讓葡萄牙人也不得不靠邊站隊。在林維喜案爆發(fā)的50天后,葡萄牙總督只能以遺憾的口吻告訴義律:“我們已經(jīng)無力保證諸位的安全。” 澳門是呆不下去了。道光十九年七月,所有在澳門的英籍男女老少人離開了澳門,退到了海上生活。林則徐繼續(xù)施壓,告知沿海居民禁止向英人提供物資補給。 對于義律等英國人來說,幾乎失去了所有退路。 在林則徐與義律的一系列交鋒中,雙方大多數(shù)時候都是基于自己本國慣有的準則與行為方式來解決問題,兩個齒輪不能互相嚙合,一旦轉(zhuǎn)動起來就是針鋒相對,互相摩擦。為此,雙方在珠江口爆發(fā)了數(shù)次小規(guī)模沖突,問題依舊未能得到解決。 更可怕的是,雙方在向大后方傳遞消息時往往添油加醋,脫離事實,以至于遠在北京和倫敦的最高決策者們都不約而同地“膨脹”了起來。 比如,在中英之間的一次武裝沖突——官涌之戰(zhàn)后,林則徐向北京報告稱:“旬日之內(nèi),大小接仗六次,俱系全勝。”道光聽到“捷報”,給林則徐回信道:“朕不慮卿等孟浪,但誡卿等不可畏葸。”鼓勵林則徐對待不聽話的英夷,該出手時就出手。 同樣的,曾到過中國的英國人,如在禁煙中利益受損的鴉片商渣甸、馬地臣等人回國后,極力鼓動對華開戰(zhàn),為此不惜對兩國軍力進行無限地拔高與貶低。傳教士郭士立甚至揚言:“一艘英國護衛(wèi)艦就可以單挑并擊潰一千艘清朝戰(zhàn)船。”議員麥考萊聽了這些言論后,在英國議會上激昂地鼓動開戰(zhàn):“他們(指義律與在華英商)雖然遭遇敵人的包圍,又被大洋和陸地阻斷了一切支援,但他們明白,加害自己的人,就算只是動一根毫毛,都必將遭到懲罰。” 當矛盾被人為放大到無法通過和平方式解決之時,戰(zhàn)爭的火苗便開始舔舐著時代的邊緣。一場東西方的武力碰撞,即將拉開序幕。 參考文獻: 《清宣宗實錄》,中華書局,1985 趙爾巽:《清史稿》,中華書局,1977 蔣廷黻:《中國近代史》,江蘇人民出版社,2017 茅海建:《天朝的崩潰:鴉片戰(zhàn)爭再研究》,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14 茅海建:《近代的尺度:兩次鴉片戰(zhàn)爭軍事與外交》,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18 王建朗、黃克武:《兩岸新編中國近代史·晚清卷》,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6 藍詩玲:《鴉片戰(zhàn)爭》,新星出版社,2020 劉斌:《黃爵滋與許乃濟在禁煙措施上的不同取向》,《理論觀察》,2019第2期 王文簫:《晚清宗室禁煙法令的沿革與實踐》,《歷史檔案》,2024第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