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著一字 盡得風流 ——朱浩的《影城》 文/林路 圖/朱浩 《影城》是一本很奇特的畫冊,除了書名和作者朱浩之外,300多頁的畫冊找不到一句完整的文字解說,因此也就不需要頁碼,任憑讀者天馬行空地閱讀,一路讀出許多非分的想象和不著邊際的故事一也許這就是作者所需要的結(jié)果。 攝影界對朱浩的作品已經(jīng)不再陌生,然而從《上海默片》開始,大多數(shù)人都以為朱浩將會以這樣一種靜態(tài)的目光關注眼前這樣一個變幻莫測的都市,并且一路走下去,甚至不惜墮人荒誕的旋渦。然而這一次卻不然,大32開的畫冊全部是黑白影調(diào)粗糲的影像,各種畫幅相機拍攝的結(jié)果在畫冊中交替出現(xiàn),橫構(gòu)圖和豎構(gòu)圖的頁面雜陳排列,讓人閱讀時不停地轉(zhuǎn)動畫冊,才得以滿足視覺的欲望。這樣一個和都市命運息息相關的結(jié)局,變成了一組黑白的默片,但是卻躁動著靈魂的低語和情緒的不安。 出生于上海的朱浩畢業(yè)于上海戲劇學院戲劇文學系,曾經(jīng)于20世紀90年代初在美國出版英漢對照俳句集《初霜》,后在廣告公司任創(chuàng)意總監(jiān)。我曾在以前的文章中說過:一個“出生于”戲劇又曾經(jīng)沉湎于俳句的詩人,突然間進入了攝影的行列。從2002年開始的多個攝影個展和聯(lián)展證明,朱浩真的是一個攝影的天才,或者說是一個把握影像的天才。他將視覺的魅力發(fā)揮到了獨特的高度,同時也將攝影器材玩得純熟無比,讓人敬佩。 在他以往的《上海默片》中,我們幾乎看不到人的影蹤,但所有被他刻錄在膠片上的城市文化的印記,如廣告圖像、涂鴉、符號、遺物、建筑等,意在表露人的欲望、幻想與創(chuàng)造力。顧錚說:他以人的缺席告知人的在場。而這些成為“客體”的城市景觀,經(jīng)過朱浩這個攝影家主體的客觀性呈示,獲得了呈現(xiàn)其主體性的可能。而攝影家本人則成為客體做出主體性呈現(xiàn)的媒介。 尤其重要的是,整本畫冊一路讀來,可以用一個詞來形容,就是“好看”一一這樣的誘惑力就足以證明朱浩對視覺影像把握的天賦所在。一方面,我們在朱浩的影像中看到了伴隨技術、商業(yè)、城市建設的沖擊而來的異化感所形成的城市文化中的“青年意識”;另一方面,畫面中也時時透露出城市中的“老年意識”,那就是一種因城市現(xiàn)代化而產(chǎn)生的恐懼以及對城市傳統(tǒng)文化的依戀和緬懷。這樣一種既年輕又懷舊的情緒,是老一代攝影家所難以企及的,又是新一代的攝影人所無法參透的一一出生于60年代末的朱浩,可以說是生逢其時。 書名《影城》的英文為“Shadow City”,字面上的翻譯可以是“陰影中的城市”,或者是“影像的城市”,甚至于還可以譯為“幽靈的城市”。我以為最后一種翻譯更為傳神一-我們無時無刻不生活在一個幽靈般的城市之中一-讀完朱浩的《影城》,你也會認同我的這個觀點。
|
|